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弹道系数优化与仿真

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弹道系数优化与仿真

一、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弹道系数的优化与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徐玲[1](2020)在《基于XSIM的弹目交会模型组件化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弹目交会问题是弹丸能否命中目标的根本问题,脱靶量则是目标航迹和弹丸轨迹的最小矢量距离,它是评价弹丸命中精度,判断弹目交会的直接度量。弹目交会模型作为火力控制仿真系统的重要组件,为火力打击效能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以小口径高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弹道模型的解算问题研究,选择解算精度与时间最优匹配的弹道模型,建立弹目交会模型,计算脱靶量,并实现弹目交会模型的组件化设计。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针对弹目交会解算精度与解算时间存在矛盾性所导致的脱靶量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以离散射表数据为真值,通过仿真对比了不同弹道模型在解算精度和解算速度上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简化后的六自由度弹道模型与射表拟合函数在解算精度与解算速度上较好的满足了指标要求,为弹道模型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针对简单的N阶二元多项式拟合所有弹道轨迹无法同时满足精度指标与拟合阶数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分段的N阶多项式拟合射表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拟合误差以及弹丸位置与实际命中点的距离偏差同时能够缩短解算时间,更有利于实时火控仿真系统的弹道解算。针对难以实时计算理想脱靶量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实现价值的等效脱靶量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脱靶量与理想脱靶量误差在可允许范围。完成了基于XSIM平台的弹目交会模型组件化设计。包括弹丸实体设计,机动组件设计,传感器组件设计以及数据处理组件设计,组件运行结果证明了模型可满足实际需求。

姬曼[2](2020)在《基于惯性陀螺的弹丸飞行姿态控制原理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战争对武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弹药不能满足现代战争对武器弹药的打击精确等作战要求。修正弹的出现弥补了普通弹药的缺陷,满足了现代战争的要求。对于修正弹来说,其修正机构的能力直接影响弹道的修正效果和打击能力。本文提出一种以惯性陀螺机构为执行机构控制弹丸飞行姿态的方法,研究惯性陀螺机构的控制原理、惯性陀螺的参数、进动特性、修正方法及惯性陀螺机构的修正能力等。利用FLUEN气动软件对惯性陀螺机构修正弹进行气动学仿真,分析惯性陀螺机构修正弹的气动特性,依据仿真数据拟合风阻函数方程。通过分析陀螺的陀螺效应、惯性力矩与动量矩等力学特点,研究惯性陀螺机构的修正原理,设计了不同质心距离、不同质量与不同转速的惯性陀螺修正机构,针对不同质心矩离、不同质量与不同转速的惯性陀螺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依据仿真数据选出最佳的惯性陀螺修正机构。运用运动学仿真软件ADAMS与控制软件MATLAB对惯性陀螺机构的进动特性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与研究,使得惯性陀螺发生进动时产生的力与力矩作用在弹丸质心上对弹丸姿态进行控制。利用惯性陀螺机构的进动特性提出四种不同进动方向分别是+x、-x、+y、-y,利用运动学仿真软件ADAMS对这四种不同进动方向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得出:惯性陀螺机构向+y、-y方向进动时能控制弹丸飞行姿态。研究弹丸在出炮口与全弹道飞行中可能产生的干扰,利用运动学仿真模拟干扰产生的误差。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惯性陀螺机构对弹丸弹道的影响,弹丸出炮口及弹道最高点处惯性陀螺机构横向纵向的最大修正能力。

高智安[3](2020)在《利用弹道修正信息的引信安全起爆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化、灵巧化、小型化是未来引信的发展方向,同时弹道修正技术在常规弹药上的逐步应用为引信安全系统和起爆系统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环境信息,其中弹丸实时位置信息为引信实现全弹道安全和全生命周期安全奠定了基础。瞄准具有弹道修正能力的中大口径榴弹,开展引信安全和起爆系统设计研究,对引信进一步智能化、小型化作出贡献。分析引信安全系统和起爆系统对环境信息的要求和常规弹药引入弹道修正技术带来的可利用环境信息——卫星定位位置信息,为实现远距离解除安全保险和全弹道安全,确定后坐过载环境、离心过载环境和弹丸-炮位距离作为解除安全保险的能量或激励,确定弹丸高度作为解除发火保险的激励。整合前期对MEMS安全保险机构和控制电路的设计研究,引入马尔可夫理论量化比较不同控制逻辑下引信安全起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顺序”原则,确定了“双环境出炮口安全保险+远距离安全保险+可恢复发火保险”的安全起爆控制逻辑。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整体设计方案。研究了配合卫星定位模块的引信安全和起爆控制技术。设计卫星定位信息接口电路、通信协议和弹道坐标系转换算法,实验验证定位精度绝对误差不超过5m,满足解除保险和起爆控制的需求。针对弹上卫星定位接收机偶尔的粗大误差、丢失数据等问题,分别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位置信息误差修正算法,实验验证可行性,对比两种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精度和运行速度略逊于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但是对随机误差的修正前者要优于后者。针对靶场测试时弹上电源故障失能导致引信无法工作的问题,设计备用电源方案。控制电路硬件优化方面,引入法拉电容作为后备电源,设计电源切换电路保证外部弹上电源失能后法拉电容接入持续向引信供给能源,设计稳压电路保证控制芯片工作稳定,此外该电路在外部电源失效时会立刻向控制芯片发送低压信号使之执行对应控制逻辑;控制逻辑优化方面,使用控制芯片内部时钟产生的时间信号代替弹道修正模块提供解除指令锁保险和发火保险、起爆的激励信号,此外利用控制芯片低功耗模式有效延长工作时间。该方案经实验测试,引信在外部电源失能时可实现等同电子时间引信的安全起爆功能。分析引信系统整体集成装配需求,设计装配所需零部件,校核整体抗高过载能力。因本引信首级火工品——平面微起爆器直接焊接在控制电路上,确定火工品装配方法和装配序列,重点研究电路抗高过载,通过锤击实验和离心实验确认其满足需求。

