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

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

论文题目: 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文艺学

作者: 胡震

导师: 饶芃子

关键词: 傅雷,艺术批评,决澜社,庞薰琹,黄宾虹

文献来源: 暨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傅雷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批评家。作为翻译家,傅雷在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译作数十年来流传不衰。作为艺术批评家,傅雷的艺术批评思想也逐渐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傅雷的艺术批评思想的核心在于突出艺术的主体性。他强调主体性价值,并把艺术创造与主体的不断升华密切联系在一起。围绕这一核心,笔者在文中首先高度概括了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的基本要点,其中包括:一、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二、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三、伟大艺术家的“悲剧”和“苦难”精神;四、理想的艺术境界是感性与理性的高度平衡和统一;五、艺术向自然借取的是物质的素材和感觉的暗示;六、没有技术,才会没有艺术;七、寻找中西文化艺术互通和融合之途。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选取与傅雷艺术批评思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学术界依然存疑的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对傅雷与决澜社关系的澄清,以及傅雷与庞薰琹,傅雷与黄宾虹交往互动的个案分析,凸现出傅雷对个人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时代的理性选择。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傅雷艺术批评思想概览

一、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

二、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

三、伟大艺术家的"悲剧"和"苦难"的精神

四、理想的艺术境界是感性与理性的高度平衡和统一

五、艺术向自然借取的是物质的素材和感觉的暗示

六、没有技术、才会没有艺术

七、寻找中西文化艺术互通和融合之途

第二章 傅雷与决澜社(Ⅰ) --对傅雷加入决澜社及其相关问题的澄清交待

一、从决澜社公开发表的时机看傅雷与决澜社的关系

二、缄默的背后

三、同一命运下两种表述的比较

第三章 傅雷与决澜社(Ⅱ)——为什么退出决澜社

一、历史情境中看傅雷对决澜社的选择

二、决澜社成员的创作及其展览

三、决澜社失败原因之检讨

四、王济远退出决澜社动因初探

五、傅雷退出决澜社动因续探

第四章 傅雷与决澜社(Ⅲ)——傅雷与庞薰琹

一、傅雷与《薰琹的梦》

二、傅雷与画展序

第五章 傅雷与黄宾虹

一、傅雷与黄宾虹八秩书画展览会

1、由黄宾虹八秩书画展览会说起

2、问题的提出

二、为什么是1943年

1、与傅雷30年代治学兴趣有关

2、黄宾虹个人绘画艺术上的重大转折

3、一种选择的契机

三、为什么是黄宾虹

1、黄宾虹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

2、为艺术前途殷忧

3、艺术上的知音

4、理想的境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0-27

相关论文

  • [1].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起源[D]. 董虹霞.中央美术学院2012
  • [2].黄宾虹思想及其绘画美学演进之研究[D]. 金元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 [3].女性主义艺术批评[D]. 罗丽.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 [4].张爱玲的小说传统与文学中的日常叙事[D]. 李梅.暨南大学2005
  • [5].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 张晚林.武汉大学2005
  • [6].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 时宏宇.山东师范大学2006
  • [7].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 汪军.东南大学2005
  • [8].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 陈亚民.山东大学2007

标签:;  ;  ;  ;  ;  

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