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糖对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影响

海藻糖对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影响

论文摘要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病,在中脑中存在特征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和路易小体的形成。路易小体中主要成份是纤维化的alpha突触核蛋白。研究认为,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形成纤维的过程是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步骤,而alpha突触核蛋白纤维的前体--寡聚体,被认为具有神经毒性。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的机制,以及防止其毒性是极其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海藻糖通过与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抑制神经变性病中相关蛋白的异常聚集。海藻糖还可以诱导自噬,从而增强对与帕金森病相关的alpha突触核蛋白A30P及A53T突变体的清除。我们通过在近似生理条件下孵育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构成alpha突触核蛋白纤维形成模型。观察海藻糖在alpha突触核蛋白纤维形成过程中是否有抑制聚集,甚至是解聚集的作用,从而为帕金森病治疗新思路提供前期实验依据。海藻糖对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影响目的研究海藻糖对alpha突触核蛋白纤维化过程的作用。材料和方法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AS A53T)单独孵育7天,以及与不同浓度(10 mM和100 mM)的海藻糖共同孵育7天,用圆二色谱(CD)检测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用硫磺素T(ThT)荧光观测蛋白聚集的形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蛋白聚集的形态变化。结果(1)AS A53T单独孵育时,首先出现CD图上198 nm处负值减少,219 nm处负值增加,ThT荧光的增强,AFM图上形成了“饼样”寡聚体,提示AS A53T先聚集成了含beta折叠的寡聚体。随着时间的延长,CD图上出现198 nm处负值继续减少,219 nm处负值继续增加。ThT荧光出现饱和状态,AFM图上AS A53T继续聚集成缠结或交联状大纤维,直至纤维块,提示AS A53T在后期形成了不可溶的纤维及纤维块。(2)10 mM海藻糖与AS A53T共孵育时,早期CD、ThT和AFM观察到的现象与AS A53T单独孵育时类似。但在后期CD图上出现198 nm处负峰峰值增加,219 nm处负值相应的减少,ThT荧光强度降低,AFM图上出现双链串珠样及很小的聚集体。提示AS A53T在孵育后期出现了无规则卷曲构象的增加,beta折叠的减少,说明10 mM海藻糖在早期不能抑制AS A53T聚集成寡聚体或原纤维,但在后期可以将已形成的寡聚体或原纤维,解聚成小的寡聚体,甚至是含无规则卷曲构象的物质。(3)100 mM海藻糖与AS A53T共同孵育可以发现CD在198 nm处负值逐渐减少,而在219 nm处负值逐渐增加,ThT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强,AFM图仅出了一些小的寡聚体和原纤维。说明100 mM海藻糖与AS A53T共孵育时,可减缓溶液中寡聚体的形成,稳定已形成的寡聚体或原纤维,防止进一步形成AS A53T纤维。结论1.在近似生理条件下,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可形成寡聚体、原纤维,直至纤维及纤维斑块。2.低浓度海藻糖可以将已存在的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原纤维和纤维,解聚集为小的寡聚体,甚至是含无规则卷曲构象的物质,也就是具有解纤维聚集作用。3.高浓度海藻糖可以减慢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寡聚体的形成,稳定已形成的寡聚体或原纤维,防止进一步形成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纤维。

论文目录

  • 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材料
  • 试剂
  • 主要设备
  • 方法
  • 样品制备
  • 圆二色谱检测
  • 硫磺素T荧光检测
  •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
  • 结果
  • 圆二色谱检测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二级结构的变化
  • 硫磺素T荧光检测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聚集的形成
  •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alpha突触核蛋白A53T突变体聚集的形态变化
  • 讨论
  • 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的机制
  • 海藻糖对Alpha突触核蛋白纤维化的影响
  • 海藻糖与帕金森病治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海藻糖与神经变性病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α–突触核蛋白的高效表达纯化及表征[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20(02)
    • [2].α突触核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4(24)
    • [3].突触核蛋白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8(01)
    • [4].突触核蛋白病病理学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09)
    • [5].γ-突触核蛋白的克隆、表达及纯化[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1(02)
    • [6].β-突触核蛋白的分子克隆、鉴定及发育表达[J]. 中国畜牧兽医 2010(07)
    • [7].α突触核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及其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08)
    • [8].a-突触核蛋白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早期的表达[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04)
    • [9].胞质定位和核定位突触核蛋白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10].γ突触核蛋白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口腔医学 2010(01)
    • [11].α突触核蛋白磷酸激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9(06)
    • [12].嗅觉障碍与α突触核蛋白病[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01)
    • [13].α突触核蛋白病研究进展[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 [14].γ-突触核蛋白是一种反应性滤泡树突状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卡波西肉瘤、良性和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新标记物[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01)
    • [15].脂质体包裹荧光受体方法研究a-突触核蛋白在磷脂膜上的结构和动态特征[J]. 物理学报 2020(03)
    • [16].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在帕金森病前驱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9)
    • [17].突触核蛋白-γ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20)
    • [18].a-突触核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9(04)
    • [19].帕金森病中关键致病因子α突触核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8(03)
    • [20].多系统萎缩的影像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2)
    • [21].帕金森病的治疗现状及未来[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5(03)
    • [22].帕金森病中铁与Alpha-突触核蛋白的相互作用[J]. 生理科学进展 2015(03)
    • [23].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02)
    • [24].突触核蛋白病中α-syn聚集及播散的机制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04)
    • [25].α-synuclein表达与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26].α突触核蛋白作用核苷酸序列的体外筛选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09)
    • [27].突触核蛋白-γ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 西部医学 2013(03)
    • [28].突触核蛋白-γ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10)
    • [29].SNCG基因与肿瘤的关系[J]. 生命的化学 2008(01)
    • [30].蛋白质/多肽片段互补分析法检测alpha-突触核蛋白在细胞中的聚集[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6(12)

    标签:;  ;  ;  ;  

    海藻糖对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