朱乐乐[4](2020)在《某单兵无后坐炮榴弹及其引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给某新型中口径单兵无后坐炮榴弹及其引信的研制提供参考,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该无后坐炮榴弹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外弹道特性、质量非对称情况下榴弹极阻尼力矩随偏心距和动不平衡角的变化规律、榴弹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规律以及引信输出威力对榴弹威力的影响规律。为了给弹丸和引信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FLUENT和MATLAB软件研究了榴弹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外弹道特性。得到了榴弹阻力系数随马赫数、攻角的变化规律。该弹丸阻力系数随马赫数的变化规律与标准弹阻力定律趋势一致,且随着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将经典外弹道质心运动方程进行适当变换,得到不需计算弹道系数,直接通过弹丸阻力系数计算弹丸外弹道诸元的质心外弹道方程。并通过此弹道方程得到了不同射角下榴弹外弹道诸元,计算结果与靶场试验结果相差较小。研究了弹尾形状对亚音速弹丸阻力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弹尾形状改进方案,通过计算该方案可将弹丸射程提高12%以上。通过理论计算,该弹丸同时满足陀螺稳定性、追随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该弹丸具有飞行稳定性。为了研究偏心距和动不平衡角对弹丸极阻尼力矩的影响。首先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思想,通过MATLAB编程模拟出了榴弹偏心距和质量的分布规律。经过二十万次抽样,榴弹偏心距分布范围为0~0.2 mm,大致符合期望值为0.04966的瑞利分布或期望值为0.05574的威布尔分布,但未通过置信水平0.05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然后基于但不限于该无后坐炮榴弹,将榴弹偏心距范围推广到1 mm,通过FLUENT软件研究了偏心距和动不平衡角对静不平衡弹丸和动不平衡弹丸极阻尼力矩的影响。对于静不平衡弹丸,在偏心距为1 mm范围内,榴弹极阻尼力矩系数和极阻尼力矩随着弹丸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动不平衡弹丸,动不平衡角一定时,极阻尼力矩系数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偏心距一定时,极阻尼力矩系数随着弹丸动不平衡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为了得到椭球形头部弹丸的转速衰减规律给榴弹定距试验提供参考。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推导出了椭球形头部弹丸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规律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得到榴弹外弹道转速衰减曲线和包含转数的外弹道诸元;通过FLUENT仿真得到了弹丸极阻尼力矩系数随弹丸速度和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速一定时,弹丸极阻尼力矩系数随着弹丸速度的减小而增大;弹丸速度一定时,弹丸极阻尼力矩系数随着弹丸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将拟合出的弹丸极阻尼力矩系数与速度和转速关系式,代入外弹道质心运动方程同样可以得到出弹丸外弹道转速衰减规律曲线。通过与靶场试验数据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弹丸转速衰减规律都与实际相符合,但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准确性更高。通过的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研究弹丸偏心距对转速衰减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榴弹在最大偏心距0.2 mm情况与不偏心时的转速衰减曲线差距很小。说明偏心距的存在对弹丸的转速衰减规律有一定影响,但由于该榴弹偏心距最大值仅为0.2 mm,偏心距对该榴弹转速衰减规律的影响并不明显。为了给该无后坐炮引信的设计提供参考,使用AUTODYN软件研究了传爆药品种和引信内药型罩的材料、壁厚、锥角对榴弹威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引信输出威力对榴弹产生破片的大小、数量和速度都有影响。增加原设计引信的输出威力可增大榴弹威力。增加引信输出威力的方法可以是将传爆药由聚黑-14换成聚奥-9;将引信内的药型罩材料由高导无氧铜换成钨合金;使药型罩壁厚为0.8 mm、锥角为100°左右。

胡梦雪[5](2019)在《十字舵型双旋弹二维弹道修正技术与制导算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的信息化战争中,精确打击弹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其高额的研制费用和较低的效费比导致大多数国家不可能将其大范围地应用于战争。因此,为了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专家们将传统常规弹药简易制导化改造成弹道修正弹。二维修正弹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导弹药,其二维弹道修正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弹丸的打击精度,是各国相关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鸭式布局双旋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二维弹道修正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弹道跟踪(TT)与落点预测(IPP)综合制导控制算法。首先,根据二维弹道修正控制原理提出了弹道修正引信的总体方案,确定了修正引信的结构布局,并制定了弹道修正系统的修正策略。然后,为了进一步研究双旋弹的二维弹道修正控制技术,对该弹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和力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常规弹箭的建模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双旋弹的刚体弹道模型。同时,通过仿真分析了固定偏角舵的滚转姿态与弹道修正能力以及修正方向角之间的关系,为二维弹道修正制导算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研究了TT、IPP以及提出的TT与IPP综合制导控制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将这三种制导控制算法应用于某口径双旋弹,利用建立的刚体弹道模型进行弹道仿真和不同射程的Monte Carlo打靶仿真试验。