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检查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CT检查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黄群国(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621000)

【摘要】目的评价CT检查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经验。方法以2011年2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500例疑似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B超检查,以手术发现、随访检查报告以及出院诊断报告、复查后临床诊断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对比检查效果。结果CT、B超检查结果见下表1,Kappa系数=0.89,属于高度一致;CT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6.05%、88.41%、79.57%、92.36%、87.60%,B超分别为83.72%、81.71%、70.59%、90.54%、82.40%,CT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质性脏器损伤343处、空腔脏器损伤39处,CT检出实质性脏器损伤率89.80%(308/343)、空腔脏器损伤率69.23%(27/39,B超则为80.47%(276/343)、51.28%(20/39),CT检出实质性脏器损伤率、空腔脏器损伤率高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血CT值(31±11)HU,高于肠液外渗(22±9)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B超,CT检查定性、定位诊断腹部创伤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腹部创伤;CT;B超;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009-02ToexploretheapplicationvalueofCTexaminationinabdominaltraumaHUANGQunguo(DepartmentofRadiology,theMianyangCentralHospital,Mianyang,·SichuanProvince62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Tvalueintheapplicationofabdominaltrauma\"check\",summarizestheexperienceindiagnosis.MethodsfromFebruary2011toJune2011,thehospitaltreated500casesofsuspectedabdominalinjury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CT,Bultrasoundexamination,foundinsurgery,follow-upinspectionreportandthedischargediagnosis,diagnosticcriteria,clinicaldiagnosisforthefinalaftercheckingcontrastdiagnosticutility.ResultsCT,Bultrasounddiagnosisresultsseetable1,theKappacoefficient=0.89,belongstothehighlyconsistent;CTsensitivity,specific,positivepredictivevalue,negativepredictivevalue,thecoincidenceratewas86.05%,88.41%,79.57%,92.36%,79.57%,Bultrasoundwere83.72%,81.71%,70.59%,90.54%,70.59%,CTspecificdegree,positivepredictivevalue,coincidenceratehigherthanthatofBultrasound,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343solidvisceralinjury,cavityvisceradamageandprovenance,CTdetectionratewas89.80%(308/343)solidvisceralinjury,cavityvisceradamage69.23%(27/39,Bultrasoundwas80.47%(276/343),51.28%(20/39),CTdetectionrateofsolidvisceralinjury,cavityvisceradamagerateishigherthanBultrasonic,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hemorrhageCTvalue(31+11)HU,higherthantheintestinalfluidextravasation(22+9)HU,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comparedwithBultrasound,CTqualitative,positioninginthediagnosisofabdominaltraumaeffectismoreideal.【keywords】abdominaltrauma;Computedtomography(CT);Bultrasound;Cinicaldiagnosis

创伤是现代社会发展副产品,已成为人类死亡第四大病因,是我国居民第五大死亡原因,是44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位的病因[1]。

腹部创伤是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工农业的发展,机械的广泛应用,腹部损伤发生率显著上升。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诊断容易,闭合性损伤易被误漏诊。闭合性腹部损伤危害极大,死亡率较高,我国死亡率可达6%~8%,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其中约30%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2]。精确的诊断是挽救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生命的关键,但此类伤情多较紧急、复杂、严重,常合并骨折、胸外伤等其他合并损伤,病情易被掩盖,进而导致误漏诊。目前,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查体与影像学检查,但有报道称约10%的损伤查体结果是阴性的,查体不能完全取代其它检查,其它辅助诊断技术主要包括诊断性腹腔穿刺(DPP)、超声、CT、X线摄影等,各类方法各有优缺点,考虑到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速度快、不稳定因素较多,频繁的检查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还会延误治疗,使病情更加复杂。CT、B超开展容易、普及率高,是医院最常用的用于闭合性损伤检查技术。本次研究对比CT、B超诊断闭合性腹部创伤效果,评价CT检查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1年2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终诊,诊断结果明确,无误漏诊;②闭合性损伤,无明确的腹膜炎体征、危象,无诊断腹部穿刺或腹部平片检查,无急诊手术指征;③临床资料完整,均进行B超、CT检查。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不平稳,无法配合完成检查;②明显腹膜炎体征,明确诊断为腹部创伤,腹部穿刺等方法明确诊断;③临床资料不完整;④明确合并其他致命性创伤或疾病;⑤放弃治疗,无法明确诊断;⑥合并肝硬化、腹水等原发性可致腹水疾病。

共纳入患者500例,其中男329例、女171例,年龄5~89岁、平均(39.4±10.2)岁。合并其他部位创伤320例。受伤至进行CT时间40min~4日、平均(2.4±1.0)h。有明确致伤史,其中车祸伤351例、跌落伤72例、打击或穿刺伤43例、其它34例。依据临床疗效、手术开腹治疗检查结果,诊断为腹部创伤172例,其中140例单纯实质性脏器损伤、24例实质性脏器合并空腔脏器损伤、8例单纯空腔脏器损伤。共诊断处理脏器损伤382例,有1-4处损伤,前4位损伤分别为单纯脾脏损伤51例、单纯肝脏损伤40例、肝脾损伤21例、肾损伤19例。

