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苣苔SSR引物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瑶山苣苔SSR引物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论文摘要

瑶山苣苔(Dayaoshania cotinifolia W.T.Wang)是1983年由王文采在广西省大瑶山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苦苣苔科植物新种,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植物。苦苣苔科植物是一个处于剧烈分化的类群,瑶山苣苔是该科较原始的种,这就意味着该科的某些属和种适应能力弱化,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瑶山苣苔资源数量分布极其有限,生境特殊,分布范围狭窄,并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急剧减少。在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中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中国植物红色名录》(第一卷)定为极危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 )。弄清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现状,才能有效的制定出濒危物种的科学合理切实保护策略。分子标记能直接从DNA水平反映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差异,是研究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工具。SSR标记具有种属特异性高、多态性高、共显性及中性标记等诸多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本试验应用自主开发的10对SSR标记引物对仅有的两个居群61个瑶山苣苔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成功构建了一个富含SSR序列的瑶山苣苔基因组文库,克隆培养后从中随机挑选克隆送样81个,其中含有SSR序列的高达64条,得率达79%。选择其中38条适于设计引物的序列设计并订购了引物对两个居群的10份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其中15对引物可以得到清晰单一的目的条带,为了进一步在ABI3730测序仪上进行数据分析,需要对引物加上荧光接头。加上荧光接头后发现仍有10对引物可以扩增得到目的条带,最终就选择这10对引物对两个居群的全部个体进行PCR扩增并分析数据。(2)运用Arlequin311软件对瑶山苣苔两个居群共61个个体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有2个位点仅有一个等位基因,为单态,而在剩余的8个多态位点中,等位基因从2个到12个等,平均为4.5个。而对其杂合度的分析发现,在物种水平上,观测杂合度从0.01639到1不等,平均为0.50830;预期杂合度从0.01639到0.65831不等,平均为0.41556。其中有5个位点极显著的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分别是JT14,JT26,JT29,JT17和JT34。还有1个位点JT21是显著的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在基因对之间还检测到连锁不平衡。其中4对显著,P<0.05,分别是JT14与JT29,JT3与JT29,JT14与JT34,JT34与JT17。3对极显著,P<0.01,分别是JT29与JT34,JT14与JT34,JT17与JT34。(3)运用bottleneck软件对两个居群进行瓶颈效应检测,发现在不同的模型下,分别有一些位点观测杂合度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预期杂合度,但是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图却是典型的“L”型,说明该物种并未经历瓶颈效应。推测可能是所用位点数目太少,通过我们的数据无法检测到该物种发生过瓶颈效应。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保护遗传学概述
  • 1.1.1 保护遗传学的概念
  • 1.1.2 保护遗传学研究意义
  • 1.2 保护遗传学研究方法
  • 1.2.1 微卫星标记(SSR)
  • 1.2.1.1 SSR 的类型
  • 1.2.1.2 SSR 的多态性
  • 1.2.1.3 SSR 标记分离技术的概述
  • 1.2.1.4 SSR 标记的应用综述
  • 1.3 苦苣苔科概述
  • 1.4 瑶山苣苔概述
  • 1.4.1 形态特征
  • 1.4.2 分布与生境
  • 1.4.3 生物学特性
  • 1.4.4 现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仪器及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基因组 DNA 提取
  • 3.3.3 DNA 检测及稀释
  • 3.3.3.1 DNA 质量检测
  • 3.3.3.2 DNA 浓度稀释
  • 3.3.4 SSR 引物开发
  • 3.3.5 PCR 扩增
  • 3.3.6 数据分析
  • 3.3.6.1 原始数据处理
  • 3.3.6.2 遗传多样性水平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
  • 3.3.6.3 瓶颈效应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DNA 提取方法筛选结果
  • 4.2 SSR 引物开发结果
  • 4.3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4.3.1 等位基因分析结果
  • 4.3.2 杂合度分析结果
  • 4.4 瓶颈效应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SSR 的开发方法
  • 5.2 瑶山苣苔的遗传多样性
  • 5.3 瑶山苣苔濒危机制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49份白三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种子 2019(11)
    • [2].利用SSR技术鉴定西葫芦杂交种子纯度[J]. 中国瓜菜 2019(12)
    • [3].SSR荧光标记用于我国油橄榄品种鉴别的评价[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12)
    • [4].甜樱桃品种中新多态性SSR的鉴定、指纹图谱构建及聚类分析[J]. 果树学报 2019(12)
    • [5].朱顶红转录组SSR标记的开发与遗传多样性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6].节瓜果肉颜色遗传规律及SSR标记连锁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23)
    • [7].兴安落叶松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林业科技 2020(01)
    • [8].星天牛转录组SSR位点特征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6)
    • [9].我国口岸瓜实蝇监测样本的SSR分子标记分析[J]. 生物安全学报 2019(04)
    • [10].竹类植物SSR引物开发策略及应用[J]. 四川林业科技 2020(01)
    • [11].基于SSR的藕莲新品种(系)指纹图谱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4)
    • [12].基于表型和SSR标记筛选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J]. 棉花学报 2020(02)
    • [13].基于SSR序列的江西省不同生态地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20(02)
    • [14].利用芥菜转录组信息挖掘SSR标记及用于种质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20(02)
    • [15].多子芋组培突变材料表型及SSR标记鉴定[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16].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鸭茅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草学 2020(03)
    • [17].红螯螯虾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信息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7)
    • [18].基于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57份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04)
    • [19].利用荧光标记SSR构建火龙果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J]. 中国南方果树 2020(04)
    • [20].基于SSR标记的朝天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7)
    • [21].基于荧光SSR标记的毛白杨核心种质构建[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07)
    • [22].苦荞种皮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8)
    • [23].油梨转录组SSR分子标记开发与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J]. 园艺学报 2020(08)
    • [24].云南火焰兰转录组SSR分布及其序列特征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7)
    • [25].中国南方地区水稻资源SSR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9)
    • [26].霍山石斛叶转录组中SSR位点信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7)
    • [27].基于SSR标记构建宝巾花品种的分子指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8].大叶黑桫椤及桫椤SSR标记的开发(英文)[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9].金钗石斛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1)
    • [30].青花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02)

    标签:;  ;  ;  ;  ;  

    瑶山苣苔SSR引物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