通过弹道仿真结果发现TT与IPP综合制导控制算法比TT或IPP制导控制算法的制导能力更强,对双旋弹的二维弹道修正效果更好,同时由Monte Carlo打靶仿真试验结果可知采用TT与IPP综合制导控制算法的弹丸落点散布区域更小、修正精确更高,验证了该制导控制算法能够大大提高双旋弹的弹道修正能力,使弹丸具有更高的打击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谢煌飞[6](2018)在《基于多传感器组合的弹道辨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战场作战形势的变化,弹道辨识能力在解决外弹道安全性、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等方面显得愈发重要,也是实现弹道安全性与作战任务规划的有效对接的重要环节。随着弹道辨识技术的发展,基于捷联式测量组合的实现方案成为重要技术途径。但是在高动态弹载飞行环境中,由于弹丸出膛过程中存在高冲击过载、高转速的特点使得陀螺仪等惯性元件无法满足需要。而地磁传感器具备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耗低,抗高过载,且不存在累积误差等优点,近年来不断被应用于弹道辨识技术研究中。本文在进行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地磁信息的弹道辨识技术研究。围绕该技术展开了六自由度刚体弹道仿真、弹箭姿态解算算法开发、弹道位置辨识算法开发、弹载存储测试系统设计、磁阻传感器误差标定以及飞行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论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背景,之后对国内外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确定了采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分量,结合加速度传感器数据进行弹道辨识算法开发的技术方案。针对在进行飞行试验前因无法获取真实弹道数据而无法进行弹道辨识算法验证的问题,基于外弹道飞行动力学理论,开发了六自由度刚体弹道仿真技术,完成了弹载磁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理想信号仿真。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磁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组合的弹道辨识技术,完成了基于Matlab环境下的弹道辨识技术算法开发,包含弹体姿态解算算法开发和弹道位置辨识算法开发,同时利用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仿真数据完成了初步的算法验证。为获取真实弹道环境下传感器的数据输出,设计了弹载存储测试系统,进行了弹载飞行试验,完成了野外环境下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完成了半实物环境下的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仿真弹道与实际弹道全弹道射程误差小于1%,弹道辨识算法解算弹道与实际弹道全弹道射程误差小于5%,达到了一定的精度,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王海枫,李豪杰[7](2016)在《基于Matlab/Simulink的多路时空同步拦截弹阻尼环控制算法》文中提出针对如何控制在多路时空同步拦截弹中不同时间发射的弹丸在同一时间飞行到目标点进行起爆这一问题,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对弹丸的外弹道运动过程进行了建模,并基于这一模型分析了多路时空同步拦截弹的工作原理,进而设计了相应算法对弹载阻尼环的开环时间进行计算;以双路系统模型为例,对该算法以及其计算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精确的修正能力,通过选择合适开环时间,拉长了先发射弹丸的飞行时间,实现了时空同步起爆;算法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技术,整个计算过程清晰直观,提高了计算精度。

汪亚利[8](2017)在《鸭舵式修正机构飞行特性分析与修正能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战争对武器装备系统的打击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二维修正弹由于其打击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受到各国国防事业的青睐。对于二维修正弹来说,其修正机构的修正能力直接影响弹丸的修正效果和打击精度。本文以某鸭舵式二维修正弹为研究对象,针对加装不同修正机构的修正弹的气动特性以及修正机构的修正能力进行研究。根据鸭舵修正机构的特点,设计了不同尺度与不同舵偏角的鸭舵修正机构,针对不同尺度、不同舵偏角的鸭舵修正机构进行系统的气动力学仿真,依据仿真数据进行气动力方程的拟合,包括阻力方程、升力方程、翻转力矩方程、阻尼力矩方程等。通过气动力学仿真所得出的修正机构的气动规律与特点,基本符合理论推导出的气动力的规律与特点。根据对弹丸气动特性的仿真分析,利用运动学仿真软件对舵片减旋以及姿态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舵片减旋与姿态控制的仿真研究,使得在修正仿真的过程中舵片保持减旋稳定。运用运动学仿真与气动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修正弹丸进行多学科联合的弹道运动仿真。通过对弹道运动的仿真分析确定了鸭舵修正机构的最佳修正策略,根据最佳修正策略对不同尺度、不同舵偏角度鸭舵修正机构的修正能力进行运动仿真,获得修正机构的最大修正能力。

王海枫[9](2016)在《用于近程拦截的多引信时空同步起爆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空袭与反空袭已经成为局部战争中的重要环节。并且近年来,信息化弹药的进步以及低成本化的实现,为现代防空体系中的近程拦截武器系统提出了新的思路。为此,研究了时空同步起爆近程拦截系统的基本原理。火控系统根据目标信息解算出弹丸的开环以及起爆时间数据,通过多路装定系统发送给弹载引信,多发弹丸顺序发射后,通过弹载引信控制各弹丸在不同的时刻开环改变飞行参数,以实现同时达到拦截地点的目的,进而实现弹丸同步起爆,形成空中弹幕实现对来袭目标的拦截。分析了用于近程拦截的多路时空同步起爆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对弹丸的外弹道运动过程进行了建模,基于模型分析了弹丸飞行时间的修正能力。基于弹道模型设计了相应算法,实现对开环时间的计算。分析了多路发射系统中各弹丸的射高散布。通过仿真数据拟合求取了弹丸发射间隔时间与弹丸射高差之间的函数关系。设计了应用于多路时空同步起爆控制技术的多路装定系统,以实现对多引信的装定功能。研究了多路装定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各模块功能,计算了装定系统的设计参数。针对装定模块功能,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方案以及软件程序。设计了具有开环与起爆双路控制功能的电子时间引信电路,研究了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模块功能,分析了在电路工作过程中对弹丸开环时间进行自测速修正技术的原理。针对引信各模块功能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方案以及软件程序,来实现对弹丸飞行过程中的测速修正开环控制和定时起爆功能。对电路系统装定功能、测速修正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出功能以及自毁功能进行了静态实验验证与功能测试。得到引信的测速误差为0.03%,开环时间误差为0.04%,起爆时间误差为0.05%。针对引信电路进行了高低温环境适应性实验,发现电路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要优于低温环境。开展了3次单发弹丸靶场动态实验,验证了系统在发射过程中装定功能及引信功能,同时考核了系统的抗发射冲击过载能力。

