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有效性研究 ——从高校组织特征的视角

高校管理有效性研究 ——从高校组织特征的视角

论文摘要

本文试图从高校的组织性质视角,运用组织理论、系统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知识研究高校管理有效性问题。本文在揭示高校组织具有不同于一般组织的组织特性,包括高校组织的性质与目标,高校组织特性,高校组织结构以及高校组织与管理的功能的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界定,即高校管理有效性是指剔除了高校拥有的土地、资本、师资、技术等客观要素,单纯地从高校主观因素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论文依循讨论高校管理有效性需要进行高校管理有效性的测度,即如何评价高校管理有效性,明确提出高校管理有效性的评价主要从目标指标和管理能力指标来衡量,即目标指标主要通过师生的满意度,学生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质量,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来评价的。管理能力指标主要通过规划性能力、结构性能力和实施性能力三个维度评价。论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管理有效性存在的问题,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定位、高校决策水平不高、适应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文化环境没有建立等,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包括管理理念的陈旧、目标间利益上的冲突、管理权限与管理职责的不明确等。论文在高校管理有效性一系列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以及高校管理有效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高校管理有效性的措施,就是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学校的土地、师资、技术等“硬约束条件”的约束性,挖掘其潜能与效用,实现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在一定的时机和条件下从形成新的硬约束条件,并不断创新。论文最后研究了提高高校管理有效性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包括高校行政权力为学术权力服务的权力架构,提高高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创新高校管理模式,即建立学习型大学,实现从“制度+控制”到“学习+激励”的管理模式根本转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高校管理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 1.2.2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管理有效性
  • 1.2.3 高校管理者与高校管理有效性
  • 1.2.4 系统管理理论与高校管理有效性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整体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组织、结构、功能分析
  • 2.1 高校组织的性质与目标
  • 2.1.1 组织及其类型
  • 2.1.2 高校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
  • 2.1.3 高校组织特性
  • 2.1.4 高校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 2.1.5 高校组织结构
  • 2.1.6 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柔性化的矩阵结构
  • 2.2 高校组织及其管理的功能
  • 2.2.1 高校组织的功能
  • 2.2.2 高校组织管理的功能
  • 第三章 高校管理有效性的概念、测度及存在的问题
  • 3.1 高校管理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 3.1.1 有效性、管理有效性
  • 3.1.2 高校管理、高校管理有效性
  • 3.1.3 高校管理有效性的测度
  • 3.1.4 高校管理有效性影响因素
  • 3.1.5 经济组织有效性与高校组织有效性的区分度
  • 3.2 高校组织特征对高校管理有效性的诉求
  • 3.3 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3.3.1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定位误区
  • 3.3.2 决策科学水平亟待提高
  • 3.3.3 适应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文化管理环境没有有效建立
  • 第四章 高校管理有效性与制度创新
  • 4.1 权力架构:高校行政权力为学术权力服务
  • 4.1.1 建立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和制衡的管理机制
  • 4.1.2 建立健全各级学术组织和机构
  • 4.1.3 高校行政权力为学术权力服务
  • 4.1.4 充分发挥校长在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 4.1.5 运用目标管理法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矛盾
  • 4.1.6 根据高校自身的组织特点,真正将行政权力建立在学术权力的基础之上
  • 4.2 决策方式:提高决策科学化
  • 4.2.1 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4.2.2 高校教师参与管理
  • 4.2.3 学生参与管理
  • 4.3 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学习型大学--从“制度+控制”到“学习+激励”的管理模式
  • 4.3.1 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学校理论
  • 4.3.2 高校管理模式创新--创建学习型大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学术权力弱化问题的思考[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2].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协调研究[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3(02)
    • [3].试论高校学术权力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 教师教育学报 2016(03)
    • [4].中国大学学术权力有效运行路径构建——基于加拿大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视角分析[J]. 江苏高教 2018(11)
    • [5].论大学学术权力[J]. 现代教育管理 2017(08)
    • [6].我国高校教师学术权力规范行使的保障措施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03)
    • [7].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研究——读《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J]. 文教资料 2017(22)
    • [8].行政权力不能凌驾学术之上[J]. 教书育人 2012(03)
    • [9].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19)
    • [10].高校学术权力的组织形态建构与运行机制优化[J]. 法学教育研究 2017(02)
    • [11].走向大学“善治”: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变革[J]. 行政法论丛 2015(00)
    • [12].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访山东大学教授何中华[J]. 山东高等教育 2013(01)
    • [13].高职院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17)
    • [14].复合共治视域下研究生学术权力诉求及实现路径[J]. 嘉应学院学报 2018(06)
    • [15].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学术权力关系[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22)
    • [16].更正说明[J]. 教育发展研究 2014(17)
    • [17].大学学术权力模式的探索[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03)
    • [18].“潮课”与学术权力的博弈[J]. 大学教育科学 2013(03)
    • [19].基于层次理论的英美学术权力模式比较[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2(12)
    • [20].《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镜诠[J]. 大学教育科学 2010(05)
    • [21].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配置模式初探[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11)
    • [22].学术权力与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 才智 2009(19)
    • [23].教师的学术权力在中小学校行政权力中的地位和作用[J]. 当代教育科学 2008(24)
    • [24].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的历史变迁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5].试论大学学术权力的异化及其化解[J]. 大学教育科学 2018(02)
    • [26].高校学术权力组织的制度再造与政府规制[J]. 复旦教育论坛 2018(04)
    • [27].高职院校学术权力制度化[J]. 化工管理 2017(33)
    • [28].完善制度发挥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 北京教育(高教) 2014(Z1)
    • [29].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07)
    • [30].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Z2)

    标签:;  ;  ;  ;  ;  ;  

    高校管理有效性研究 ——从高校组织特征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