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参与阿尔兹海默病模型鼠病理进程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参与阿尔兹海默病模型鼠病理进程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参与阿尔兹海默病模型鼠病理进程研究背景与目的:一氧化氮(NO)作为神经递质具有多种功能,但在病理情况下,大量表达的NO可导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内的NO主要由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合成。近期研究提示iNOS参与了阿尔兹海默病(AD)的发病进程。本实验室既往研究证实长期D-半乳糖注射结合双侧卵巢切除是一种复合因素AD动物模型。本学位论文拟进一步研究iNOS是否参与该AD模型的病理进程。方法和结果:成年雌性ICR小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腹腔注射D-半乳糖100mg/kg/d,持续8周,进行下列研究,结果如下:1.生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脑内NO生成量增高,iNOS活性增高,nNOS活性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iNOS表达量上调,而nNOS表达量下调。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和大脑皮层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和活化比例明显增多。3.免疫荧光及双标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部分MAC-1阳性小胶质细胞和血管周围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共表达iNOS,并可见神经元样细胞也表达iNOS,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共表达免疫荧光信号。结论:D-半乳糖注射结合内源性卵巢激素剥夺AD模型小鼠脑中存在iNOS表达增高,这种表达增高来源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血管周围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第二部分谷氨酸能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疼痛传递研究背景与目的:谷氨酸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兴奋性递质具有多种神经功能;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调节突触间隙谷氨酸浓度,从而参与谷氨酸神经传递过程。既往研究显示脊髓后角谷氨酸能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福尔马林诱导的痛觉传递。在此研究基础上,本实验拟进一步研究谷氨酸能神经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是否参与以及如何参与中枢痛觉传递。方法与结果:ICR小鼠右后足背面皮下注射2.5%的福尔马林40μl后,进行下列研究,结果如下:1.行为学测试显示,模型组疼痛行为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2. c-Fos/谷氨酸双标染色结果证实模型组在脊髓后角、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大脑感觉皮层均可见c-Fos/谷氨酸双标染色细胞,而在对照组谷氨酸阳性细胞内未见明显c-Fos表达。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脊髓后角胞体肥大的活化星形胶质细胞比例明显增多,但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大脑感觉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不明显。4.脊髓后角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及光密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后角谷氨酸转运体1、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谷氨酰胺合酶和水通道蛋白4表达上调。结论:谷氨酸能神经元在脊髓后角、丘脑腹后外侧核、初级感觉皮层三个水平参与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疼痛传递。脊髓后角星形胶质细胞通过上调谷氨酸转运体、谷氨酰胺合酶和水通道蛋白4表达,增加对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的再摄取,从而参与急性疼痛传递的调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参与阿尔兹海默病模型鼠病理进程
  • 1. 前言
  • 2. 正文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谷氨酸能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疼痛传递
  • 1. 前言
  • 2. 正文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氧化氮合酶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07)
    • [2].肝肺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腹水髓过氧化物酶、一氧化氮合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07)
    • [3].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刊 2010(06)
    • [4].一氧化氮合酶-1接头蛋白基因多态性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06)
    • [5].内皮固有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8(06)
    • [6].多发性脑梗死大鼠乳头体一氧化氮合酶改变[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06)
    • [7].恒河猴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3)
    • [8].中药调控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2)
    • [9].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08)
    • [10].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9(02)
    • [11].贵州香猪睾丸发育中雌激素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1)
    • [12].一氧化氮合酶亚型缺陷小鼠的自发性心肌梗死[J]. 天津医药 2008(08)
    • [13].内皮固有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0(03)
    • [14].苦参碱对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05)
    • [1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一氧化氮合酶在扬子鳄眼球中的定位和表达分析[J]. 解剖学报 2019(05)
    • [16].低分子量肝素介导了烧伤创面愈合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调控[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11)
    • [17].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吉林汉族人群脑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07)
    • [18].氧化应激与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在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J]. 解剖学杂志 2008(02)
    • [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控制血压[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9(10)
    • [20].荆防散干预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通路的抗炎机制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12)
    • [21].一氧化氮合酶在心肌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1)
    • [22].心力衰竭患者一氧化氮合酶、肾上腺髓质素、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24)
    • [2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7(06)
    • [2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血糖的关系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21)
    • [25].小鼠脊髓颈段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6].慢性疲劳应激对大鼠伏隔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 解剖学杂志 2008(04)
    • [27].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0(11)
    • [28].一氧化氮合酶(NOS)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9)
    • [29].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疗养医学 2015(11)
    • [30].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发病关系的研究[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02)

    标签:;  ;  ;  ;  ;  ;  ;  ;  ;  ;  ;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参与阿尔兹海默病模型鼠病理进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