刘旭东[10](2016)在《旋转稳定弹二维弹道修正技术》文中认为二维弹道修正是弹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弹丸射击精度、降低附带毁伤、减少弹药消耗、减轻战时后勤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配有十字布局固定偏角鸭舵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中大口径旋转稳定弹为背景,开展施控条件下弹丸六自由度运动建模、弹道响应特性分析、弹丸飞行稳定性分析、弹丸落点预测和弹道修正控制律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十字布局固定偏角鸭舵控制下的弹丸运动特点,建立了施控条件下弹丸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方程。以155mm底凹弹为例,进行了无控和鸭舵开环控制条件下的弹道仿真。研究并给出了鸭舵修正力与弹丸落点修正距离、以及弹丸落点修正方向与鸭舵滚转角之间的关系。(2)针对高旋转、高发射过载条件下弹丸姿态难以测量,以及弹丸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方程难以在弹上实时解算的问题,首先采用“小扰动”方法将弹丸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方程线性化,进而利用“冻结系数法”获得“较短时间后”简化的弹道响应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不依赖弹丸俯仰、偏航姿态信息,利用弹道位置偏差和转速得到鸭舵滚转角的方法。仿真表明,采用简化的弹道响应解析表达式计算得到的滚转角,相对六自由度运动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在5°之内,同时降低了计算量。(3)飞行稳定是弹道修正的前提。在研究弹丸角运动的基础上,给出了弹丸在施控条件下的陀螺稳定性、动稳定性和跟随稳定性条件。采用基于Missile DATCOM的快速气动设计方法,结合稳定性条件,设计了适用于中大口径旋转稳定弹的十字布局固定偏角鸭舵引信外形,并进行了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及风洞实验。在此基础上,对修正弹的气动特性和修正能力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弹道修正引信气动外形,纵向修正能力不小于射程的2.3%、横向修正能力不小于射程的7.9%,且满足飞行稳定性条件。(4)针对基于修正质点弹道(MPM)模型的落点预测,在大射角条件下解算误差过大的问题,分析了MPM模型的误差产生机理,提出了利用攻角误差补偿提高MPM模型落点预测精度的方法。设计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器,采用最优估计理论获取弹道参数和误差补偿系数的估计值,并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大射程条件下,采用误差补偿MPM模型后落点解算误差得到降低,特别是过顶点后的落点误差在20m以内。发射后32s满足落点预测纵向误差≯48m,横向误差≯15m的精度要求。(5)在鸭舵修正机构和弹体响应延迟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弹道响应时间确定修正间隔的方法。通过对比例修正运动规律的研究获得修正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点预测和比例修正的联合修正律。以155mm底凹弹为例,分别采用落点预测修正律、模板弹道修正律和联合修正律,进行了理想条件下的闭环控制弹道仿真和实际气象条件下的蒙特卡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无控弹落点散布圆概率误差为353.4m,联合修正律的落点散布圆概率误差为36.6m,优于落点预测的49.7m和模板弹道修正律的193.3m。

二、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弹道系数的优化与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弹道系数的优化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XSIM的弹目交会模型组件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弹目交会模型研究概况
        1.2.2 弹道模型研究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弹目交会模型设计基础
    2.1 引言
    2.2 空间坐标系
    2.3 坐标系间转换
        2.3.1 弹道坐标系与基准坐标系间的关系
        2.3.2 弹轴坐标系与基准坐标系的关系
        2.3.3 地面坐标系与地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2.3.4 第二弹轴坐标系与弹道坐标系的关系
        2.3.5 第二弹轴坐标系与第一弹轴坐标系的关系
    2.4 XSIM软件概述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不同弹道模型的解算问题研究
    3.1 引言
    3.2 质点弹道模型
        3.2.1 质点弹道模型
        3.2.2 初始化弹道起点
    3.3 六自由度弹道方程模型
        3.3.1 六自由度弹道方程组
        3.3.2 六自由度弹道模型仿真分析
    3.4 简化六自由度弹道模型
        3.4.1 六自由度弹道模型简化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解算精度和速度对比分析
        3.5.1 射表拟合函数与射表对比分析
        3.5.2 质点弹道模型和射表对比分析
        3.5.3 简化六自由度弹道模型和射表对比分析
    3.6 外弹道对不同弹道条件的敏感程度分析
        3.6.1 外弹道对弹道系数的敏感程度分析
        3.6.2 外弹道对初速的敏感程度分析
        3.6.3 外弹道对射角的敏感程度分析
        3.6.4 外弹道对气象条件的敏感程度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弹目交会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弹目交会模型的建立
        4.2.1 建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
        4.2.2 构造目标迎弹面
        4.2.3 理想脱靶量计算方法
        4.2.4 脱靶量的等效获取
        4.2.5 等效脱靶量计算方法
    4.3 脱靶量实例计算
