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旅游整合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博州旅游整合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的旅游业经过萌芽、发展、壮大等阶段,在短短的20多年内,由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新疆自治区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发展以“五区三线”的旅游格局。但博州的旅游资源很少包括在内,博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化,交通方便,与多国相邻,但在新疆旅游格局的定位中博州没有被包括在内,众多的优势并未使博州的旅游业得到发展,恰恰相反,博州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停止不前。主要原因是空间距离过大,旅游线路较长,缺乏旅游品牌,没有形成特有的旅游形象、接待基础设施不完善。最近几年,博州旅游局加大旅游开发强度和投资,同时,旅游局莫伦涛局长多次亲自组织参加博州旅游推介活动,使原本毫不知名的博州渐渐被疆内游客所了解,但这些并不足以发展博州旅游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消费意识的提高,旅游业成为当前很多城市热门发展的产业,博州作为我国边疆小城,从资源、环境和区位来看,博州都具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客观条件,但始终未走出伊犁州对它的屏蔽效应。因此,博州不能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必须科学规划、开发得当、对现有松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融入新疆乃至全国的大旅游格局中,以实现博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本文从博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全疆旅游业发展形势,分析和评价博州旅游资源,收集大量数据和资料,借鉴系统理论、竞争力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博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博州旅游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和战略目标,对博州旅游整合开发进行SWOT分析,分别从博州旅游产业定位、旅游形象设计、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方面阐述整合的具体内容和措施,详细设计博州旅游线路,形成品牌产品,促使博州旅游产业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从而优化博州产业结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找准适合博州旅游业的发展道路,提高旅游产业的产业地位,从而推动博州经济水平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选题意义
  • 1.4 旅游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研究
  • 2 博州旅游资源条件分析与评价
  • 2.1 博州概况
  • 2.2 博州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 2.3 博州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3 博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博州旅游业的产业定位
  • 3.2 博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3 博州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 3.4 博州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4 博州旅游业发展 SWOT 分析与战略选择
  • 4.1 博州旅游开发的优势分析
  • 4.2 博州旅游开发的劣势分析
  • 4.3 博州旅游开发的机会分析
  • 4.4 博州旅游开发的威胁分析
  • 4.5 博州旅游开发的战略选择
  • 5 博州旅游整合开发的策略分析
  • 5.1 旅游地形象设计
  • 5.2 博州旅游资源整合
  • 5.3 博州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对策
  • 5.4 博州旅游产品整合
  • 5.5 博州旅游交通的整合
  • 5.6 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策略
  • 5.7 旅行社和旅游车队的开发策略
  • 5.8 博州旅游商品的整合开发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天全旅游资源简介及评价[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2].红色旅游资源的创新型开发——以桂林为例[J]. 低碳世界 2020(01)
    • [3].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03)
    • [4].大数据背景下高铁沿线红色旅游资源的融合创新[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5].运城市文物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及保护开发对策[J]. 科技和产业 2020(02)
    • [6].自然与人文摄影对旅游资源宣传作用的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6)
    • [7].新时期胶东红色旅游资源德育功能的拓展及其实现[J]. 汉字文化 2020(06)
    • [8].高职乡土研学课程的困局与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8)
    • [9].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 2020(02)
    • [10].渭南军事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开发[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11].涪陵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及成因[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7)
    • [12].连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翻译问题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23)
    • [13].山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14].沈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J]. 管理观察 2020(21)
    • [15].结合甘南旅游资源开展研学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意义[J]. 文学教育(上) 2020(07)
    • [16].“一带一路”倡议下外宣网站日译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长沙红色旅游资源外宣网站为例[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14)
    • [17].“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资源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评《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8)
    • [18].四川省文物旅游资源时空特征与发展策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12)
    • [19].浅析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度假旅游 2019(02)
    • [20].国内养生旅游资源研究综述[J]. 职业技术 2019(09)
    • [21].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及利用原则[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22].张家口市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J]. 中国地名 2019(06)
    • [23].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旅游资源福音论探析[J]. 社会科学家 2019(05)
    • [24].旅游资源群空间效应及其调控[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25].太原市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2)
    • [26].新疆旅游资源及开发策略[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06)
    • [27].京津冀旅游资源协同发展下河北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发掘与保护[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28].国内红色旅游资源的创意转化进展解析[J]. 中国林业经济 2018(02)
    • [29].江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30].校本教材《旅游资源与开发》的建设探讨[J]. 广东蚕业 2018(03)

    标签:;  ;  ;  ;  

    博州旅游整合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