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及ISSR指纹初步分析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及ISSR指纹初步分析

论文摘要

本试验通过大量的单孢分离和接种鉴定,研究了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群体毒力遗传与变异,并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分析了无性繁殖后代群体ISSR指纹与菌株毒力及地理来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 1.大豆疫霉菌1代单游动孢株群体具有丰富的毒力多样性:7个原始菌株的1代单游动孢子分离后代毒力均发生了变异,1代单游动孢株中已无与亲本毒力相同的单游动孢株,变异率高达100%。7个原始菌株中最少的分化出1种毒力公式,最多分化出6种毒力公式,但总的变异趋势是毒力减弱,即与原始菌株相比,1代单游动孢株能克服的抗病基因数量显著减少同时证明7个大豆疫霉菌原始菌株与其1代单游动孢株在毒力上表现较高的变异几率。而来源于单个原始菌株的无性繁殖后代之间的毒力基本保持一致。 2.以大豆疫霉菌Ps-F8.6菌株为实验材料,对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TaqDNA聚合酶、dNTP和Mg2+的浓度进行了筛选,确定了25μl大豆疫霉菌ISSR-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用量应在20-30ng;Mg2+浓度为2mM;dNTP浓度为0.15mM;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5U时ISSR-PCR扩增效果最佳。 3.以大豆疫霉菌Ps-F8.6菌株为模板,对已有的12个引物进行筛选,从中选出可产生3条以上明显谱带的引物7个,它们是(AG)10、(AG)8T、(AG)8C、(CA)8G、(AC)8T、(AG)8YT、(GACA)4。 用上述7个引物分析大豆疫霉菌45个1代单游动孢株,共获得41个ISSR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31个,占75.6%。扩增后标记出的DNA片段的分子量大小的变化范围在100-2000bp之间。 用SPSS11.5软件包对大豆疫霉菌45个1代单游动孢株和疫霉属的其他4个种的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45个1代单游动孢株中,未出现在遗传背景上完全相同的单游动孢株,表现出较高的的遗传多样性。利用7个ISSR引物可清楚地将大豆疫霉菌与疫霉属的其他4个种区别开来,但没有将疫霉属其他4个种明确区分。 4.大豆疫霉菌1代单游动孢株ISSR聚类分组与菌株毒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也存在着差异。 大豆疫霉菌1代单游动孢株ISSR聚类分组与菌株来源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也存在着不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概况
  • 1.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分布及危害
  • 1.1.2 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
  • 1.1.3 病原菌的分类地位
  • 1.1.4 大豆疫霉菌的生理分化
  • 1.2 疫霉菌的遗传与变异
  • 1.2.1 同宗配合特性的遗传与变异
  • 1.2.2 交配型的遗传与变异
  • 1.2.3 影响交配型变异的因素
  • 1.2.4 生长速率的遗传与变异
  • 1.2.5 菌落形态的遗传与变异
  • 1.2.6 毒力的遗传与变异
  • 1.2.7 抗药性的遗传与变异
  •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检测鉴定中的应用
  • 1.4 简单重复序列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多态性分析
  • 1.4.1 ISSR技术的诞生
  • 1.4.2 ISSR的原理和特点
  • 1.4.3 ISSR技术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研究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大豆疫霉菌单游动孢株系的建立
  • 2.1.4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研究
  • 2.2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群体ISSR指纹初步分析
  • 2.2.1 供试菌种
  • 2.2.2 DNA提取及PCR扩增所用试剂
  • 2.2.3 DNA提取及PCR扩增所用仪器
  • 2.2.4 DNA提取缓冲溶液的配制
  • 2.2.5 供试ISSR引物
  • 2.2.6 菌体的活化与培养
  • 2.2.7 总DNA提取
  • 2.2.8 总DNA浓度检测
  • 2.2.9 ISSR-PCR反应程序和反应体系
  • 2.2.10 ISSR-PCR扩增产物检测
  • 2.2.11 扩增产物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研究
  • 3.1.1 1代单游动孢株的毒力变异研究
  • 3.1.2 大豆疫霉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
  • 3.1.3 大豆疫霉1代单游动孢株间毒力变异规律
  • 3.2 大豆疫霉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1 模板DNA用量对ISSR扩增的影响
  • 2+浓度对ISSR扩增的影响'>3.2.2 Mg2+浓度对ISSR扩增的影响
  • 3.2.3 dNTP浓度对ISSR扩增的影响
  • 3.2.4 TaqDNA聚合酶用量对ISSR扩增的影响
  • 3.3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ISSR指纹初步分析
  • 3.3.1 大豆疫霉菌总DNA的检测结果
  • 3.3.2 大豆疫霉菌ISSR-PCR引物筛选结果
  • 3.3.3 大豆疫霉菌1代单游动孢株群体ISSR指纹初步分析
  • 3.4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ISSR聚类分析结果
  • 3.4.1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与ISSR分子标记之间的关系
  • 3.4.2 大豆疫霉菌1代单游动孢株地理来源与ISSR分子标记间的关系
  • 4 讨论
  • 4.1 关于中国大豆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别
  • 4.2 关于大豆疫霉菌毒力变异
  • 4.3 关于大豆疫霉菌总DNA提取
  • 4.4 关于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4.5 关于ISSR技术在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中的应用
  • 5 结论
  • 5.1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
  • 5.2 大豆疫霉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5.3 大豆疫霉无性繁殖后代ISSR指纹初步分析
  • 5.4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ISSR聚类分析结果
  • 参考文献
  • 图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叶铁线莲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山西农业科学 2019(12)
    • [2].福建省枳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04)
    • [3].基于ISSR分子标记分析陆川猪种群遗传差异[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12)
    • [4].基于ISSR标记的四照花栽培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亲缘关系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3)
    • [5].应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裸大麦的遗传多样性[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4)
    • [6].基于表型和ISSR标记滇产黄杨叶栒子遗传多样性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20(02)
    • [7].贵州大樱桃种质资源亲缘关系ISSR分析[J]. 种子 2020(04)
    • [8].准噶尔沙蒿自然种群遗传结构的ISSR与RAPD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 2020(03)
    • [9].江西省锐尖山香圆亲缘关系与群体结构的ISSR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15)
    • [10].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西藏杓兰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20(06)
    • [11].基于表型性状和ISSR标记的厚叶栒子遗传多样性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4)
    • [12].ISSR标记技术辅助形态学的红曲菌株分类鉴定[J]. 中国酿造 2020(08)
    • [13].基于ISSR标记的卡特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7)
    • [14].贵州金花茶种质资源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库构建[J]. 乡村科技 2020(22)
    • [15].药用植物金花葵ISS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7)
    • [16].基于ISSR标记的29种石斛遗传多样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7)
    • [17].山西与内蒙产蒙古黄芪的ISSR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11)
    • [18].邓恩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 2016(04)
    • [19].黄枝油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广西植物 2017(01)
    • [20].绣球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12)
    • [21].太子参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 [22].马铃薯不同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12)
    • [23].基于ISSR标记的印度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12)
    • [24].高羊茅杂交后代ISSR遗传变异研究[J]. 种子 2017(01)
    • [25].基于ISSR方法的芦笋育种亲本间亲缘关系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02)
    • [26].四川牡丹和圆裂四川牡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6(10)
    • [27].乌腺金丝桃ISSR反应体系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北方园艺 2017(05)
    • [28].刺葡萄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及种质资源聚类分析[J]. 果树学报 2017(03)
    • [29].马尾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4)
    • [30].23个德国鸢尾品种(系)的ISSR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2)

    标签:;  ;  ;  

    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毒力变异及ISSR指纹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