        4.3.1 基于简化六自由度弹道方程建立弹目交会模型
        4.3.2 基于射表逼近函数建立弹目交会模型
        4.3.3 理想脱靶量与等效脱靶量的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XSIM的弹目交会模型组件化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武器装备模型库总体结构
    5.3 模型交互方法
        5.3.1 消息
        5.3.2 控制指令
        5.3.3 态势
    5.4 基于XSIM的弹目交会模型组件化的总体设计
        5.4.1 弹目交会模型的总体结构
        5.4.2 弹丸实体设计
        5.4.3 弹丸机动组件设计
        5.4.4 传感器组件设计
        5.4.5 数据处理组件设计
    5.5 基于XSIM的弹目交会模型组件化实现
        5.5.1 弹丸实体的实现
        5.5.2 弹丸机动组件的实现
        5.5.3 传感器组件的实现
        5.5.4 数据处理组件的实现
        5.5.5 模型装配
        5.5.6 想定编辑
        5.5.7 弹目交会模型运行流程
        5.5.8 弹目交会模型输出验证
        5.5.9 调试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惯性陀螺的弹丸飞行姿态控制原理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修正弹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陀螺原理及弹丸修正基础
    2.1 陀螺的基本原理
    2.2 陀螺的分类
        2.2.1 三自由度陀螺仪
        2.2.2 二自由度陀螺仪
        2.2.3 单自由度陀螺仪
    2.3 弹道修正基本原理
        2.3.1 一维弹道修正原理
        2.3.2 二维弹道修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惯性陀螺控制弹丸飞行姿态原理
    3.1 惯性陀螺机构弹丸修正弹原理
        3.1.1 惯性陀螺修正原理
        3.1.2 惯性陀螺弹道修正弹的结构及特点
    3.2 惯性陀螺控制力原理
        3.2.1 惯性陀螺动量矩定理
        3.2.2 惯性陀螺力矩
        3.2.3 惯性陀螺的进动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弹丸飞行弹道模型
    4.1 弹丸飞行的过程
    4.2 坐标系
        4.2.1 常用坐标系介绍
        4.2.2 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4.3 弹丸受的力及力矩
        4.3.1 弹丸飞行受的力
        4.3.2 弹丸飞行受的力矩
    4.4 弹丸弹道方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惯性陀螺机构控制方法
    5.1 惯性陀螺弹丸的气动特性
        5.1.1 弹丸模型及网格划分
        5.1.2 气动力仿真设置及流场分析
        5.1.2.1 超音速云图对比
        5.1.2.2 跨声速云图对比
        5.1.2.3 亚声速云图对比
        5.1.3 方程拟合
    5.2 弹丸运动学模型
        5.2.1 运动学方程
        5.2.2 弹丸运动学模型建立
    5.3 惯性陀螺机构弹丸的特性分析
        5.3.1 惯性陀螺质心与弹丸质心距离对修正弹道影响
        5.3.2 惯性陀螺质量对修正弹道的影响
        5.3.3 惯性陀螺的转速对修正弹道的影响
    5.4 姿态控制
    5.5 修正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惯性陀螺控制弹丸弹道能力分析
    6.1 弹丸弹道影响因素
        6.1.1 初速度对弹丸弹道的影响
        6.1.2 射角对弹丸弹道的影响
        6.1.3 跳角对弹丸弹道的影响
        6.1.4 风力的干扰
    6.2 惯性陀螺控制能力分析与研究
    6.3 惯性陀螺机构最大修正能力
        6.3.1 纵向修正能力
        6.3.2 横向修正能力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利用弹道修正信息的引信安全起爆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引信安全与起爆系统研究发展
        1.2.1 MEMS 引信安全系统国内外发展
        1.2.2 电子引信起爆系统发展
    1.3 引信弹道修正技术概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引信安全与起爆系统分析和一体化方案设计
    2.1 配弹道修正模块的引信环境分析
    2.2 MEMS安全与解除保险机构前期设计分析
    2.3 引信电子安全与起爆控制电路前期设计分析
    2.4 引信安全与起爆控制逻辑一体化优化设计
        2.4.1 马尔可夫理论分析引信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原理
        2.4.2 多种控制逻辑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量化分析
    2.5 引信安全与起爆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配合卫星定位模块的引信解保与起爆控制技术研究
    3.1 卫星定位信息接收接口电路
    3.2 卫星定位信息分析与解算
        3.2.1 卫星定位信息通信协议设计
        3.2.2 卫星定位信息数学解算方法研究
    3.3 卫星定位位置信息误差修正算法
        3.3.1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3.3.2 神经网络预测算法
        3.3.3 算法应用对比分析
    3.4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3.4.1 卫星定位位置信息解算算法验证
        3.4.2 卫星定位位置信息误差修正算法验证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引信安全起爆系统备用电源方案设计
    4.1 引信安全起爆系统备用电源方案总体设计
        4.1.1 备用电源方案需求分析
        4.1.2 备用电源方案总体概述
    4.2 备用电源方案硬件电路优化设计
        4.2.1 后备电源比较和选择
        4.2.2 电源切换电路原理设计
        4.2.3 稳压电路设计
    4.3 基于备用电源方案的控制逻辑优化设计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电源切换电路功能验证实验
        4.4.2 起爆可靠性对比实验
    4.5 备用电源方案局限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引信安全与起爆装置集成装配与可靠性实验
    5.1 集成装配功能部件和需求分析
    5.2 装配零部件设计
        5.2.1 腔体设计
