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系的获得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系的获得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论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根据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的特性,探讨了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及其它因素对愈伤组织培养条件的影响,从而优化出适合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生长发育的培养基,为大规模细胞培养探索出有力的条件。采用正交统计法,优化出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和三岛柴胡愈伤组织次级代谢产物积累最多的培养基。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建立了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混合正交和均匀正交法,分析筛选出适合三岛柴胡细胞悬浮生长的培养基。采用细胞鲜重增长量为生长指标,筛选出适合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6+0.5mg/L6-BA+0.5mg/LNAA+pH值5.6+30g/L蔗糖;以培养周期结束后的柴胡皂苷总含量为参考指标,适合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最佳实验配方为:1/2MS+pH值5.6+1mg/L6-BA+1.5mg/LNAA+1.0mg/L2,4-D+30g/L蔗糖。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筛选实验中,对实验影响最大的是基本培养基,pH值、2,4-D的含量、NAA的含量次之,影响因素最小的是6-BA的含量。在三岛柴胡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最佳培养基筛选实验中,对实验影响最大的是基本培养基,NAA的含量、6-BA的含量、2,4-D的含量次之,影响最小的因素是pH值。以三岛柴胡细胞悬浮生长的最终鲜重为参考指标,采用混合正交得出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为N6,最佳pH值为6.0,最佳实验材料为叶愈伤组织;均匀正交得出的最优激素组合为在N6培养基上附加0.5mg/L NAA、0.75mg/L6-BA、1.5mg/LKT,因此结合两次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培养基条件为:N6+NAAO.5mg/L+6-BA0.75mg/L+KT1.5mg/L+pH值6.0+叶愈伤组织+30g/L蔗糖。三岛柴胡愈伤组织和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的生长,均呈现出“S”型。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生长的最终鲜重增长倍数为13.14倍;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生长的最终的鲜重增长倍数为15.56倍且三岛柴胡细胞悬浮培养的过程中,电导率变化与细胞干重呈镜像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
  • 1.1.1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
  • 1.1.2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的方法
  • 1.1.3 培养基及激素的选择
  • 1.2 植物愈伤组织培养
  • 1.2.1 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
  • 1.2.2 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
  • 1.3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 1.3.1 悬浮细胞的生长
  • 1.3.2 细胞培养物的保持
  • 1.3.3 悬浮培养细胞的测定
  • 1.3.4 影响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因子
  • 1.4 植物次生代谢物
  • 1.4.1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
  • 1.4.2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
  • 1.4.3 影响细胞培养次生代谢的因素及方法
  • 1.5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的研究概况
  • 1.5.1 国外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的发展概况
  • 1.5.2 国内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的发展概况
  • 1.6 三岛柴胡简介
  • 1.6.1 三岛柴胡有效成分
  • 1.6.2 柴胡属药理作用
  • 1.6.3 柴胡属研究动态
  • 1.6.4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面临的问题
  • 2 三岛柴胡愈伤组织条件优化
  • 2.1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的条件优化
  • 2.2.2 增长量的测定
  • 2.2.3 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皂苷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因素对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细胞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2.3.2 不同因素对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细胞柴胡皂苷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三岛柴胡固体培养生理指标测定
  • 3.1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三岛柴胡细胞不同培养基培养
  • 3.2.2 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的生长特性
  • 3.2.3 过氧化氢酶的测定
  • 3.2.4 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 3.2.5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生长规律
  • 3.3.2 两种不同培养基中三岛柴胡愈伤组织柴胡皂苷含量的比较
  • 3.3.3 两种不同培养基中三岛柴胡愈伤组织过氧化氢酶的比较
  • 3.3.4 两种不同培养基中三岛柴胡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的比较
  • 3.3.5 两种不同培养基中三岛柴胡愈伤组织可溶性总糖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岛柴胡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
  • 4.1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三岛柴胡悬浮培养系的建立
  • 4.2.2 三岛柴胡悬浮培养条件优化
  • 4.2.3 悬浮培养中细胞鲜、干重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悬浮培养基本培养基、pH值和不同来源愈伤组织的筛选
  • 4.3.2 悬浮培养激素条件优化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三岛柴胡悬浮培养中生理指标的测定
  • 5.1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三岛柴胡稳定悬浮系的获得
  • 5.2.2 三岛柴胡悬浮培养中生理指标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三岛柴胡愈伤组织悬浮细胞生长规律
  • 5.3.2 pH变化曲线的绘制
  • 5.3.3 电导率变化曲线的绘制
  • 5.3.4 细胞生长与电导率变化的关系
  • 5.3.5 pH的变化与电导率变化的关系
  • 5.3.6 蔗糖消耗曲线的绘制
  • 5.3.7 培养物与蔗糖消耗的关系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图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林木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J]. 山西林业科技 2010(04)
    • [2].植物悬浮细胞培养的关键技术及存在问题[J]. 热带生物学报 2013(04)
    • [3].贡蕉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研究[J]. 生物技术 2009(03)
    • [4].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荔枝胚性悬浮细胞[J]. 热带作物学报 2008(05)
    • [5].外源硅对模拟干旱胁迫下发菜悬浮细胞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19)
    • [6].发菜悬浮细胞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7].茉莉酸甲酯处理雷公藤悬浮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2(12)
    • [8].切花菊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生长规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04)
    • [9].胡杨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12)
    • [10].利用植物悬浮细胞体系对骆驼蓬碱进行生物转化[J]. 中医学报 2017(01)
    • [11].抗生素对巴西橡胶树胚性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2)
    • [12].茉莉花愈伤组织诱导及悬浮细胞培养[J]. 长江蔬菜 2011(08)
    • [13].盐胁迫对飞廉悬浮细胞的生长及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8)
    • [14].几种理化因子对青钱柳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2(05)
    • [15].岷江百合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J]. 园艺学报 2011(02)
    • [16].朱砂根愈伤组织培养及悬浮细胞系建立[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01)
    • [17].濒危南药白木香悬浮细胞体系的建立[J]. 药学学报 2014(08)
    • [18].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系培养条件的优化与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5)
    • [19].PiA水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 生物工程学报 2009(03)
    • [20].人参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生长特性研究[J]. 北方园艺 2012(06)
    • [21].冠菌素对桑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产量的影响[J]. 蚕业科学 2018(01)
    • [22].转番茄Bax inhibitor-1基因烟草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 北方园艺 2010(24)
    • [23].降香黄檀的悬浮细胞培养[J]. 林业实用技术 2009(05)
    • [24].转录组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毛白杨悬浮细胞表达谱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9)
    • [25].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非胚性成分的去除[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0)
    • [26].水稻香系103成熟胚培养及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9)
    • [27].鸡骨草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2)
    • [28].过氧化氢诱导小麦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1)
    • [29].利用水稻悬浮细胞系检测白叶枯菌致病菌株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08(05)
    • [30].模式籼稻品种Kasalath转基因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标签:;  ;  ;  ;  

    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系的获得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