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一体式BAF除磷性能研究

A/O一体式BAF除磷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的持续增长,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有效防治日趋严重的氮、磷污染及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我国于2003年7月1日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氮、磷指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该标准规定,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或出水排至重点流域的水体时,均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即NH3-N<5mg/L、TP<0.5mg/L。目前我国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中TP难以达到一级A标准,需要后续的深度处理辅助化学除磷。太原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于2007年开始建设,一期设计规模为20000m3/d,接纳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废水占70%,生物污水占30%。设计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准。采用的是从国外引进的A/O(缺氧-好氧)一体式BAF(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作者于2009年6月~2010年8月期间,对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运行期间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以进水BOD5、pH值、DO、回流液中的硝酸盐、气水比及水力负荷等为影响生物除磷的主要因素,研究其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程度,在满足脱氮需求的前提下,寻求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并对A/O一体式BAF出水进行了化学辅助除磷烧杯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以使得出水满足出水水质设计要求。试验结果如下:1、该厂进水COD平均值为306mg/L,出水COD平均值为37mg/L,平均COD去除率为86.7%;进水BOD5平均值为116mg/L,出水BOD5平均值为9.1mg/L,平均BOD5去除率为91.8%;进水NH3-N平均值为21.5mg/L,出水NH3-N平均值为3.73mg/L,平均NH3-N去除率为81.6%;进水TN平均值为33.7mg/L,出水TN平均值为12.7mg/L,平均TN去除率为61%左右;进水SS平均值为251mg/L,出水SS均值为14.4mg/L,平均SS去除率为93.8%;进水TP平均值为7.10mg/L,出水TP平均值为3.61mg/L,平均TP去除率为48.3%。除SS和TP外,二沉池出水的其他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2、该厂进水BOD5/TP月均值为8-30,监测期平均值为18.3,回流液中硝酸盐的浓度为6mg/L左右,缺氧池DO均值为0.6mg/L左右,BOD5/TP较低、硝酸盐浓度高、缺氧池DO较高是影响该工艺生物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储泥池的最佳停留时间应小于4h。3、该厂日进水TP浓度为2.5-40mg/L,变化幅度很大;进水BOD5平均值为116mg/L,BOD5负荷较低;单独采用A/O一体式BAF工艺很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因此必须辅以化学除磷。4、化学辅助除磷烧杯试验结果表明,在A/O一体式BAF出水上清液TP浓度为1.39mg/L时,单独投加60mg/L的PAC可使出水TP<0.5mg/L,增投PAM无明显助凝作用。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稳定,生物处理单元稳定运行的情况下,A/O一体式BAF出水上清液TP浓度为1.05~1.39mg/L、PAC投量在65mg/L左右时,可以保证出水TP<0.5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良好的水动力条件是减少PAC投量和保证出水TP达标排放的前提件,化学除磷成本约为0.20~0.25元/m3,占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30%左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水体富营养化
  • 2.2 普通曝气生物滤池
  • 2.2.1 普通曝气生物滤池简介
  • 2.2.2 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原理和特点
  • 2.2.3 A/O一体式BAF工艺研究进展
  • 2.3 生物除磷
  • 2.3.1 生物除磷原理及特点
  • 2.3.2 影响生物除磷的因素
  • 2.3.3 生物除磷研究现状及进展
  • 2.4 化学除磷
  • 2.4.1 化学除磷简介
  • 2.4.2 化学除磷研究现状及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概况
  • 3.1 太原市经济开发区水污水处理厂简介
  • 3.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3.2.1 设计进水水质
  • 3.2.2 设计出水水质
  • 3.3 工艺设计主要参数
  • 第四章 A/O一体式BAF工艺运行效果及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 4.1 本章研究方法
  • 4.1.1 研究方案
  • 4.1.2 试验所用仪器、药剂以及测定方法
  • 4.1.3 测定方法
  • 4.2 进水水质及特点
  • 4.3 工艺运行效果及分析
  • 4.3.1 COD、BOD去除效果
  • 3-N、TN去除效果'>4.3.2 NH3-N、TN去除效果
  • 4.3.3 SS去除效果
  • 4.3.4 TP去除效果
  • 4.3.5 与其他工艺TP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4.4 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
  • 5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4.4.1 进水BOD5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2 pH值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3 溶解氧、硝酸盐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4 曝气量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5 温度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6 水力负荷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7 污泥含磷率和TP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 4.4.8 储泥池停留时间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O一体式BAF出水化学辅助除磷研究
  • 5.1 研究方案
  • 5.1.1 研究目的
  • 5.1.2 影响化学除磷的主要因素
  • 5.1.3 本章研究方法
  • 5.2 实验室小试
  • 5.2.1 不同厂家PAC絮凝剂的化学除磷效果比较
  • 5.2.2 水动力条件对PAC化学除磷的影响
  • 5.2.3 絮凝剂PAC投加量对化学除磷的影响
  • 5.2.4 pH值对化学除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5 聚丙烯酰胺(PAM)对PAC除磷效果的影响
  • 5.2.6 SS的去除与TP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 5.2.7 化学除磷的投药量理论计算及分析
  • 5.3 生产性试验
  • 5.3.1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及曝气池出水水质
  • 5.3.2 生产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生物除磷
  • 6.1.2 化学除磷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A/O一体式BAF除磷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