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造孔剂法和凝胶注模成型法制备了两种类型的SiC陶瓷预制体,研究了阻生材料的特性和作用机理,制备了预制体增强的SiC/Al2O3/Al复合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SEM、XRD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预制体和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对预制体、阻生材料及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SiC预制体内部孔隙率和孔径分布可通过调整制备方法、成孔剂和助烧剂添加量以及SiC粒度控制。凝胶注模成型法与造孔剂法相比,制备的预制体生坯强度较高,可达23MPa;造孔剂含量均为20wt%时,凝胶注模法制备的预制体气孔率为60.64%,高于造孔剂法制备的预制体气孔率54.62%。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由SiC陶瓷相、三维连通的α-Al2O3基体和残留Al-Si相组成。通过改变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SiC颗粒粒度、SiC质量分数和气孔率,可以调控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内各组成相的体积分数,改善微观组织分布均匀程度和复合材料抗弯性能和耐磨性。阻生材料气孔率可控,自身反应较少,抗压强度均小于1MPa;阻生材料与预制体之间呈物理机械结合,与铝合金液的氧化反应产物以及复合材料之间相互粘结,不发生化学反应;阻生材料4Al2O3:CaSO4、Al2O3:6CaSO4和SiO2:6CaSO4的气孔率分别为41.08%、67.50%和63.00%,配合作为小气孔率和大气孔率阻生材料涂覆在预制体表面,制备出了形状规整的复合材料。阻生材料抑制SiC/Al2O3/Al复合材料过生长是通过限制过生长所需要的生长空间,以及阻生材料与铝合金熔液不润湿和不反应实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陶瓷基复合材料
  • 1.2 熔融金属自发渗透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
  • 1.3 熔融金属定向氧化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
  • 1.3.1 Lanxide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质-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 1.3.2 颗粒增强Lanxide陶瓷基复合材料
  • 1.4 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
  • 1.5 熔融金属定向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 研究方案
  • 2 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
  • 2.1 实验工艺路线
  • 2.2 实验原料
  • 2.3 Al-Si-Zn合金的制备
  • 2.4 SiC陶瓷预制体的制备
  • 2.4.1 造孔剂法
  • 2.4.2 凝胶注模成型法
  • 2.5 阻生材料的研究
  • 2O3/Al复合材料的制备'>2.6 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制备
  • 2.7 性能测试
  • 2.7.1 气孔率测定
  • 2.7.2 抗压强度测定
  • 2.7.3 抗弯强度测定
  • 2.7.4 摩擦磨损性能测定
  • 2.7.5 物相分析及显微形貌观察
  • 3 SiC陶瓷预制体的研究
  • 3.1 造孔剂法制备预制体
  • 3.1.1 石墨对预制体气孔率的影响
  • 3.1.2 助烧剂在预制体中的作用
  • 3.2 凝胶注模成型法制备预制体
  • 3.2.1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
  • 3.2.2 石墨对预制体气孔率的影响
  • 3.3 预制体的微观形貌
  • 3.4 小结
  • 2O3/Al复合材料及其性能'>4 SiC/Al2O3/Al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 2O3/Al复合材料的氧化生长机理'>4.1 铝合金制备Al2O3/Al复合材料的氧化生长机理
  • 2O3/Al复合材料的影响'>4.2 预制体对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影响
  • 4.2.1 预制体制备方法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4.2.2 预制体的粒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4.2.3 预制体的气孔率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2O3/Al复合材料的氧化生长机理'>4.3 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氧化生长机理
  • 2O3/Al复合材料的性能'>4.4 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性能
  • 2O3/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4.4.1 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
  • 2O3/Al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4.4.2 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4.5 小结
  • 5 阻生材料的特性及作用机理
  • 5.1 阻生材料的特性研究
  • 5.1.1 阻生材料的气孔率
  • 5.1.2 阻生材料的相组成
  • 5.1.3 阻生材料的抗压强度
  • 5.2 阻生材料与其它材料的相互作用
  • 5.2.1 阻生材料与SiC预制体的相互作用
  • 5.2.2 阻生材料与铝合金的相互作用
  • 2O3/Al复合材料的相互作用'>5.2.3 阻生材料与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相互作用
  • 2O3/Al复合材料过生长中的作用机制'>5.3 阻生材料在SiC/Al2O3/Al复合材料过生长中的作用机制
  • 3/Al复合材料'>5.4 大块体SiC/Al2O3/Al复合材料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机织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成型技术研究[J]. 纤维复合材料 2019(04)
    • [2].柔性导向三维织造复合材料预制体细观结构分析[J]. 中国材料进展 2020(06)
    • [3].含硅芳炔树脂复合材料用2.5D预制体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J]. 玻璃纤维 2016(02)
    • [4].基于预制体边界反射方法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几何建模[J]. 复合材料学报 2014(06)
    • [5].2.5维预制体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J]. 纺织学报 2009(06)
    • [6].低孔隙度高温自润滑微孔预制体孔径计算方程的建立及验证[J]. 机械工程材料 2015(12)
    • [7].缝合技术在复合材料液体成型预制体中的应用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2(Z2)
    • [8].分层接结三维机织预制体增强酚醛树脂基材料的摩擦性能[J]. 纺织学报 2017(02)
    • [9].碳布缝合预制体孔隙与热解碳沉积时变相依的多尺度研究[J]. 宇航材料工艺 2015(05)
    • [10].节段预制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计算方法探讨[J]. 西部交通科技 2013(06)
    • [11].三维六向变截面锥管状预制体结构建模及性能预测[J]. 固体火箭技术 2018(03)
    • [12].高密度预制体制备炭/炭复合材料致密化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1(07)
    • [13].三维机织预制体增密速率分析[J]. 固体火箭技术 2009(02)
    • [14].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预制体经密与弯曲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 材料导报 2016(S2)
    • [15].选择性激光烧结激光能量密度对多孔石墨预制体导热性能的影响与模型研究[J]. 应用激光 2019(05)
    • [16].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长桁预制体变形成型制件质量的影响[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17].干铺丝预制体的液体成型工艺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8(04)
    • [18].低成本C/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炭素 2018(03)
    • [19].预氧丝纤维针刺预制体的制备方法[J]. 江苏纺织 2012(02)
    • [20].预制体缝合针稳定性分析及插刺机构改进设计[J]. 纺织学报 2019(10)
    • [21].“龟裂”纳米纤维片/玻纤织物复合预制体的层间渗流特性[J]. 材料导报 2018(24)
    • [22].复合材料预制体单边弯针缝合装备技术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9(11)
    • [23].层间纳米纤维膜对玻纤预制体渗流特性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 2017(06)
    • [24].柔性导向三维正交结构复合材料预制体建模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 2016(06)
    • [25].不同预制体炭/炭复合材料在髋关节模拟试验机中的磨损颗粒表征(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10)
    • [26].叠经式多层间隔结构整体机织预制体的实现[J]. 棉纺织技术 2010(12)
    • [27].基于拉拔工艺的泡沫铝长大行为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20(03)
    • [28].去骨瓣减压预置防黏连膜配合颅骨三维预制体在颅骨修补术中的运用[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1(03)
    • [29].离心力场中Al_2O_3纤维多孔体中的过临界渗透现象[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09(03)
    • [30].预制体结构对平板炭/炭复合材料增密过程的影响[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2)

    标签:;  ;  ;  ;  

    SiC/Al2O3/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