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异黄酮的发酵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葛根异黄酮的发酵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论文摘要

葛根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d.)Ohwi)的根,属于“药食同源”植物,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淀粉、异黄酮类化合物以及丰富的矿质元素等,其中葛根异黄酮(Radix pueraria isoflavones, RPI)为其主要功能性成分。RPI是一类植物雌激素,具有改善心脑血管代谢机能、抗衰老、抗癌、抗疲劳、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解酒保肝等多种功能。葛根素(Puerarin)占RPI总量的50%以上,常被用作评价葛根品质的指标,并已广泛用于临床。本文考察了HPLC测定发酵液中葛根素的方法;以葛根为培养基主要原料,筛选适合发酵法提取RPI的菌种,优化了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采用大孔树脂对发酵产物进行纯化,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RPI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如下:1、对HPLC测定发酵液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此法稳定性好,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均较高,葛根素含量在40~200μg/mL之间线性相关(R2=0.9996),适用于发酵液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2、以葛根素提取量为指标,筛选后确定米根霉-酵母混合菌为最适发酵菌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液料比、氮源和无机盐等因素对RPI产量的影响,其中液料比、蛋白胨和KH2PO4具有显著正效应,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其进行水平优化。结果表明,液料比30:1、蛋白胨8.49 g/L、KH2PO4 6.89 g/L时,RPI和葛根素提取量分别可达到31.98和16.18 mg/g·DW。3、考察了糖化温度、后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接种比例、装液量等因素对RPI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RPI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培养基初始pH、装液量和糖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6.88、装液量80 mL、糖化温度36.2℃、后发酵温度28℃、接种比例6%:6%,在此条件下RPI和葛根素提取量分别可达到40.29和18.36 mg/g·DW。4、比较了不同极性大孔树脂对发酵液中RPI的吸附和解吸能力,确定NKA-Ⅱ型大孔树脂效果最佳;测定了NKA-Ⅱ吸附RPI的动力学曲线,考察了不同吸附温度对RPI吸附量的影响,以及不同解吸剂浓度对RPI解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纯化工艺为吸附时间8 h、吸附温度25℃、解吸剂60%乙醇溶液;经抗氧化试验比较,发酵法所得RPI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均高于水提法和醇提法,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则相对较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葛根异黄酮的理化特性
  • 2 葛根异黄酮对人体的功能
  • 2.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
  • 2.2 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 2.3 抗肿瘤作用
  • 2.4 抗氧化作用
  • 2.5 解酒护肝作用
  • 2.6 增强记忆力作用
  • 2.7 其他作用
  • 3 葛根异黄酮制备方法
  • 3.1 浸渍法
  • 3.2 渗漉法
  • 3.3 回流提取法
  • 3.4 超声辅助萃取法
  • 3.5 微波辅助萃取法
  • 3.6 酶解法
  • 3.7 微生物发酵法
  • 4 葛根异黄酮的纯化
  • 4.1 沉淀法
  • 4.2 溶剂萃取法
  • 4.3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法
  • 4.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4.5 超滤膜法
  • 4.6 其它方法
  • 5 立题目的与意义
  • 6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HPLC测定葛根素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色谱条件
  • 1.4.2 样品制备
  • 1.4.3 标准曲线
  • 1.4.4 稳定性试验
  • 1.4.5 精密度试验
  • 1.4.6 加标回收率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
  • 2.2 稳定性
  • 2.3 精密度
  • 2.4 加标回收率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发酵法提取葛根异黄酮的培养基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种及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菌种筛选试验
  • 1.4.1.1 种子液制备
  • 1.4.1.2 培养基制备
  • 1.4.1.3 培养条件
  • 1.4.2 酵母菌生长曲线
  • 1.4.3 培养基优化试验
  • 1.4.3.1 发酵条件
  • 1.4.3.2 Plackett-Burman试验
  • 1.4.3.3 响应面试验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1 葛根异黄酮含量
  • 1.5.2 葛根素含量
  • 1.5.3 酵母菌生物量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菌种确定
  • 2.2 酵母菌生长曲线
  • 2.3 培养基优化
  • 2.3.1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
  • 2.3.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2.3.3 验证性试验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发酵法提取葛根异黄酮的培养条件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种及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糖化温度试验
