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玲珑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

胶东玲珑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玲珑金矿黄铁矿和石英等矿物进行了细致的成因矿物学研究。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从第Ⅰ阶段至第Ⅱ+Ⅲ阶段,黄铁矿高温元素Co、Ni含量及Co/Ni值逐渐减少,暗示成矿温度逐渐降低;富矿(发育Ⅱ、Ⅲ阶段)微量元素总量大于贫矿(发育Ⅰ阶段)及无矿,且主要富集中低温元素,是本区重要找矿标志之一。西山矿区黄铁矿微量元素总量、Cu+Pb+Zn及Ga+In+Cd+Tl百分含量均大于东山,表明东、西山黄铁矿微量元素存在差异;随着矿体向下延伸,As+Sb+Te含量先减小后增大,Cu+Pb+Zn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而Co+Ni+Ti+Cr含量则相反,表明矿化在垂向上具脉动式变化规律,预示深部仍有找矿潜力。东山矿区黄铁矿热电系数范围为-401.8~+552.1μV/℃;导型主要以P-N和N-P混合型为主,其中P型出现率随着矿体向下延伸,总体呈减小趋势,但具脉动式变化规律。黄铁矿电阻率与金品位呈反相关,随着矿体向下延伸,也呈脉动式变化。说明矿化垂向叠加规律确实存在。石英热释光研究显示:主成矿阶段(第Ⅱ、Ⅲ阶段)样品峰点温度及峰高相对于贫矿和非矿样品具有明显偏低的特点。其中前者平均值分别为209.62℃,516.36μGy,后者平均值分别为 225.5℃,1852.44μGy。利用黄铁矿热电性、电阻率,及石英热释光等手段对东山大开头47号脉和西山55号脉进行了深部预测。认为47号脉-670m标高以下75至93勘探线之间和63至72勘探线之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而西山55号脉矿体剥蚀程度维持在较低水平(36.67~47.73%),深部成矿前景良好。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氦-氩同位素示踪、石英氢-氧同位素示踪、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伴随基性脉岩活动的岩浆水,但有地幔流体加入并起主导作用,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通过稀土元素特征和硫、铅同位素示踪,以及矿石中与金共生的碲化物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为混合来源,即,既有地幔物质来源又有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概况
  • 3.2 矿区地层
  • 3.3 矿区构造特征
  • 3.3.1 破头青断裂
  • 3.3.2 玲珑断裂
  • 3.4 矿区花岗岩
  • 3.5 矿区脉岩
  • 3.5.1 煌斑岩中锆石的LA-ICP-MS年龄测定
  • 3.5.2 煌斑岩中“微杏仁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
  • 3.6 矿脉、矿体特征
  • 3.7 围岩蚀变
  • 3.7.1 玲珑花岗岩、蚀变岩含金性
  • 3.7.2 玲珑花岗岩、蚀变岩稀土元素特征
  • 3.8 矿石特征
  • 3.8.1 矿石矿物成分
  • 3.8.2 矿石结构构造
  • 3.8.3 金的赋存状态
  • 3.8.4 矿石类型
  • 3.8.5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3.9 成矿期次划分及矿物生成世代
  • 3.9.1 矿化期次及成矿阶段
  • 3.9.2 矿物生成世代
  • 第四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4.1 黄铁矿的产出特征及其含金性
  • 4.2 黄铁矿形态标型特征
  • 4.3 黄铁矿成份标型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特征
  • 4.3.3 稀土元素特征
  • 4.4 黄铁矿晶胞参数特征
  • 4.5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 4.5.1 黄铁矿产生热电性的基本原理
  • 4.5.2 黄铁矿热电性测试结果
  • 4.5.3 黄铁矿P型出现率与微量元素关系
  • 4.5.4 矿体剥蚀度
  • 4.5.5 热电性填图
  • 4.6 黄铁矿电阻率标型
  • 4.6.1 测试条件及方法
  • 4.6.2 样品及测试结果
  • 4.6.3 黄铁矿电阻率填图
  • 4.7 黄铁矿同位素标型
  • 4.7.1 硫同位素特征
  • 4.7.2 铅同位素特征
  • 4.7.3 氦氩同位素特征
  • 4.8 小结
  • 第五章 石英成因矿物学
  • 5.1 玲珑金矿石英的产出特征及含金性
  • 5.2 石英微量元素特征
  • 5.3 石英稀土元素特征
  • 5.4 石英天然热释光标型特征
  • 5.5 石英氢氧同位素标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特征
  • 6.1 样品选择与测试
  • 6.2 测试结果
  • 6.3 碳氧同位素示踪
  • 第七章 矿床成因
  • 7.1 成岩、成矿年代
  • 7.2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
  • 7.2.1 成矿流体来源
  • 7.2.2 成矿物质来源
  • 7.3 从煌斑岩锆石年龄看胶西北地体构造—岩浆活动演化
  • 7.4 脉岩与成矿关系
  • 7.5 成矿模式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甘肃省礼岷金矿带东段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研究[J]. 甘肃冶金 2018(02)
    • [2].冀北张宣、遵化-青龙金矿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 地质与勘探 2014(06)
    • [3].祁连山地区金矿带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及应急治理方案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6)
    • [4].云南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区域成矿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2)
    • [5].分析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1)
    • [6].初论青海省金矿成矿系列[J]. 黄金科学技术 2018(04)
    • [7].南秦岭石泉—汉阴北部金矿带黄铁矿形貌及分形学特征[J]. 河南科技 2019(29)
    • [8].中国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J]. 地学前缘 2017(06)
    • [9].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研究综述[J].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6)
    • [10].分析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J]. 世界有色金属 2016(23)
    • [11].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带地质特征[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8(01)
    • [12].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1)
    • [13].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及地质特征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4)
    • [14].招平金矿带陡崖曹家矿区综合勘查模型及成矿预测[J]. 现代矿业 2016(11)
    • [15].新疆那拉提金矿带控矿因素分析及成矿规律总结[J]. 西部探矿工程 2017(10)
    • [16].剪切带型金矿研究进展——以云南哀牢山金矿带为例[J]. 黄金科学技术 2011(01)
    • [17].造山型金矿研究进展:兼论中国造山型金成矿作用[J]. 地球科学 2019(06)
    • [18].辽宁凤城白云金矿带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J]. 金属矿山 2019(08)
    • [19].哀牢山金矿带北段马邓岩群外麦地岩组浅变质岩系中发现金矿体群[J]. 中国地质 2017(05)
    • [20].河南省老湾金矿带控矿地质因素分析[J]. 四川有色金属 2018(03)
    • [21].云南哀牢山金矿带煌斑岩铂族元素地球化学[J]. 矿床地质 2012(S1)
    • [22].湖南双峰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07)
    • [23].黔西南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分析[J]. 西部资源 2018(03)
    • [24].桐柏山老湾金矿带右行走滑断裂控矿体系的构建及其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4(01)
    • [25].山东金矿深部勘查进展与成矿理论创新[J].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5)
    • [26].中国金矿成矿地质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J]. 地学前缘 2018(03)
    • [27].非洲东南部造山型金矿成矿环境与资源潜力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6)
    • [28].额尔齐斯金矿带岩金矿床成矿特征浅析[J]. 矿产勘查 2014(04)
    • [29].甘肃省礼县李坝6号金矿带-赵沟金矿床水文地质条件[J]. 甘肃冶金 2012(06)
    • [30].秦岭凤太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 陕西地质 2018(01)

    标签:;  ;  ;  ;  

    胶东玲珑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