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生存主题的女性主义解读

《绿山墙的安妮》生存主题的女性主义解读

论文摘要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是享誉全球的加拿大女作家。本论文研究的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绿山墙的安妮》。该书一问世就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作品之一。该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蒙哥玛利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成功地塑造了安妮的形象,并以充满阳光的人生态度赋予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总览全书,作者一直在试图通过感人的笔触树立一种加拿大社会主流的导向,引领青年一代走出种种困境,创造加拿大的美好明天。加拿大文学的中心主题之一就是“生存”。但“生存”总是与不同的特定社会生活条件密切相关:早期拓荒时代的“生存”以人与自然的抗争为背景,反映人在环境威胁下的生存危机。而后,“生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友谊的危机、家庭的危机和社会的危机等多层次主题逐渐进入文学创作者的视野。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绿山墙的安妮》也体现了加拿大文学的中心主题“生存”,并反映了不同层次的生存危机。迄今为止,对该作品多是以“成长”主题小说来进行解读的,几乎还没有涉及“生存”主题。因此,对《绿山墙的安妮》的“生存”主题展开研究,有助于把握加拿大文学的民族传统,理解加拿大人的民族特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女性争取与男性独立、平等地位的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蒙哥玛利目睹了第一次女权主义在北美的风起云涌,感受到了女权意识萌芽的新气息,注意到了身边所有女性生活的变化,并被这种上帝赐予女性权利所深深吸引,以至于在《绿山墙的安妮》中始终强调女性的话语权力,强烈呼吁女性接受教育和追求独立生活。本文基于女性主义视角、运用文学社会学理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蒙哥玛利在《绿山墙的安妮》中给予的个人生存、家庭生存、友谊生存和社会生存进行了一一剖析,深入探讨了安妮的反叛精神、林德夫人的选举意识和玛利拉的教育观。继而探讨了女性意识和女性写作,从而使作者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原真性挖掘,使作品的价值闪光点得到进一步展现,引导人们从女性的心灵和女性眼光去品尝生存理念,由此将作者及作品蕴藏的感召力折射出来,呼吁人们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从独立后加拿大民族彰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中吸取营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Montgomery’s Life and Works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Survival Concept of Margaret Atwood
  • 2.2 The Survival Concept of Montgomery
  • 2.3 The Research Review of Anne of Green Gables
  • 2.4 Brief Review on Feminist Criticism
  • 3 The Theme of Survival in a Female Discourse
  • 3.1. Survival of the Individual
  • 3.1.1 Anne: Seeking for Identity
  • 3.1.2 Lonely Miss Barry
  • 3.1.3 Tacit Matthew and Silent Gilbert
  • 3.2 Survival Crisis in Friendship
  • 3.2.1 Anne and Diana
  • 3.2.2 Anne and Mrs. Allan
  • 3.2.3 Anne and Gilbert
  • 3.3 Survival Crisis in Family
  • 3.3.1 The Poor Family of the Cuthberts
  • 3.3.2 The Family of Diana
  • 3.4 Survival Crisis in Society
  • 4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
  • 4.1 Miss Stacy’s Characterization
  • 4.2 Mrs. Lynde’s Elective Awareness
  • 4.3 Marilla’s Education Concept
  • 5 Female Writing Style
  • 5.1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 5.2 Color words
  • 5.3 Sentence Patterns
  • 5.4 Choices of Topic in Conversation
  • 5.5 The Autobiographical Style
  •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Awards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绿山墙的安妮》和《阳光溪农庄的丽贝卡》的对比分析[J]. 海外英语 2019(22)
    • [2].论《绿山墙的安妮》对童话的传承和颠覆[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正面管教理论在《绿山墙的安妮》和《阳光溪农庄的丽贝卡》中的体现[J]. 海外英语 2020(06)
    • [4].小学生《“阅读·探究·体验”手册》开发研究——以《绿山墙的安妮》手册开发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7)
    • [5].《绿山墙的安妮》:生态女性主义和谐的浪漫乐章[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6].基于体验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以《绿山墙的安妮》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08)
    • [7].论《绿山墙的安妮》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 文学教育(上) 2019(12)
    • [8].《绿山墙的安妮》美学价值与翻译技巧探析[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7(06)
    • [9].试析小说《绿山墙的安妮》成功的原因(英文)[J]. 科技视界 2017(06)
    • [10].从“目的论”角度分析《绿山墙的安妮》中译本[J]. 海外英语 2015(24)
    • [11].从《绿山墙的安妮》的宗教思想中探寻女性主义[J]. 文学教育(下) 2015(04)
    • [12].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分析《绿山墙的安妮》[J]. 青年文学家 2020(05)
    • [13].安妮,感谢你——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J]. 作文 2020(06)
    • [14].秘密花园[J]. 少年文艺(中旬版) 2020(03)
    • [15].愿你我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住着一个“安妮”——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J].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0(Z1)
    • [16].绿山墙的安妮[J].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20(09)
    • [17].有志者,事竟成——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J]. 小读者之友 2019(02)
    • [18].《绿山墙的安妮》[J]. 金色少年 2019(03)
    • [19].绿山墙的安妮(节选1)[J]. 疯狂英语(初中版) 2019(04)
    • [20].绿山墙的安妮(节选2)[J]. 疯狂英语(初中版) 2019(05)
    • [21].《绿山墙的安妮》的神话原型解读[J]. 文教资料 2012(24)
    • [22].绿山墙的安妮(三)——校园风波[J]. 阅读 2017(82)
    • [23].绿山墙的安妮(四)——安妮的好朋友[J]. 阅读 2017(90)
    • [24].绿山墙的安妮(二)——安妮的“坦白”[J]. 阅读 2017(74)
    • [25].我们的生活也需要一个安妮——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J].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2018(09)
    • [26].我想当一名翻译,或者……[J]. 红领巾(成长) 2017(01)
    • [27].Anne's Spiritual Journey in Anne of Green Gables[J]. 校园英语 2016(35)
    • [28].《绿山墙的安妮》译本语言特点分析及评价——以马爱农译本为例[J]. 长江丛刊 2017(06)
    • [29].《绿山墙的安妮》与《佐贺的超级阿嬷》之比较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23)
    • [30].当个姐姐不容易[J].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7(11)

    标签:;  ;  ;  ;  

    《绿山墙的安妮》生存主题的女性主义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