        5.2.2 其他零部件设计
        5.2.3 连接件强度校核
    5.3 装配体强度仿真校核
        5.3.1 发射后坐载荷仿真分析
        5.3.2 勤务跌落环境仿真分析
    5.4 其他装配问题
        5.4.1 火工品装配
        5.4.2 装配序列研究
        5.4.3 防误装设计
    5.5 控制电路抗高过载设计与实验验证
        5.5.1 电路抗高过载设计
        5.5.2 电路抗高过载实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某单兵无后坐炮榴弹及其引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无后坐炮炮弹发展及现状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1 弹丸气动力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2 弹丸外弹道解算与分析研究现状
        1.3.3 弹丸飞行稳定性分析与研究现状
        1.3.4 弹丸外弹道转速衰减规律研究现状
        1.3.5 引信输出威力对弹药威力的影响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榴弹空气动力学特性及外弹道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相关外弹道知识
        2.2.1 阻力系数
        2.2.2 阻力定律与弹形系数
        2.2.3 弹丸飞行稳定性
    2.3 榴弹外流场空气动力学特性仿真
        2.3.1 Fluent仿真软件与流体动力学介绍
        2.3.2 榴弹空气动力学参数仿真思路
        2.3.3 仿真模型的建立
        2.3.4 网格无关性验证
        2.3.5 仿真结果分析
    2.4 攻角对弹丸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2.5 榴弹外弹道诸元计算
        2.5.1 弹丸质点外弹道微分方程
        2.5.2 计算结果分析
        2.5.3 榴弹外弹道实弹射击试验
        2.5.4 改变弹尾形状提高弹丸射程
    2.6 榴弹飞行稳定性验算
    2.7 本章小结
3 质量非对称现象对弹丸极阻尼力矩的影响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蒙特卡罗法介绍
    3.3 榴弹偏心距及质量分布的蒙特卡罗模拟
        3.3.1 基本假设
        3.3.2 计算思路与方法
        3.3.3 榴弹径向偏心距与质量分布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3.4 质量非对称现象对旋转弹丸极阻尼力矩的影响
        3.4.1 仿真思路与方法
        3.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3.4.3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椭球形头部弹丸转速衰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旋转弹丸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经验公式
    4.3 椭球形头部弹丸转速衰减规律数学模型与数值计算
        4.3.1 榴弹外形分析
        4.3.2 应用空气动力学公式计算榴弹极阻尼力矩
        4.3.3 榴弹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规律数学模型
        4.3.4 榴弹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规律数值计算结果
    4.4 偏心距对弹丸转速衰减规律影响仿真研究
        4.4.1 通过拟合极阻尼力矩系数公式得到榴弹外弹道转速衰减规律
        4.4.2 偏心距对榴弹外弹道转速衰减规律的影响
    4.5 榴弹外弹道计转数定距试验
    4.6 本章小结
5 引信输出威力对榴弹威力的影响仿真研究
    5.1 引言
    5.2 榴弹及其引信结构和原理介绍
    5.3 传爆药种类对榴弹威力的影响
        5.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5.3.2 材料本构模型和参数选取
        5.3.3 仿真结果分析
    5.4 药型罩材料对榴弹威力的影响
    5.5 药型罩壁厚对榴弹威力的影响
    5.6 药型罩锥角对榴弹威力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结论
    6.3 本文创新点
    6.4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十字舵型双旋弹二维弹道修正技术与制导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双旋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弹道修正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弹道修正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弹道修正概念
        2.1.1 一维弹道修正原理
        2.1.2 一维弹道修正原理
    2.2 总体方案设计
        2.2.1 弹道修正引信结构布局
        2.2.2 固定鸭舵结构设计
        2.2.3 控制系统
        2.2.4 修正策略
    2.3 本章小结
3 双旋弹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3.1 坐标系及坐标系转换
        3.1.1 坐标系
        3.1.2 各坐标系间转换关系
    3.2 弹丸受力及力矩
        3.2.1 作用在弹丸上的力
        3.2.2 作用在弹丸上的力矩
    3.3 双旋弹刚体弹道模型
        3.3.1 运动学模型
        3.3.2 动力学模型
        3.3.3 坐标系间联系方程
        3.3.4 双旋弹7 自由度运动方程组
    3.4 弹道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固定偏角舵的滚转姿态与修正量关系
    4.1 滚转角与弹道修正能力之间的关系
        4.1.1 不同滚转角对攻角的影响
        4.1.2 不同滚转角对弹道修正能力的影响
    4.2 滚转角与弹道修正方向之间的关系
        4.2.1 修正方向定义及计算
        4.2.2 仿真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双旋弹二维弹道修正制导算法研究
    5.1 TT制导
        5.1.1 TT制导算法
        5.1.2 TT制导技术控制
        5.1.3 TT制导仿真分析
    5.2 IPP制导
        5.2.1 IPP制导算法
        5.2.2 摄动落点预测算法
        5.2.3 IPP制导仿真分析
    5.3 TT与 IPP综合制导控制算法研究
        5.3.1 控制算法流程
