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双突变体构建及佐剂功能研究

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双突变体构建及佐剂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生的热敏性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具有粘膜免疫原性和免疫佐剂功能,但具有很强的毒性,只有降低或去除LT蛋白的毒性,才能有效地利用其佐剂功能。为了得到安全性好的LT蛋白,选择其毒性关键位点63、72和192进行双突变研究,以期获得无毒但具有免疫佐剂功能的热敏性肠毒素。以pET30a-LTK63、pET30a-LTR72质粒为模板,利用重叠延伸PCR扩增技术体外获得LT双突变体LTK63/G192、LTR72/G192基因,双酶切处理双突变体和pET30a载体,构建了pET30a-LTK63/G192、pET30a-LTR72/G192表达载体,PCR和酶切鉴定出阳性质粒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阅读框架正确,突变体在192位点引入甘氨酸密码子(AGA→GGA)。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菌株,IPTG诱导,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检测,各菌株均表达出约33kDa和13kDa的两个蛋白带,与LTA、LTB亚基分子量相吻合。Western-blot检测,诱导表达的33KD、13KD蛋白均可与抗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表达蛋白用Ni-NTA Resin进行纯化,胰酶处理后,以DEABAG为底物,检测重组蛋白的ADP-核糖转移酶活性。结果,重组蛋白酶活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蛋白,而与阴性对照PBS相近。Patent-mouse毒性试验检测显示,LTK63/G192,LTR72/G192双突变体蛋白毒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二者与LT相比差异均极显著,与PBS差异显著,且LTR72/G192的毒性略高于LTK63/G192。LTK63/G192、LTR72/G192、LT蛋白分别与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NDV)一起经滴鼻免疫小鼠、雏鸡。经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G抗体、鼻液IgA抗体水平。结果,NDV与LT双突变体蛋白免疫小鼠、雏鸡的血清IgG、局部粘膜IgA抗体水平均高于单独使用NDV免疫组,且LTR72/G192组抗体水平高于LTK63/G192组。经MTT法分析鸡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发现,LT及LT双突变体蛋白免疫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高于单独使用NDV免疫组及PBS空白对照但,但LTR72/G192与NDV免疫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最强。研究获得了减毒LT双突变体LTR72/G192、LTK63/G192表达载体,并证实其表达产物ADP-核糖转移酶活性和Patent-mouse毒性均低于LT野生性蛋白,且均具有良好粘膜佐剂活性,为临床开发其利用粘膜免疫佐剂功能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作为粘膜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 1 LT 的理化性质及分类
  • 2 LT 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 3 LT 的功能
  • 4 LT 作为佐剂的研究
  • 4.1 ADP-核糖转移酶失活突变体的研究
  • 4.2 胰酶敏感位点突变体LTG192 的研究
  • 4.3 LTB 的研究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实验一 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双突变体(LTK63/G192 、LTR72/G19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溶液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LTK63/G192 表达载体构建
  • 2.2 LTR72/G192 表达载体构建
  • 2.3 突变体阳性质粒测序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LT 双突变体重组蛋白的表达及毒性活性检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溶液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重组质粒的表达
  • 2.2 蛋白的Western-blot 检测
  • 2.3 重组蛋白的纯化
  • 2.4 BCA 蛋白定量结果
  • 2.5 ADP-核糖转移酶实验标准曲线绘制
  • 2.6 ADP-核糖转移酶活性检测结果
  • 2.7 小鼠毒性实验
  • 3. 讨论
  • 实验三 LT 双突变体的粘膜佐剂活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溶液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血凝实验的结果
  • 2.2 小鼠免疫水平检测
  • 2.3 鸡免疫水平检测
  • 3.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一代佐剂的研发——从参照经验到合理化设计[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04)
    • [2].新型佐剂疫苗在老年人中安全性问题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0(04)
    • [3].兽用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7(12)
    • [4].乳佐剂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14(02)
    • [5].兽用疫苗佐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 吉林畜牧兽医 2011(05)
    • [6].皮卡佐剂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性[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09)
    • [7].新型佐剂研究进展[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8].复合佐剂的研究进展[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3(01)
    • [9].新型佐剂疫苗药学研究的思考[J]. 中国新药杂志 2020(17)
    • [10].白油佐剂的选择与乳化机频率的确定[J]. 兽医导刊 2013(12)
    • [11].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02)
    • [12].不同来源注射用白油佐剂免疫效果分析[J]. 中国家禽 2013(19)
    • [13].不同佐剂大肠埃希菌苗对家兔免疫效果的研究[J]. 今日畜牧兽医 2018(06)
    • [14].硫酸乙酰肝素与氢氧化锌联合佐剂对HBsAg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1(04)
    • [15].黏膜免疫系统及黏膜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 [16].提高免疫应答的新佐剂与投递系统[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2(04)
    • [17].2种佐剂在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中的应用比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8].新型疫苗佐剂Ov-ASP-1佐剂活性功能区的设计、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09)
    • [19].口蹄疫双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抗体持续期的研究[J]. 兽医导刊 2011(03)
    • [20].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研究进展[J]. 山东畜牧兽医 2016(12)
    • [21].几种天然环二核苷酸作为人体佐剂作用潜力的比较[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01)
    • [22].不同佐剂制备鸡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苗免疫效果评价试验[J]. 山东畜牧兽医 2019(01)
    • [23].佐剂对两种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免疫影响的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 2019(01)
    • [24].口蹄疫疫苗佐剂研究概况[J]. 甘肃畜牧兽医 2018(11)
    • [25].佐剂展望:对抗炎症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1)
    • [26].疫苗及其在水生动物疾病预防中的应用(四)[J]. 中国水产 2018(10)
    • [27].中药佐剂对免疫幼犬血清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01)
    • [28].角鲨烯作为新型佐剂的免疫效果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 2013(01)
    • [29].PCR佐剂在单细胞PCR技术中的优化应用[J]. 华夏医学 2013(03)
    • [30].纳米佐剂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05)

    标签:;  ;  ;  ;  ;  

    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双突变体构建及佐剂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