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固本方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保护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参芪固本方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保护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探讨参芪固本方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 一、临床研究 方法:本研究纳入59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并住院接受化疗后的肺癌、大肠癌,化疗采用: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GC(健择+顺铂)方案,SCLC(小细胞肺癌):CAV(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方案;大肠癌: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5-FU)方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的方案:治疗组方案口服参芪固本方200ml/次,bid x 28天/疗程x 2;对照组口服:贞芪扶正胶囊3#/次,bid x 28天/疗程x 2。两组均在治疗前3周及观察期间停用有关升白细胞药。化疗后两组开始用。测定各指标:患者体力状况及骨髓抑制的体征;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相关抗原,CT/MRI,B超及肝肾功能等。 结果: 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研究组的临床症状和对照组均明显缓解(p<0.01),研究组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力状况(Karnofsky积分)比对照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象指标的变化:除了血小板指标(前后正常)研究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治疗后比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对照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治疗后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0.01),其他指标变化无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明显升高T淋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0.01;p<0.01);研究组的CD4+,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的相关抗原均明显下降(p<0.01;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的肿瘤稳定率(96%)比对照组(83.1%)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 ①参芪固本方在临床明显改善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症状:神疲乏力,少言懒言,面色咣白,食欲减退,胫膝酸软,腰脊酸痛,自汗盗汗,头晕耳鸣。体力状况Karnofsky明显提高;升高外周血:WBC,∑N,Hb,RBC。 ②参芪固本方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CD4+及CD4+/CD8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0.01)。 ③参芪固本方在临床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的作用,可能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 二、实验研究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中医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认识
  • (一) 病因病机
  • (二) 临床研究
  • (三) 实验研究
  • 二、现代医学治疗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状况
  • (一) 临床研究
  • (二) 实验研究
  • (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四) 其他的方法
  • 第二章 临床部分
  •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选择
  • (三) 治疗方案
  • (四) 观察内容和方法
  • (五) 疗效评价标准
  • (六) 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一) 基线资料比较
  • (二) 临床疗效指标比较
  • 三、讨论
  • (一)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关文献记载
  • (二)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三) 组成与方义及症状改善情况
  • (四) 参芪固本方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深讨
  • (五) 结论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二) 方法
  • (三)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四) 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一) 肿瘤大小及抑瘤率
  • (二) 免疫器官重量
  • (三) 细胞因子(TNF-α)
  • (四) 外周血细胞
  • (五) T淋巴细胞亚群
  • 三、讨论
  • (一) TNF-a与肺癌及肠癌
  • (二) T淋巴细胞亚群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预防性护理在血液肿瘤化疗并口腔黏膜炎患者的临床预防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2)
    • [2].《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肿瘤化疗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年版)[J]. 中国肿瘤临床 2019(24)
    • [3].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肿瘤化疗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0)
    • [4].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2)
    • [5].六味地黄丸治疗肿瘤化疗后肾功损害50例[J]. 科学中国人 2017(08)
    • [6].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J]. 健康之路 2017(10)
    • [7].浅谈中医对肿瘤化疗后湿毒反应的辨析与施治[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S1)
    • [8].肺部肿瘤化疗对癌症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 2016(06)
    • [9].肿瘤化疗致呕吐140例因素分析与临床干预[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5)
    • [10].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漱口治疗肿瘤化疗后口腔溃疡[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3(06)
    • [11].2013年“脑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学习班”通知[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3(03)
    • [12].预防性护理在血液肿瘤化疗合并口腔黏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0)
    • [13].富来汀联合灭吐灵对肿瘤化疗期间呕吐疗效及护理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4].柿蒂治疗肿瘤化疗引起呃逆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10)
    • [15].2011年“脑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学习班”通知[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1(02)
    • [16].2011年“脑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学习班”第二轮通知[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1(03)
    • [17].六味地黄丸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02)
    • [18].浅谈57例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状况[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01)
    • [19].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3)
    • [20].药物基因组学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5(14)
    • [21].中药治疗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18)
    • [22].妇科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症状管理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06)
    • [23].肿瘤化疗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7(09)
    • [24].耳穴埋籽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87)
    • [25].肿瘤化疗神经毒性及治疗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学 2014(11)
    • [26].肿瘤化疗粒细胞减少38例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02)
    • [27].中药雾化治疗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07)
    • [28].2012年“脑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学习班”第一轮通知[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2(03)
    • [29].肿瘤化疗新进展[J]. 山东医药 2010(01)
    • [30].心理治疗及护理在妇产科肿瘤化疗中的重要性[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09)

    标签:;  ;  ;  ;  

    参芪固本方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保护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