  • 1.4.2 后发酵温度试验
  • 1.4.3 接种比例选择
  • 1.4.4 初始pH选择
  • 1.4.5 摇瓶装液量试验
  • 1.4.6 响应面试验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1 葛根异黄酮含量
  • 1.5.2 葛根素含量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米根霉糖化温度对葛根异黄酮产量的影响
  • 2.2 后发酵温度对葛根异黄酮产量的影响
  • 2.3 接种比例对葛根异黄酮产量的影响
  • 2.4 初始pH对葛根异黄酮产量的影响
  • 2.5 装液量对葛根异黄酮产量的影响
  • 2.6 培养条件响应面优化
  • 2.7 验证性试验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孔树脂纯化葛根异黄酮工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种及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大孔树脂预处理及再生
  • 1.5 大孔树脂纯化葛根异黄酮
  • 1.5.1 吸附率及解吸率试验
  • 1.5.2 吸附动力学试验
  • 1.5.3 温度与吸附量试验
  • 1.5.4 解吸剂浓度与解吸量试验
  • 1.6 葛根异黄酮抗氧化试验
  • 1.6.1 样品制备
  • 1.6.2 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试验
  • 1.6.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试验
  • 1.6.4 清除羟自由基活性试验
  • 1.7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孔树脂纯化葛根异黄酮结果分析
  • 2.1.1 大孔树脂对葛根异黄酮的吸附率及解吸率比较
  • 2.1.2 大孔树脂对葛根异黄酮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2.1.3 温度对大孔树脂吸附葛根异黄酮能力的影响
  • 2.1.4 解吸剂浓度对葛根异黄酮解吸率的影响
  • 2.1.5 葛根异黄酮提取量及纯度比较结果
  • 2.2 抗氧化试验结果
  • 2.2.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2.2.2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
  • 2.2.3 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啤酒糖化温度复式最优控制的应用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01)
    • [2].麦芽四糖生产工艺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6(10)
    • [3].提高啤酒酯含量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09(10)
    • [4].发芽对燕麦物理化学特性及化学组成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6)
    • [5].红薯淀粉糖化条件的研究[J]. 粮食加工 2009(01)
    • [6].糯玉米发酵酒糖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02)
    • [7].不同化学试剂对稻草秸秆糖化效果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05)
    • [8].绿色木霉和黑曲霉协同酶解稻草秸秆纤维素的效果研究[J]. 酿酒科技 2010(10)
    • [9].响应面法优化糖化参数提高麦汁还原力[J]. 科技视界 2014(34)
    • [10].原料配比对米酸汤品质的影响及米浆制备工艺优化[J]. 食品与机械 2020(06)
    • [11].啤酒“上头”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J]. 酿酒 2008(01)
    • [12].木薯淀粉酶解糖化工艺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05)
    • [13].糖化温度、pH值、时间、原料对酚酸和氨基酸溶解的影响[J]. 啤酒科技 2013(10)
    • [14].新型红枣米酒饮料的研制[J]. 中国酿造 2013(01)
    • [15].红小豆粉液化及糖化条件研究[J]. 中国酿造 2013(06)
    • [16].生产工艺对高辅料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1(07)
    • [17].小曲酒新工艺糖化培菌规律研究[J]. 酿酒科技 2017(08)
    • [18].不同真空度对木薯淀粉酶解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4(03)
    • [19].红枣啤酒发酵工艺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 2014(01)
    • [20].黑米发酵乳的研制[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3(01)
    • [21].双酶法水解橡子淀粉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 2016(03)
    • [22].无醇小米饮料的研制与营养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16(01)
    • [23].小米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9(12)
    • [24].酿造过程对麦汁蛋白及其氧化特性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9(12)
    • [25].保健型红枣啤酒发酵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09)
    • [26].糯玉米酒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J]. 酿酒科技 2015(10)
    • [27].保健型红枣啤酒发酵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 2014(01)
    • [28].保健型红枣啤酒发酵工艺研究[J]. 山东食品发酵 2014(01)
    • [29].茯苓养生黄酒酿造工艺研究[J]. 酿酒 2014(03)
    • [30].藏灵菇菌发酵麦芽汁饮料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2(08)

    标签:;  ;  ;  ;  ;  

    葛根异黄酮的发酵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