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

2007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我国航空工业已经具备发展大型飞机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并表示中国将把大飞机研制作为国家战略,使大飞机的设计制造发展为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已正式启动,3月份将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本文从新产业组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能力理论的交叉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历程回顾,总结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比较国外大飞机研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结合波特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钻石模型”),对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机理模型,分析研究了影响产业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政府职能、产业组织、企业行为和自主创新,并最终提出强化政府职能、整合重组产业组织、构建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等四个层面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大飞机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 主要创新点
  • 1 大飞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1.1 大飞机产业研究相关理论
  • 1.1.1 大飞机的界定
  • 1.1.2 大飞机产业的特征
  • 1.1.3 生产函数研究和经济特性
  • 1.2 产业链理论
  • 1.2.1 价值链与供应链
  • 1.2.2 产业创新理论
  • 1.2.3 大飞机产业链
  • 1.3 产业集群理论
  • 1.3.1 产业集群的涵义
  • 1.3.2 产业集群形成与动态发展
  • 1.3.3 大飞机产业集群
  • 2 我国大飞机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 2.1 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历程
  • 2.1.1 仿制和测绘设计阶段——运7
  • 2.1.2 自行研制阶段——运10
  • 2.1.3 国际合作“三步走”阶段——MD-82/90,AE-100
  • 2.1.4 改型研制阶段——新舟60
  • 2.1.5 自主研制新阶段——ARJ21
  • 2.2 我国大飞机产业布局现状
  • 2.2.1 中航一集团
  • 2.2.2 中航二集团
  • 2.2.3 现有产业布局的困境
  • 2.3 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
  • 2.3.2 产业布局不合理
  • 2.3.3 管理体制滞后
  • 2.3.4 缺乏市场经营理念
  • 2.3.5 盲目寻求国际合作
  • 2.3.6 重生产、轻设计的仿制文化
  • 2.3.7 科研体系不健全
  • 2.4 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 2.4.1 技术落后: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 2.4.2 适航证:大飞机研制的“软肋”
  • 2.4.3 人力资源:4000 名专业人员的缺口
  • 2.4.4 销售的“关口”:盈亏点“300~400 架”
  • 2.4.5 售后服务:“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外大飞机产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 3.1 大飞机产业的世界格局
  • 3.1.1 国际市场分析
  • 3.1.2 产业发展趋势
  • 3.2 国外大飞机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2.1 美国大飞机产业政策与波音的成功
  • 3.2.2 欧盟大飞机产业政策与空客的成功
  • 3.3 国外支线飞机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3.1 加拿大飞机产业政策与庞巴迪的成功
  • 3.3.2 巴西飞机产业政策与安博威的成功
  • 3.4 日韩等国大飞机产业转包生产战略
  • 3.4.1 日本飞机产业的转包生产战略
  • 3.4.2 韩国飞机产业的零部件配套战略
  • 3.5 国际大飞机产业发展的失败教训
  • 3.5.1 印尼大飞机产业的惨败
  • 3.5.2 前苏联大飞机产业的“折戟”
  • 3.5.3 俄罗斯飞机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 3.6 各国大飞机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 3.6.1 政府扶持产业政策
  • 3.6.2 大飞机产业的重组整合
  • 3.6.3 市场导向的战略定位
  • 3.6.4 自主创新科研体系
  • 3.7 本章小结
  • 4 我国大飞机产业竞争力要素条件分析
  • 4.1 产业竞争力理论
  • 4.1.1 竞争优势理论
  • 4.1.2 大飞机产业的竞争优势
  • 4.2 基于“钻石模型”的大飞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4.2.1 生产要素条件
  • 4.2.2 市场需求
  • 4.2.3 相关辅助产业
  • 4.2.4 产业竞争环境与经营战略
  • 4.2.5 政府政策支持
  • 4.2.6 新的发展机遇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5.1 我国发展大飞机产业的意义
  • 5.1.1 优化重组航空工业产业结构
  • 5.1.2 推动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
  • 5.1.3 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 5.2 大飞机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1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
  • 5.2.2 产业发展的基本影响因素
  • 5.2.3 自主创新与技术能力
  • 5.2.4 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模型
  • 5.3 大飞机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 5.3.1 “技术”与“市场”
  • 5.3.2 “自主”与“引进”
  • 5.3.3 “干线”和“支线”
  • 5.3.4 “军机”和“民机”
  • 5.3.5 “体制”和“机制”
  • 5.3.6 “投入”和“产出”
  • 5.4 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 5.4.1 政府职能——扶持政策
  • 5.4.2 产业组织——培育大规模企业
  • 5.4.3 企业行为——市场竞争战略
  • 5.4.4 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与核心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6 促进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强化政府的扶持职能
  • 6.1.1 明确战略目标
  • 6.1.2 整合产学研资源
  • 6.1.3 财政和金融补贴
  • 6.1.4 强化科研管理
  • 6.2 整合重组产业组织
  • 6.2.1 优化大飞机产业布局
  • 6.2.2 培育大飞机产业集群
  • 6.2.3 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
  • 6.3 构建市场化的经营体制机制
  • 6.3.1 树立市场化经营理念
  • 6.3.2 公司化运营: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
  • 6.3.3 主制造商-供应商的运营模式
  • 6.3.4 资本化运作: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 6.4 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 6.4.1 加强核心技术能力储备
  • 6.4.2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 6.4.3 构建自主研发平台
  • 6.4.4 注重适航人才开发
  • 6.4.5 “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合作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