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众对端午节的认知度研究

上海公众对端午节的认知度研究

论文摘要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了“端午节”,由湖北省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湖北省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省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2009年9月3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中国有22个申报项目获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了“中国端午节”。中国端午节习俗因而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上升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文化发展呈开放、多元的态势,传统文化影响日渐式微,作为一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端午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因此,保护端午习俗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对中国传统端午习俗加以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强化传统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和谐社会。本文以文化开放态势最为显著的大都市上海市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上海公众对传统端午习俗的认知,对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对端午节的认知渠道,对端午民俗活动的的参与等问题:第一,作为传统节庆,端午习俗及其文化内涵是端午节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实证调查为基础,着重分析了上海公众对端午习俗的认知状况,以了解端午节在上海的生存状况。第二,研究上海公众对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包括对“端午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端午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的知晓状态。第三,传承端午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使民众更多地参与端午民俗活动。本文分析了上海公众对端午节习俗活动的参与度,以确定端午节民俗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第四,分析上海公众对端午节的认知渠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认知渠道。我们保护和传承端午节民俗文化资源,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对端午节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那么公众对其的认知渠道就非常重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3 关于端午节研究的空白之处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 2.2 端午节
  • 2.2.1 我国端午节的起源
  • 2.2.2 我国端午节的习俗
  • 2.2.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
  • 2.3 我国端午节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比较
  • 2.3.1 韩国江陵端午祭
  • 2.3.2 中国端午节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异同
  • 2.4 上海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概况
  • 第三章 端午节公众认知度评价
  • 3.1 认知和认知度的概念界定
  • 3.2 问卷调查及样本构成
  • 3.2.1 问卷调查
  • 3.2.2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 3.2.3 样本描述性分析
  • 3.3 端午节认知度调查数据分析
  • 3.3.1 端午节日期的认知度
  • 3.3.2 上海公众对“端午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
  • 3.3.3 上海公众对“中国端午节”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
  • 3.3.4 上海公众对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端午节”内容的认知度
  • 3.3.5 上海公众对我国端午节起源的认知度
  • 3.3.6 上海公众对我国端午节习俗的认知度
  • 3.3.7 上海公众就“申遗”成功后对端午节的态度分析
  • 3.3.8 端午节列为法定节假日之后,上海公众对端午节的态度分析
  • 3.3.9 上海公众对端午节习俗的参与度
  • 3.3.10 上海公众参加端午节习俗活动的意向
  • 3.3.11 小结
  • 3.4 端午节民俗活动认知渠道分析
  • 3.4.1 端午节民俗活动的认知渠道
  • 3.4.2 端午节民俗活动的认知期望
  • 3.4.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群体对端午节的认知比较分析
  • 4.1 不同性别群体对端午节的认知度比较
  • 4.1.1 不同性别群体对“中国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比较
  • 4.1.2 不同性别群体对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端午节”内容的认知度比较
  • 4.1.3 不同性别群体对端午节习俗的认知度比较
  • 4.1.4 不同性别群体就“申遗”成功后对端午节的态度比较
  • 4.1.5 不同性别群体对端午节习俗的参与度比较
  • 4.1.6 小结
  • 4.2 不同年龄群体对端午节的认知度比较
  • 4.2.1 不同年龄群体对“中国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比较
  • 4.2.2 不同年龄群体对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端午节”内容的认知度比较
  • 4.2.3 不同年龄群体对端午节习俗的认知度比较
  • 4.2.4 不同年龄群体就“申遗”成功后对端午节的态度比较
  • 4.2.5 小结
  • 4.3 不同学历群体对端午节的认知度比较
  • 4.3.1 不同学历群体对“中国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比较
  • 4.3.2 不同学历群体对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端午节”内容的认知度比较
  • 4.3.3 不同学历群体对端午节习俗的认知度比较
  • 4.3.4 不同学历群体就“申遗”成功后对端午节的态度比较
  • 4.3.5 小结
  • 4.4 不同群体对端午节认知渠道的比较分析
  • 4.4.1 不同性别群体对端午节认知渠道的比较
  • 4.4.2 不同年龄群体对端午节认知渠道的比较
  • 4.4.3 不同学历群体对端午节认知渠道的比较
  • 4.4.4 不同职业群体对端午节认知渠道的比较
  • 第五章 研究对策
  • 5.1 从政府角度出发
  • 5.1.1 普及关于端午节的基础文化知识
  • 5.1.2 转变观念,促进端午节相关民俗文化的商品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
  • 5.2 从企业角度出发
  • 5.2.1 产业化的运作
  • 5.2.2 宣传和营销渠道的多元化和针对性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不足之处
  • 6.2 可进一步研究之处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上海公众对端午节的认知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