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

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

论文摘要

电影从黑白片进入到彩色片时代,使银幕影像发生了质的变化,彩色影像成为银幕空间的主体,银幕色彩不光具有还原自然现实的再现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传达作者创作意念的表现功能。电影色彩从此成为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在现代电影艺术观念和电影叙事中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表意功能,它能表现出除色彩之外无法表现的艺术效果,传达出故事情节本身无法传达出的信息内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从色彩与电影色彩的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色彩的涵义、艺术中的色彩、色彩与电影色彩的关系,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色彩是电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态。在艺术创作中,色彩的情绪作用与象征性是通过整个画面的色彩所表现出来的效果,而不是单一的,只有获得能够使人产生普遍共鸣的品质,色彩才能发挥其心理影响的作用。其次,结合具体的中西电影文本认真详细地分析了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艺术特征、电影色彩语言的象征意义以及电影色彩语言的审美效果。如电影色彩语言在叙事上的功能有表达情意、深化主题、营造氛围、强化意境、参与造型和充当角色等等。从总体上来看电影色彩语言的象征意义,一般分为服装色彩和环境色彩。从电影色彩语言的审美效果来讲,色彩确立和展现影片的总体情绪和主题基调,表现了影片的风格;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着人物的性格和表现了人物的主观情绪。现代电影艺术中的色彩,是以单画面色彩、场景色彩、全片色彩基调的形式呈现于银幕上的。由于电影艺术是以蒙太奇组接为艺术手段,从而使寓于画面中的色彩也构成了蒙太奇形式,被人们称之为“色彩蒙太奇”。最后,本文力图从中西电影导演色彩思维的异同和中西电影色彩的文化意蕴的差异对中西电影色彩语言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对今后的中国电影在色彩创作运用上有所启示。西方的电影导演在色彩思维空间上强调色彩的结构性,注重运用色调的蒙太奇来传达人物的某种情绪,体现出一种主观赋色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电影文化的影响,中国电影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随着电影观念的变化,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开始了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征程,体现出一种意象合一的特点。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色彩与电影色彩
  • 第一节 色彩的涵义
  • 一、色彩的产生与色彩的基本特征
  • 二、色彩的感觉与感受
  • 第二节 艺术中的色彩
  • 一、色彩的审美价值与视觉真实
  • 二、色彩的情绪作用与象征性
  • 三、色调的情绪与审美意义
  • 第三节 色彩作为电影的一种视觉语言
  • 一、彩色电影的问世
  • 二、电影的“色彩语言”
  • 三、电影色彩语言的属性
  • 第二章 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电影色彩语言的叙事功能
  • 一、表达情意、深化主题
  • 二、营造氛围、强化意境
  • 三、参与造型、充当角色
  • 第二节 电影色彩语言的象征意义
  • 一、服装色彩的象征性
  • 二、环境色彩的象征性
  • 第三节 电影色彩语言的审美效果
  • 一、风格化的效果
  • 二、陌生化的效果
  • 三、情绪化的效果
  • 第三章 中西电影色彩语言比较
  • 第一节 电影导演的色彩思维之差异
  • 一、西方电影导演色彩思维
  • 二、中国电影导演色彩思维
  • 第二节 中西电影色彩的文化意蕴比较
  • 一、西方传统绘画对电影色彩的影响
  • 二、中国传统绘画对电影色彩的影响
  • 三、主观赋色与意象合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