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视野中的宴与宴歌 ——都嘎敖包嘎查“乃日”及“乃日道”习俗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村落视野中的宴与宴歌 ——都嘎敖包嘎查“乃日”及“乃日道”习俗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将研究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都嘎敖包嘎查——一个处于蒙古族文化传统中的最小行政社区。研究建立在对村落特有文化习俗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的综合田野考察实践上,以村落内部由群体民众展演而来的少数民族社区文化活动——“乃日”及“乃日道”作为基本的考察对象,并重点描述都嘎敖包嘎查“乃日道”固有的程式特点及现临的存承状况。将这种以民族与部族为纽带,血缘与地缘为依托,在相对狭小的地域范围内广泛出现,具有社会功用的村落文化习俗作为研究分析的核心内容。此研究建立在笔者在都嘎敖包嘎查进行的居住式田野工作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历史及具体现状的梳理,客观地描述和分析当代蒙古族村落民众特定的音乐文化生活以及音乐文化的民俗程式结构和特有的传承机制,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村落民众对文化传统的认知方式及建构方式,讨论当代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域文化所遭遇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都嘎敖包嘎查仪式典礼的参与观察,从小个案到大整体,从微观层到宏观层,力求客观细致地描述当代蒙古族村落民众真实的音乐生活情景,并从民族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对这些文化事项加以归纳和阐释。本文的论述建立在“总述——微观分述——总述”的结构框架中,力求多视角、多层次阐释。首先,我们以综述的形式铺陈都嘎敖包嘎查的地理、历史、社会以及宗教人文背景,为都嘎敖包嘎查乃日道习俗的整体论述做好铺垫。其次,分别从“乃日道”的载体、主体、表达三个要素切入,对都嘎敖包嘎查“乃日道”习俗程式进行了宏观到具体的阐述,然后,直接深入到“乃日道”展演的实际描述,对笔者亲历的三个“乃日”个案进行了实录,并运用民族音乐学“双窗口”的形式,对其现象及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进行了双视角阐释,讨论了村落文化在现代传媒、族群交流、国家在场等大传统影响下的存承状态,进行了音乐学和民俗学、社会学的多学科理论透视。最后,在对前三章论题的总结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当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都嘎敖包“乃日”及“乃日道”礼俗音乐的当代变迁问题,探究造成变迁的文化原因,并对未来走向进行展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乃日“及“乃日道”的概念界定
  • (二) 鄂尔多斯市都嘎敖包嘎查“乃日”及“乃日道”传统
  • (三) 资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四)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都嘎敖包嘎查“乃日道”习俗的存承空间
  • (一) 都嘎敖包嘎查的地理历史探源
  • 1、都嘎敖包嘎查地理形态描述
  • 2、都嘎敖包嘎查历史探源
  • 3、都嘎敖包嘎查的传说
  • (二) 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都嘎敖包嘎查村落生活
  • 1、村落关系以及部族血统
  • 2、村落人口以及教育状况
  • 3、生产生活方式及生活水平
  • 4、村落日常生活机构
  • 5、村落权利体系与民众伦理规范
  • 二、都嘎敖包嘎查“乃日道”习俗的具象描述
  • (一) “乃日道”的载体程式:宴会——仪式
  • 1、宴会主题程式
  • 2、宴会空间程式
  • 3、宴会构成程式
  • 4、宴会流程程式
  • (二) “乃日道”的主体程式:“民”与“俗民”
  • 1、“乃日沁”(nairi qin)的程式
  • 2、“道沁”与歌者的程式
  • 3、民俗角色的程式
  • (三) “乃日道”的表达程式:音乐——行为
  • 1、“乃日道”曲目程式
  • 2、“乃日道”演唱程式
  • 3、“乃日”乐器程式
  • 4、歌乐合奏的程式
  • 三、都嘎敖包嘎查“乃日”与“乃日道”类型的双窗口阐释
  • (一) 传承传统与现代传媒:巴音桑暖房庆典田野个案
  • 1、田野个案:巴音桑暖房的“乃日道”实录
  • 2、田野追问:“乃日道”的传承现状及其引发的思考
  • (二) 仪式传统与跨族际主题:满都拉生日庆典为例
  • 1、田野个案:满都拉生日庆典“乃日道”习俗实录
  • 2、田野追问:族际交流中音乐行为方式的走向
  • (三) 民众参与与国家在场:村委会“三八妇女节”庆典为例
  • 1、田野调查个案:都嘎敖包嘎查“三八妇女节庆典”
  • 2、田野追问:现代社会中国家在场与民间习俗的交织
  • 四、都嘎敖包嘎查“乃日道”习俗的变迁
  • (一) 渐然远去的记忆:“乃日道”的往昔
  • 1、1948 年前:传统社会时期
  • 2、1947——1980 年:渐变中的乡土社会时期
  • (二) 转型中的困境:“乃日道”的今朝
  • 1、乡土社会转型时期(1980 年至今)的困惑
  • 2、“乃日道”变迁的内在原因
  • (三) 何去何从:“乃日道”的明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都嘎敖包嘎查乃日沁小传
  • 附录二:采访笔录
  • 附录三:都嘎敖包嘎查“乃日道”图片资料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鄂尔多斯蒙古族宴歌及其音乐特点[J]. 内蒙古艺术 2008(02)
    • [2].《银杯》教学设计[J]. 音乐天地 2020(10)
    • [3].简论和布克赛尔蒙古族长调宴歌的传统特征[J]. 西部蒙古论坛 2010(02)
    • [4].福兮祸兮两相依[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4(02)
    • [5].《大师》[J]. 书城 2015(05)
    • [6].乌拉特宴歌与宴俗的文化阐释——以城镇化进程中的蒙古族祝寿宴会为例[J]. 音乐创作 2018(02)
    • [7].解读民歌中的科尔沁草原[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03)
    • [8].岳林修斯诗两首[J]. 参花(上) 2018(03)
    • [9].一曲松风万古传[J].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16(03)
    • [10].论乌拉特民歌的文化阐释——以“希鲁格哆”为例[J]. 黄河之声 2019(05)
    • [11].论乌拉特民歌的文化阐释——以“希鲁格哆”为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6)

    标签:;  ;  ;  ;  ;  ;  

    村落视野中的宴与宴歌 ——都嘎敖包嘎查“乃日”及“乃日道”习俗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