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与经济增长中金融市场的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

FDI与经济增长中金融市场的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我国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理论研究发现,FDI除了发挥基本的资本积累效应之外,主要是通过技术溢出实现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但这一作用的发挥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东道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为了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本文将金融因素对FDI的影响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其中直接影响衡量的是金融市场发展对于一国引入FDI的数量影响,而间接影响考察的是金融市场发展对于一国吸收FDI并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我国属于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国家,金融“质”的提高可能远比“量”的扩大更为重要,因此,本文除了使用常用的衡量金融市场(包括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规模指标之外,还引入了效率指标,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量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分别总结出东道国金融市场发展影响FDI引进和吸收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论述一国金融水平与FDI最佳吸收规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三个层次的实证检验。第一个层次是检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与FDI引入数量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使用1982-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与FDI吸收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考虑到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和FDI对东道国经济效应的动态变化,第三个层次的研究是基于1999-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于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信贷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金融市场效率的改进有利于FDI的流入,而证券市场总量扩张对其起抑制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无论是信贷市场规模的扩大、私人部门贷款比率的提高对还是综合金融市场效率的改进均能显著提高我国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但在针对三大区域的近阶段研究中发现,FDI的资本形成作用除了在西部地区仍然显著为正之外,在东部及中部地区效果不明显甚至为负。在1999-2005年这段时间内,信贷规模的扩大反而抑制了各个区域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而金融市场效率的改进则起到促进作用。此外,股票市场的作用并不显著。根据实证所得出的结论,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提出今后研究可以改进的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逻辑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FDI动因理论
  • 2.1.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1.2 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2.2 FDI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 2.2.1 资本积累效应
  • 2.2.2 技术外溢效应
  • 2.2.3 制约因素
  • 2.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 2.4 FDI与经济增长:东道国金融市场的角色
  • 2.4.1 理论研究
  • 2.4.2 实证研究
  • 3 金融市场影响 FDI与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 3.1 金融市场发展与 FDI引进
  • 3.1.1 提供融资便利
  • 3.1.2 优化企业经营活动
  • 3.1.3 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 3.1.4 规避经营风险
  • 3.2 金融市场发展、FDI吸收与经济增长
  • 3.2.1 FDI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 3.2.2 金融市场发展影响 FDI吸收的传导机制
  • 3.2.3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与 FDI最佳吸收规模
  • 4 金融市场发展、FDI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4.1 金融市场发展与 FDI引进的实证分析
  • 4.1.1 模型、数据与方法
  • 4.1.2 实证过程
  • 4.1.3 实证结果分析
  • 4.2 金融市场发展、FDI吸收与经济增长—基于全国的时间序列分析
  • 4.2.1 模型、数据与方法
  • 4.2.2 实证过程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3 金融市场发展、FDI吸收与经济增长—基于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
  • 4.3.1 模型、数据与方法
  • 4.3.2 实证过程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5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 5.2.2 协调区域金融发展
  • 5.2.3 调整区域引资结构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解析——基于集聚与FDI互动视角[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9(06)
    • [2].FD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研究[J]. 时代金融 2019(34)
    • [3].环境规制视角下FDI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J]. 对外经贸 2020(04)
    • [4].异质型环境规制背景下双向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J]. 财贸研究 2020(03)
    • [5].高铁开通能否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引FDI?[J]. 南方经济 2020(01)
    • [6].价值指标名义值与实际值的辨析——以贵州FDI数据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6)
    • [7].美国收紧FDI国家安全审查新动向、影响以及对策[J]. 国际贸易 2020(04)
    • [8].FDI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边界影响研究[J]. 商业经济 2020(06)
    • [9].外国直接投资(FDI)对冲突的影响研究述评[J]. 经济论坛 2020(05)
    • [10].科技服务业FDI提升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了吗?[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0(03)
    • [11].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3)
    • [12].FDI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J]. 管理现代化 2020(04)
    • [13].贵州利用FDI规模和模式的变化探析[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10)
    • [14].FDI投资动机、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J]. 产业经济评论 2019(05)
    • [15].人民币FDI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9(10)
    • [16].制造业双向FDI生产率效应的行业差异及人力资本门槛估计[J]. 经济评论 2017(02)
    • [17].FDI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8)
    • [18].生产者服务业FDI对区域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5(06)
    • [19].FDI与经济增长——基于金砖国家的实证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1)
    • [20].FDI是否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来自我国省际数据的考察[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01)
    • [21].FDI对中国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4)
    • [22].环境管制对中国FDI的影响研究——基于直接和间接两个效应视角[J]. 世界经济研究 2016(03)
    • [23].环境管制、环境效率与FDI——基于成本视角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16(04)
    • [24].内向型FDI、汇率波动与中国出口竞争力[J]. 社会科学研究 2016(04)
    • [25].FDI对泰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03)
    • [26].北京市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6)
    • [27].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与FDI——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 2016(03)
    • [28].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4)
    • [29].环境规制、政府效率与FDI选址[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09)
    • [30].“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泰FDI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机制研究[J]. 河北学刊 2016(04)

    标签:;  ;  ;  ;  ;  

    FDI与经济增长中金融市场的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