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抑制血管新生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其活性评价

王不留行抑制血管新生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其活性评价

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恶性生长和转移提供营养和途径,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成为肿瘤生物防治的新策略,在过去的十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目前数十种针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所设计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恶性生长和转移。本研究采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HMEC-1)比较不同工艺路线得到的王不留行提取物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选取药效好的组分进行急性毒理学及体内药效学的研究。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和按目标萃取将王不留行水提物及醇提物分别进行部位分离,得到有机萃取相14个组分,经旋蒸、冷冻干燥得冻干粉末。SRB法测定药物对人微血管内皮HMEC-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IC50大小;对活性较好的组分初步定性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皂苷含量;顶空法检测有效部位的正丁醇残留;划线法测定细胞迁移;通过测定细胞外液LDH的释放监测并比较不同提取部位的细胞毒性。按照常规急性毒理学方法,测定最小致毒量和最小致死量;取两剂量之间高(1000 mg/kg)、低(200 mg/kg)剂量观察不同组分的急性毒性,灌胃给药,测定给药前、给药后24小时、7天和14天各组小鼠的血压、自主活动和凝血时间,14天后解剖取组织称重并计算器官指数,HE染色观察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生化法测定组织SOD活力、MDA含量及血清BUN、GOT、GPT含量。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王不留行提取物(A4)低剂量组(1 mg/kg)、中剂量组(2.5 mg/kg)及高剂量组(5mg/kg)。每天灌胃给药,观察荷瘤小鼠生长情况,待肿瘤长出后隔天测量肿瘤体积,给药13天后,取各鼠肿瘤组织及重要器官。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表达。结果:经过活性筛选发现醇提物经系统溶剂萃取的正丁醇相A4、醇提物按目标萃取的正丁醇相A7、水提物经系统溶剂萃取的正丁醇相B4、水提物按目标萃取的正丁醇相B7活力较好。A4、A7、B4、B7四个组分IC50分别为6.44±0.2、12.78±0.4、7.25±0.07及10.35±0.21,药效依次为A4>B4>B7>A7;四个有效部位均含有皂苷,可能含有黄酮,其中皂苷含量为A4>B4>B7>A7,四个组分正丁醇残留含量均小于0.5%;给药24h后A4、A7、B4、B7迁移距离分别为19.78±3.14μm、30.56±6.99μm、20.99±1.69μm、36.88+0.42μm;在给药浓度为20μg/mL时细胞培养液LDH活性(U/L"1)与对照组比显著升高,分别为758.1±19.73、1006.54±129.41、1111.11±36.97及617.45±75.93。A4和B4最小致死量为1500 mg/kg,A7和B7的最小致死量范围在1750-2000 mg/kg;A4最小致毒量为100 mg/kg,其余为80 mg/kg;一次给药200 mg/kg后,各组小鼠的凝血时间变短,血压降低,14天时,除A7组血压降低外,各组小鼠凝血时间、血压均恢复正常,多数组织SOD活力及MDA含量没出现显著变化;一次给药1000 mg/kg后,与对照组比,各组小鼠的凝血时间变短,血压降低,14天时,B4、B7组血压升高,其余各组小鼠凝血时间、血压均恢复正常,组织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血清GOT升高,GPT没有显著变化,血BUN升高;病理形态观察发现心、肝、脑、肺、肾等主要器官均出现病理改变。体内药效学显示:王不留行提取物能改善荷瘤小鼠的生活质量,抑制肿瘤生长,肿瘤组织出现大量坏死,肿瘤细胞凋亡,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表达下降。结论:四条路线中王不留行醇提取物按系统溶剂萃取法得到的正丁醇部位(A4)是相对活性好毒性小的有效部位。体外细胞水平评价显示该组分具有极强的细胞增殖、迁移抑制活性,体外LDH检测及体内急性毒理学也显示出较弱的毒性,体内药效研究发现该组分能抑制肿瘤生长。因此该组分具有望开发为抗肿瘤药物的五类新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抗肿瘤药物前景
  • 1.1.2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优点
  • 1.1.3 血管生成:两种对立的因子平衡的结果
  • 1.1.4 血管新生的生物学过程
  • 1.1.5 抗血管生成策略
  • 1.1.6 中药抗血管生成研究
  • 1.1.7 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筛选方法
  • 1.1.8 血管生成抑制剂存在问题
  • 1.2 立题意义
  • 1.3 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王不留行抑制内皮细胞有效部位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药品及细胞株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及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药物制备
  • 2.3.2 王不留行提取物的定性
  • 2.3.3 王不留行提取物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 2.3.4 有效组分正丁醇残留的测定
  • 2.3.5 细胞培养
  • 2.3.6 SRB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7 有效部位的筛选
  • 2.3.8 LDH活性测定
  • 2.3.9 细胞迁移试实验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各提取工艺路线得率
  • 2.4.2 有效部位筛选结果
  • 2.4.3 有效组分定性结果
  • 2.4.4 有效组分定量及正丁醇残留测定结果
  • 2.4.5 有效组分正丁醇残留检测
  • 2.4.6 复筛结果
  • 2.4.7 LDH活力检测结果
  • 2.4.8 细胞迁移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王不留行有效组分急性毒理学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药品
  • 3.2.3 试剂及配制
  • 3.2.4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给药剂量的探究及实验动物分组
  • 3.3.2 血压的测定
  • 3.3.3 自主活动的测定
  • 3.3.4 凝血时间的测定
  • 3.3.5 生化指标的测定
  • 3.3.6 病理切片制作
  • 3.3.7 毒性的判断标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最小致死量和最小致毒量的初步探索
  • 3.4.2 致毒剂量不同组分对小鼠饮食的影响
