深圳地铁10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深圳地铁10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通过对地铁车站周边物业的深度结合,实现车站功能与物业开发的有机整合;通过车站与新建立交桥的结构共建,形成站桥合一的特色车站。孖岭站以地铁车站为核心、兼具与城市物业开发空间融合,站桥合一的特色车站。

关键词:地铁站;地下空间开发;站桥合一;换乘

轨道交通巨大的初期建设投资和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将会形成长期的资金沉淀和成本负担。发展资源开发,实现创效盈利,是实现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关键。积极拓展多种经营和物业发展,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源储备,为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轨道交通枢纽是轨道交通系统引领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支撑城市空间更合理分布,结合轨道交通枢纽的立体布局模式,充分利用地下、地面、高架空间,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1工程概况

孖岭站是深圳地铁10号线的第七个车站,是地铁10、9号线的换乘站,同时也是10号线客流最大的车站。车站埋置于彩田路西侧,大致呈南北走向。车站西侧为深圳市梅林片区的城市更新单元地块,东侧为9号孖岭站。本站与9号线换乘。车站东侧及正上方为彩田立交桥新建改造项目,车站将于新建彩梅立交合建。

车站总平面图

2车站建筑创作

2.1设计思想

孖岭站集换乘、物业开发、站桥合一等内容于一体,功能丰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按三条设计思路进行创作,相辅相成,贯穿始终。

(1)充分体现轨道交通建筑特色。以使用功能为主,并注重交通性建筑应具备的简洁明快、美观大方、易于识别等特点。建筑设施突出交通功能,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时代气息,同时还应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协调。

(2)处理好与9号线的换乘关系。孖岭站为全线最大的客流车站,与9号线全天换乘客流为81305人,处理好二线间的换乘关系是车站设计的重点。根据规划路网要求,选择便捷的换乘流线,并确保远期换乘的实施。

(3)梅林片区被深圳市政府定义为深圳市的15个重点发展区域,车站西侧即为梅林片区最大的城市更新单元。由于车站埋深较深,在车站上方可形成物业开发层,如何利用开发层与地块开发有机结合,成为设计重点。

(4)由于彩梅立交现有功能无法满足梅林关的出行要求,彩梅立交将进行拆除。并与孖岭站进行共建,如何实现站桥合一的功能也是本站的设计重点。

2.2总体布局(图2)

受彩梅立交及9号线孖岭站的限制,车站彩梅立交西。根据规划意见,9号线与10号线在此采用通道换乘方式:9号线车站大致呈东西走向,9号线在上,10号线在下。10号线孖岭站共四层。地下一层为车站物业开发层,地下二层10号线的车站站厅层,在该层实现与9号线的换乘功能。地下三层,四层分别为设备层及站台层。

2.3设计特色

2.3.1空间开发

由于车站区间下穿9号孖岭站,导致车站埋深较深。设计利用这特殊的空间结构在车站的负一层,形成车站自然开发空间。车站物业开发空间建筑面积为5388平米。根据防火规范需提供32.4米宽的疏散宽度。为了避免车站在周边地块形成大量出入口,经过多次与周边地块的谈判。确定在两个地块形成下沉广场。减少了大量顶出出入口,同时自然光源通过下沉广场的导入,也提高了地下车站的空间品质也完美的解决了车站地下空间与更新地块开发空间衔接的问题。

车站物业开发层功能定位为零售,餐饮为主,在物业层的南北端头各设置一组楼扶梯组从站厅直达车站物业层,在物业层的中部利用间隔的两个下沉广场与地块地下开发空间相连,将车站开发空间由南向北依次激活,完成客流转化为商流的变化。确保了商业空间的商业活力。

下沉广场与地块结合设计效果图

2.3.2站桥合一

由于新建彩田立交位于车站上部,为了解决车站与桥梁共建的问题,开创性的采取车站与桥梁共柱设置。将车站物业层顶板作为桥梁的结构转换层。实现了站桥合一的功能。同时将车站出入口与桥梁共建,与桥梁一体化设计。同时在车站地面层,进行景观设计将桥下空间变成一座小型公园,增加了区域的活力与美感。

3结束语

孖岭站的修建,实现了轨道交通与更新地块的有机结合,同时实行站桥合一,确保了对梅林关交通改造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戴晓春.大型平战结合人防工程的设计理念[C/OL].中国人防,

[2]《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5[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93.

[3]彭一刚.空间组合论【ⅣI】.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26.

[4]3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地下环境心理学[J】.地下牢间.1990(3):207

标签:;  ;  ;  

深圳地铁10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