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常见证型计量诊断的初步研究

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常见证型计量诊断的初步研究

论文题目: 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常见证型计量诊断的初步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诊断学

作者: 潘毅

导师: 陈群

关键词: 心理应激,七情,计量诊断,证候

文献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一、研究目的 目前应激理论正以一种融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概念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医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对人体观察的角度不同,论证方法亦有所不同,但二者在认识上却有着极大的可沟通之处,将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理论视作不同时代,不同医学对同一本质内容的不同文化解读应有其合理性,二者可互相参照,互相补充。 本研究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在多个现代心理量表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心理应激人群,从中医证候入手,探求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该人群中医常见证型以多元统计的数种方法结合进行计量诊断研究。旨在学科交融,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情志学说相结合并加以发展创新,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心理应激—情志致病产生的机理、证候分布规律,再进一步将证候诊断量化,为今后心理应激—中医七情致病辨证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为临床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建立疗效评价体系服务。 二、研究方法 (一)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求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在SCL-90、SDS等七个现代心理量表以及五态性格测验表、自制的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心理应激人群样本2870例,给予中医证候的诊断,初步建立起心理应激人群的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的本底信息数据库,并对该人群证型、症状、体征等进行频数分布统计分析,初步寻找出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 (二)心理应激人群常见中医证型的计量诊断方法 在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寻的基础上对其中单一证型例数在50例以上的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脾证、肝气犯胃证、胆气虚证,以Bayes逐步判别、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以及频数优势法三种方法,分别结合原诊断标准指标、计算机筛选指标、计算机筛选指标+原诊断标准指标等不同指标的方式进行量化研究。建立起以上四个证型每证七个诊断模式,并得出相应的诊断或判别结果。此四证亦进行了主成分探索性因子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心理应激人群的中医各证型分布频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脾证、胆气虚证、肝气犯胃证、心脾两虚证、心气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肝阴虚证、胆郁痰扰证、心阴虚证、心肝血虚证、肾气虚证、心肾不交证、脾气虚证、心血虚证、肝火上炎证、肾阳虚证、心火亢盛证。并呈现以下规律: 1.各证型分布可基本概括为两大类证:一是肝胆郁类,二是虚证类,从频数分布

论文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与文献复习

第一节 理论探讨

一、应激学说

二、心理应激与七情致病的关系

三、心理应激与中医证的关系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应激研究

二、七情致病理论研究

三、心理应激—七情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四、中医计量诊断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标

二、调查表说明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第一节、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理论探讨

一、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析

二、中医情志伤脏规律探讨

第二节 心理应激人群常见中医证型计量诊断研究

一、肝气郁结证计量诊断研究

(一) 研究对象与分组

(二) 研究方法与结果

(三) 讨论

二、肝气犯脾证计量诊断研究

(一) 研究对象与分组

(二) 研究方法与结果

(三) 讨论

三、肝气犯胃证计量诊断研究

(一) 研究对象与分组

(二) 研究方法与结果

(三) 讨论

四、胆气虚证计量诊断研究

(一) 研究对象与分组

(二) 研究方法与结果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小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二、心理应激人群常见中医证型的计量诊断研究

三、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节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一、存在问题与今后的研究设想

二、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基于临床病理特征、中医证候的IgA肾病预后模型研究[D]. 古炀晖.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2].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清热、活血、益气药抑制心脏早搏的电生理实验研究[D]. 邢雁伟.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3].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D]. 牛亚利.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4].基于智能计算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方法研究[D]. 余学庆.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5].分类方法在中医辨证诊断应用中的比较研究[D]. 陈淑慧.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6].血液病患者社会心理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D]. 冯丽.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7].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统计建模研究[D]. 施学忠.郑州大学2008
  • [8].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 师宁.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 [9].中医药多维评价疗效分析方法研究[D]. 冉川莲.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 [10].中医证候的科学求真与文化探源[D]. 张天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

相关论文

  • [1].从心理应激探讨“肝主疏泄”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D]. 李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
  • [2].中医证候研究[D]. 林晓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
  • [3].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D]. 曲淼.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4].中医情志学科建设及情志病证临床防治框架构建探讨[D]. 陈煜辉.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5].健康人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征候及其诊断标准的临床研究[D]. 于春泉.天津中医学院2005
  • [6].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D]. 郑开梅.天津中医学院2005
  • [7].肝气郁结型心理应激人群药物及心理干预研究[D]. 曾红兵.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8].心理应激人群中医常见证的病机研究及计量诊断新探[D]. 邓春.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9].心理应激人群应激损伤发生机制与中医证候相关规律的研究[D]. 何建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10].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与相关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初步研究[D]. 徐莲香.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  ;  ;  ;  

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常见证型计量诊断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