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反应素1活性cDNA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血小板反应素1活性cDNA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论文摘要

血小板反应素1(Thrombospondin-1,TSP-1)是同源三聚体糖蛋白和血小板a颗粒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或成人受伤时,TSP-1在上皮细胞和中胚层细胞中表达。TSP-1与凝血功能和细胞附着有关,在不同的细胞和不同的条件下,还可刺激或抑制细胞生长与迁移,并抑制血管新生。TSP-1抗血管新生的功能可以应用于肿瘤治疗。根据已有研究结果,TSP-1抑制血管新生的功能主要依靠Ⅰ型原胶原同源片段和3个备解素样(properdin)的Ⅰ型重复序列区。在本研究工作中首先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用于RT-PCR扩增TSP-1-1(Ⅰ型原胶原同源片段和3个Ⅰ型重复序列区)和TSP-1-2(Ⅰ型重复序列区)片段,经测序验证后,再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2对引物,从人血细胞中克隆到TSP-1-1和TSP-1-2 cDNA片段,序列分析显示,它们分别长699和528bp。 2.将上述2个cDNA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9a中,获得重组子,经过IPTG诱导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出相应的多肽片段,其分子量分别为30kD和20kD。用尿素对包涵体进行体外溶解,通过离子交换(CM-Sepharose)层析,获得了TSP-1-2多肽。 3.再将上述2个cDNA片段插入到巴斯德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ICZ α A中,获得重组子,含有TSP-1-2的酵母经过甲醇诱导分泌表达出相应的多肽片段,其分子量为20kD。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实验材料
  • 1.1 材料和试剂
  • 1.1.1 材料
  • 1.1.2 主要试剂与酶类
  • 1.1.3 菌株和质粒
  • 1.1.4 常用缓冲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血液组织处理
  • 2.2 总RNA的提取
  • 2.3 TSP-1-1和TSP-1-2基因的克隆
  • 2.3.1 PCR引物的设计
  • 2.3.2 RT-PCR
  • 2.3.2.1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2.3.2.2 PCR反应
  • 2.3.3 PCR产物的克隆
  • 2.3.3.1 JM109高效感受态制备
  • 2.3.3.2 PCR产物的回收
  • 2.3.3.3 PCR产物和pMD18-T vector载体的连接
  • 2.3.3.4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3.4 重组质粒的鉴定
  • 2.3.5 重组子的序列测定
  • 2.4 TSP-1活性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4.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1.1 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4.1.2 重组质粒T/TSP-1-1和T/TSP-1-2的提取及纯化
  • 2.4.1.3 pET-29a质粒的大量提取及纯化
  • 2.4.1.4 TSP-1-1和TSP-1-2与pET29a的连接
  • 2.4.2 TSP-1-1和TSP-1-2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诱导表达
  • 2.4.2.1 TSP-1-1和TSP-1-2多肽表达和样品的制备
  • 2.4.2.2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2.4.2.3 目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2.4.3 表达蛋白的可溶性分析和纯化
  • 2.4.3.1 细菌裂解和可溶性分析
  • 2.4.3.2 包涵体的洗涤与溶解
  • 2.4.3.3 CM纤维素阳离子交换柱纯化重组TSP-1-2多肽
  • 2.5 TSP-1活性片段在酵母中的表达
  • 2.5.1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酵母转化
  • 2.5.1.1 TSP-1-1和TSP-1-2与pPICZaA的连接
  • 2.5.1.2 pPICZaA/TSP-1-1和pPICZaA/TSP-1-1的线性化
  • 2.5.1.3 巴斯德毕赤酵母X-3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5.1.4 酵母细胞的电击转化法
  • 2.5.1.5 酵母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
  • 2.5.1.6 转化酵母的基因组PCR检测
  • 2.5.2 TSP-1-1和TSP-1-2多肽在巴斯德毕赤酵母X-33中的诱导表达
  • 2.5.2.1 上清蛋白的表达和样品制备
  • 2.5.2.2 SDS-PAGE电泳分析检测
  • 3 结果
  • 3.1 TSP-1-1和TSP-1-2克隆和表达策略
  • 3.2 TSP-1-1和TSP-1-2 cDNA片段的克隆
  • 3.2.1 总RNA的制备
  • 3.2.2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3.2.3 TSP-1-1和TSP-1-2 cDNA片段的克隆和初步鉴定
  • 3.2.3.1 TSP-1-1和TSP-1-2 cDNA片段的克隆
  • 3.2.3.2 克隆产物的鉴定
  • 3.3 TSP-1-1和TSP-1-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 3.3.1 原核表达载体pET/TSP-1-1和pET/TSP-1-2的鉴定
  • 3.3.2 表达产物的电泳分析
  • 3.3.3 目的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 3.4 TSP-1-1和TSP-1-2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
  • 3.4.1 pPICZα A/TSP-1-1和pPICZα A/TSP-1-2的PCR鉴定
  • 3.4.2 X-33/TSP-1-1和X-33/TSP-1-2的PCR鉴定
  • 3.4.3 TSP-1-1和TSP-1-2多肽的诱导表达
  • 4 讨论
  • 4.1 TSP-1-1和TSP-1-2cDNA片段的密码子偏爱性分析
  • 4.2 TSP-1活性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4.3 TSP-1活性片段在酵母中的表达
  • 4.4 以后需要继续做的工作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血小板反应素1的研究进展
  • 摘要:
  • 1 引言
  • 2 血管新生与肿瘤
  • 3 血小板反应素1的结构:
  • 3.1 TSP-1整体结构
  • 3.2 TSP-1主要抗血管生成部位的结构
  • 4 血小板反应素1的功能:
  • 4.1 TSP-1是内源性血管新生抑制剂
  • 4.2 TSP-1抑制血管新生的多重性
  • 4.3 TSP-1对血管新生的双向调节作用
  • 4.4 TSP-1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极其可能机理
  • 4.4.1 TSP-1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