1.2方法1.2.1检查B超检查,平卧位,或辅之以侧卧位、半坐位等,先探查有无腹腔积液,而后根据致伤史、疼痛部位,重点观察相应部位脏器以及毗邻脏器。B超诊断实质性脏器损伤,阳性则表现为脏器不同程度增大变形、实质内不规则回声,挫伤早期有灰色增强,或低回声、液性暗区。B超诊断空腔脏器损伤,主要依据空腔周围液性区域、局限性不规则液性区域、异常长影的等诊断,必要时配合体位变化,以获得更理想的声像质量。

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早期多用16层螺旋CT平扫,仪器管电压kv120-140kv、管电流200-250mA,矩阵512×512,层厚2.5mm,间距1.25mm,后期部分选择64层螺旋CT。重点观察受伤区域,扫描上至隔顶、下至肾下级,部分患者扩大扫描。实质性脏器诊断,阳性影像,新月形或条形血肿、脏器内裂隙状或条状/片状低密度影,腹腔或腹部后高、等、低密度影,随着时间的推移,CT值不断下降,对于空腔脏器损伤阳性特征主要为积液、游离气体。

部分患者联合腹部穿刺活检,以手术发现、随访检查报告以及出院诊断报告、复查后临床诊断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如对于影像学检查见腹腔液平面而未能发现的脏器损伤,在排除原发性疾病所致积液原因后,根据体格检查、腹腔积液邻近器官判断是否存在脏器损伤以及脏器损伤部位。

1.2.2检查与治疗入院后,立即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联合诊断,初步诊断后,拟定治疗策略。据损伤部位、严重程度,安排手术治疗或暂时保守观察,部分保守观察者,中期需转开腹治疗。

1.3统计学处理采用医院计算机病历系统,调取病历资料,收集录入致WPSxls表格中,采用Excel部分功能进行计算,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分析,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逐渐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CT、B超检查结果CT、B超检查结果见下表1,Kappa系数=0.89,属于高度一致。

表1CT、B超检查闭合性腹部损伤结果分布

CT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CT、B超闭合性腹部损伤检查效果对比

最终检出实质性脏器损伤343处、空腔脏器损伤39出处,CT检出实质性脏器损伤308处、空腔脏器损伤27处,B超则为276处、20处,CT检出实质性脏器损伤率、空腔脏器损伤率高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CT检查影像学表现343处实质脏器损伤,其中表现出体积增大308例、脏器破裂40例、边界模糊35例、内部有条带状高密度影240例。空腔脏器损伤39处,肠壁积液13处(积血7处、肠液外渗5处)。积血CT值(31±11)HU,高于肠液外渗(22±9)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腹部创伤伤情较复杂,可轻可重,可累及多个脏器,也可为单个脏器损伤,可出现破裂,也可出现血肿。易损伤的部位主要包括肝、脾、胰、肾等,损伤风险与脏器解剖位置、脏器大小与形状、组织特性、毗邻组织等因素有关,以脾为例,其组织脆性强,极易出现破裂,而空腔脏器内部空旷,同时组织弹性较好,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不易发生损伤,断裂性损伤极为罕见,且多为锐器刺伤。了解腹部创伤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

CT与B超是诊断不典型闭合性腹部创伤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本次研究显示CT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T较B超定性诊断效果更理想,但需注意的是C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仍相对较低,不足90%,可能与患者多为急诊,为节约时间,未服用造影剂有关,未服用造影剂不利于实质性脏器的显示[3]。CT对于空腔脏器显示图像清晰度也较差,多层螺旋CT较普通CT分辨率高,扫描时间更短,运动伪影少,是诊断腹部创伤的理想检查技术,在部分医院,多层螺旋CT甚至可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诊断。相较于B超,CT定位诊断腹部创伤效果更理想,CT检出实质性脏器损伤率、空腔脏器损伤率高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定性诊断率仍有待提高。主要原因可能为:①未服用造影剂;②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影响成像质量;③送检时间较短,间接征象较少;④送检时间较晚,声像特征不典型[4]。CT诊断空腔脏器损伤主要通过游离气体、肠壁断裂、肠系膜水肿、肠壁增厚等间接图像信息诊断,CT可显示肠段形态学变化、发现积液,但对于早期空腔脏器损伤,可能无明显的形态变化,亦无积液、积血,易被误漏诊。实质性脏器损伤声像特征多较典型,但受周围器官影响,加之CT技术限制,部分征象易被遗漏[5]。此外,部分人员在检出一处实质性脏器损伤后,便忽略了其它地方的损伤。

CT不仅可用于定性、定位诊断腹部损伤,还可对伤情进行分级评估用于指导治疗。通过数字化技术,量化损伤涉及组织大小、范围,结合CT值,可判断组织结构破坏程度,评估损伤保守治疗可能性。

综上所述:比较于B超,CT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腹部创伤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1]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5-462.[2]罗维华.42例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152-153.[3]曹菊亚.CT在闭合性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5,8(6A):126-127.[4]郑星.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9):1281-1283.[5]付美萍,吴耀贤,凌盈盈.16层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4):152-154.

标签:;  ;  ;  

探讨CT检查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