        5.3.2 仿真分析
    5.4 蒙特卡洛打靶
        5.4.1 蒙特卡洛仿真流程
        5.4.2 蒙特卡洛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基于多传感器组合的弹道辨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弹道辨识技术研究概况
        1.2.2 弹体姿态测量技术研究概况
        1.2.3 地磁传感器技术研究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六自由度刚体弹道建模及信号仿真
    2.1 引言
    2.2 弹箭6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建立
        2.2.1 坐标系建立及转换关系
        2.2.2 作用在弹体上的空气动力
        2.2.3 6自由度刚体弹道方程
    2.3 弹道参数数值仿真分析
    2.4 传感器信号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弹道辨识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地磁信息的弹箭姿态解算技术研究
        3.2.1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高转速弹体滚转角测量技术
        3.2.2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弹箭俯仰角与偏航角测量技术
    3.3 基于多传感器组合的弹道辨识技术算法研究
        3.3.1 捷联式测量系统设计概述
        3.3.2 基于捷联式测量组合的弹道辨识技术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弹载存储测试系统软硬件设计
    4.1 弹载存储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4.1.1 总体方案设计
        4.1.2 传感器的选型
        4.1.3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4.1.4 信号存储模块设计
        4.1.5 微控制器模块设计
        4.1.6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4.2 弹载存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飞行试验及分析
    5.1 磁阻传感器误差标定
    5.2 实验方案设计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设备
    5.3 实验完成情况
        5.3.1 飞行试验环境
        5.3.2 实验过程
    5.4 实验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1. 本文的结论
    2. 本文的创新点
    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7)基于Matlab/Simulink的多路时空同步拦截弹阻尼环控制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外弹道模型
    1.1 运动模块
    1.2 阻力与气重函数模块
    1.3 阻尼环模块
    1.4 单发一维修正弹仿真模型
    1.5 多路一维修正弹弹道模型
2 算法设计
    2.1 算法原理
    2.2 算法实现过程
3 仿真实例
4 总结

(8)鸭舵式修正机构飞行特性分析与修正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弹道修正原理及弹道方程建立
    2.1 弹道修正原理
        2.1.1 修正机构的确定
        2.1.2 弹道修正过程
    2.2 弹丸受力分析
        2.2.1 坐标系
        2.2.2 坐标系转换关系
        2.2.3 弹丸所受力及力矩
    2.3 弹丸运动方程组
        2.3.1 弹丸质心运动方程
        2.3.2 弹丸绕质心转动方程组
        2.3.3 弹丸6自由度弹道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弹丸气动特性分析
    3.1 建模及网格划分
    3.2 流场分析
    3.3 气动特性分析
        3.3.1 弹丸阻力特性
        3.3.2 弹丸升力特性
        3.3.3 弹丸俯仰力矩特性
    3.4 气动系数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舵片减旋测姿及修正策略
    4.1 舵片减旋
    4.2 姿态控制
    4.3 修正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弹丸修正机构修正能力分析
    5.1 影响弹丸落点散布的因素
        5.1.1 射角对弹丸弹道的影响
        5.1.2 气象条件对弹丸弹道的影响
    5.2 运动学仿真平台介绍
    5.3 运动学仿真参数设置
    5.4 弹丸修正能力分析与研究
        5.4.1 舵片高度对修正能力的影响
        5.4.2 舵偏角度对修正能力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用于近程拦截的多引信时空同步起爆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近程拦截武器系统
        1.2.1 近程拦截武器系统特点
        1.2.2 近程拦截武器系统的国内外发展
    1.3 电子时间引信技术
        1.3.1 电子时间引信的构成
        1.3.2 电子时间引信的特点
        1.3.3 电子时间引信国内外发展
        1.3.4 电子时间引信装定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
    1.4 本文主要内容
2 多引信时空同步起爆方案及控制方法
    2.1 引言
    2.2 多路时空同步起爆控制方案工作原理
    2.3 单发开环时间修正弹外弹道运动模型
        2.3.1 单发弹丸运动模块
        2.3.2 阻力与气重函数模块
        2.3.3 阻尼环模块
        2.3.4 单发一维修正弹仿真模型
        2.3.5 模型时间修正能力研究
    2.4 弹丸开环时间解算方案设计
        2.4.1 弹丸开环时间解算方案原理
        2.4.2 解算方案实现过程
        2.4.3 方案仿真验证
    2.5 弹丸射高散布研究
    2.6 小结
3 多路引信装定系统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多路引信装定系统工作原理
        3.2.1 多路引信装定系统工作原理
        3.2.2 多路引信装定系统设计参数计算
    3.3 多路引信装定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3.3.1 单路装定模块方案设计
        3.3.2 通讯接口模块硬件方案设计
        3.3.3 装定反馈模块硬件方案设计
    3.4 多路装定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3.4.1 软件功能设计