  • 4.4.2 TSP-1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
  • 5 TSP-1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
  • 6 血小板反应素1的与其他蛋白质的作用
  • 6.1 血小板反应素1与CD36
  • 6.2 TSP-1与P53蛋白
  • 7 TSP-1基因表达与调控
  • 8 血小板反应素1的抗血管生成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8.1 抑制内皮细胞生长的测定
  • 8.2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运动迁移的测定
  • 8.3 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测定
  • 8.4 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测定
  • 8.5 利用肿瘤血管生成模型小鼠来观测血管的生长
  • 8.6 利用小鼠角膜来观察药物对血管生长的抑制
  • 8.7 通过放射自显影观察药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 9 血小板反应素1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血小板反应素-1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生成的影响[J]. 解剖学研究 2008(02)
    • [2].血小板反应素mRNA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血管生成、转移的关系[J]. 血栓与止血学 2020(01)
    • [3].血小板反应素-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解剖学报 2010(01)
    • [4].血小板反应素-1与糖尿病心肌病关系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21)
    • [5].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转归[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9)
    • [6].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比较检测[J]. 黑龙江医学 2012(03)
    • [7].血小板反应素-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4)
    • [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血清反应素试验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 2009(05)
    • [9].血小板反应素-1对猪胸导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解剖科学进展 2009(03)
    • [10].梅毒血清反应素滴度在神经梅毒腰穿指征中的作用[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09)
    • [11].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血小板反应素-1表达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 [12].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转归[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41)
    • [13].明胶颗粒凝聚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的比较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24)
    • [14].用TP-ELISA、RPR与TP-PA法检测梅毒的价值评价[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09)
    • [15].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J]. 河北医药 2011(08)
    • [16].血小板反应素蛋白家族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3(01)
    • [17].两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18)
    • [18].鸦胆子油对大鼠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反应素-1表达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6)
    • [19].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诊断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02)
    • [20].3种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评价[J]. 河南医学研究 2011(02)
    • [21].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其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的转归变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49)
    • [22].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的比较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07)
    • [23].血小板反应素4对肺癌细胞转移及侵袭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9(22)
    • [24].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的结果比较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01)
    • [25].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转归[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01)
    • [26].血小板反应素-1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1(04)
    • [27].华东地区汉族人群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G29926C多态性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09(03)
    • [28].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快速血浆反应素高滴度妊娠梅毒的疗效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 [29].梅毒治疗出现阿瑟氏反应1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07)
    • [30].3种方法梅毒诊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6)

    标签:;  ;  ;  ;  ;  

    血小板反应素1活性cDNA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