  • 3.4.3 致毒剂量不同组分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4.4 致毒剂量不同组分对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 3.4.5 致毒剂量不同组分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 3.4.6 致毒剂量不同组分对小鼠血压的影响
  • 3.4.7 致毒剂量不同组分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3.4.8 致毒剂量不同组分对小鼠主要器官SOD活力的影响
  • 3.4.9 致毒剂量不同组分对小鼠主要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 3.4.10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
  • 3.4.11 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王不留行有效组分体内药效学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药品
  • 4.2.2 实验动物动物与细胞株
  • 4.2.3 试剂
  • 4.2.4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4.3.2 日常观察指标
  • 4.3.3 解剖取材
  • 4.3.4 HE染色
  • 4.3.5 TUNEL法细胞凋亡检测
  • 4.3.6 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
  • 4.3.7 显微镜观察计数
  • 4.3.8 统计学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药物对H22荷瘤小鼠饮食的影响
  • 4.4.2 药物对H22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
  • 4.4.3 药物对H22荷瘤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 4.4.4 药物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影响
  • 4.4.5 药物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4.4.6 药物对H22荷瘤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7 药物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新生血管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论文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照射方式对小鼠γ射线最小致死量的影响[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10)
    • [2].牛羊肉毒梭菌(C型)灭活苗的研制及免疫效果观察[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03)
    • [3].兽药使用不当给畜禽及其产品带来的危害[J]. 养殖与饲料 2015(03)
    • [4].家畜C型肉毒梭菌脱毒干粉苗研制及免疫效果观察[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11)
    • [5].基于地方分离B型诺维氏梭菌的产毒试验及羊羔疫菌苗的研制[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04)
    • [6].黑熊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鼠的毒力试验[J]. 中国兽医学报 2015(06)
    • [7].1株抗肿瘤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6)
    • [8].急性铊中毒5例的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36)
    • [9].饲料中毒的诊断及治疗[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2)
    • [10].ICP/MS定量检测人体组织铊含量1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01)
    • [11].鹅细小病毒强毒株XKY10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03)
    • [12].朱鹮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动物医学进展 2011(02)
    • [13].貂源铜绿假单孢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J]. 中国兽医科学 2012(06)
    • [14].1例高锰酸钾中毒患儿的急救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 2010(07)
    • [15].一株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评价[J]. 中国家禽 2008(03)
    • [16].苯酚中毒2例护理报告[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02)
    • [17].清宫液2号急性毒性试验[J]. 畜牧与兽医 2009(03)
    • [18].鹿出血性肠炎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J]. 中国兽医杂志 2016(05)
    • [19].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 中国兽药杂志 2011(12)
    • [20].山东省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畜牧与兽医 2009(07)
    • [21].湖南洞口县“猪饱潲病”普查及诊治报告初报[J]. 养猪 2018(02)
    • [22].羊黑疫的诊断与防治[J]. 畜牧兽医杂志 2009(06)
    • [23].鹅副黏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04)
    • [24].接筋藤醇提物初步安全性及镇痛抗炎实验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03)
    • [25].鸡新城疫病毒SXWN株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01)
    • [26].自制去甲斑蝥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05)
    • [27].消疮饮对兔耳微痤疮模型抑制作用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1)
    • [28].黄磷灼伤患者的创面处理与护理[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5(01)
    • [29].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小鼠烧伤感染模型的建立[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09)
    • [30].口服去痛片中毒致死1例[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11)

    标签:;  ;  ;  ;  ;  ;  

    王不留行抑制血管新生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其活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