        3.4.2 总体结构和模块接口设计
        3.4.3 软件流程图
    3.5 小结
4 基于自测速修正开环时间的引信电路设计
    4.1 引言
    4.2 引信电路工作原理
        4.2.1 计转数自测速技术
        4.2.2 时间修正技术
    4.3 引信电路硬件方案设计
        4.3.1 主控制器模块
        4.3.2 地磁测速模块
        4.3.3 引信开环与起爆控制模块
        4.3.4 装定接口模块
        4.3.5 降压稳压模块
    4.4 引信软件方案设计
        4.4.1 软件功能设计
        4.4.2 总体结构和模块接口设计
        4.4.3 软件流程图
    4.5 小结
5 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电路功能验证实验
        5.2.1 实验平台搭建
        5.2.2 实验验证主要内容
        5.2.3 实验流程及结果分析
    5.3 环境适应性测试实验
    5.4 靶场动态实验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点以及存在问题
        6.2.1 本文创新点
        6.2.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旋转稳定弹二维弹道修正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二维弹道修正技术现状
        1.2.1 国内外弹道修正发展概述
        1.2.2 二维弹道修正理论与技术现状
    1.3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系统概述
        1.3.1 采用十字布局固定偏角鸭舵的弹道修正工作原理
        1.3.2 弹道修正引信系统组成
        1.3.3 旋转稳定弹二维弹道修正精度要求
        1.3.4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子系统误差分析
    1.4 难点分析及待解决的问题
        1.4.1 难点分析
        1.4.2 待解决的问题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旋转稳定弹二维弹道修正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2.1 修正弹刚体动力学模型
        2.1.1 坐标系及转换关系
        2.1.2 影响质心移动的力
        2.1.3 影响绕质心转动的力矩
        2.1.4 鸭舵产生的力与力矩
    2.2 施控条件下的 6-DOF刚体弹道方程
    2.3 弹道仿真与分析
        2.3.1 无控状态弹道仿真
        2.3.2 弹道修正开环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施控条件下弹道响应分析
    3.1 问题描述
    3.2 复攻角响应的线性化及求解
        3.2.1 角运动方程的复数域表示
        3.2.2 复攻角线性化方程及解析解
    3.3 基于“冻结系数法”的弹道响应分析
        3.3.1 弹道响应的线性化及解析解
        3.3.2 偏差量和滚转角的解析表达式
        3.3.3 数值仿真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飞行稳定性与气动特性研究
    4.1 概述
    4.2 稳定性分析
        4.2.1 陀螺稳定性
        4.2.2 动稳定性
        4.2.3 跟随稳定性
    4.3 气动特性研究
        4.3.1 鸭舵气动外形参数设计
        4.3.2 基于CFD的气动特性分析
        4.3.3 风洞实验及参数验证
    4.4 修正能力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修正质点模型攻角误差补偿的落点预测方法
    5.1 问题描述
    5.2 修正质点模型及误差分析
        5.2.1 MPM模型
        5.2.2 误差分析
    5.3 误差补偿模型的快速落点预测
        5.3.1 动力平衡角和攻角的线性相关性
        5.3.2 经验系数法误差补偿
    5.4 攻角误差补偿的卡尔曼滤波研究
        5.4.1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5.4.2 半实物实验和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旋转稳定弹二维弹道修正律
    6.1 问题描述
    6.2 修正控制模式
        6.2.1 修正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6.2.2 修正间隔的确定
    6.3 二维弹道修正律
        6.3.1 落点预测修正律
        6.3.2 模板弹道修正律
        6.3.3 联合修正律
    6.4 仿真与分析
        6.4.1 标准条件下单发闭环控制仿真
        6.4.2 实际气象条件下蒙特卡洛仿真
    6.5 本章小结
总结
    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论文主要创新点
    3 未来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弹道系数的优化与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XSIM的弹目交会模型组件化设计与实现[D]. 徐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惯性陀螺的弹丸飞行姿态控制原理与方法[D]. 姬曼.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3]利用弹道修正信息的引信安全起爆控制系统设计[D]. 高智安.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某单兵无后坐炮榴弹及其引信关键技术研究[D]. 朱乐乐.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十字舵型双旋弹二维弹道修正技术与制导算法研究[D]. 胡梦雪.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基于多传感器组合的弹道辨识技术研究[D]. 谢煌飞.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基于Matlab/Simulink的多路时空同步拦截弹阻尼环控制算法[J]. 王海枫,李豪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12)
  • [8]鸭舵式修正机构飞行特性分析与修正能力研究[D]. 汪亚利. 沈阳理工大学, 2017(03)
  • [9]用于近程拦截的多引信时空同步起爆控制技术研究[D]. 王海枫.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7)
  • [10]旋转稳定弹二维弹道修正技术[D]. 刘旭东.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弹道系数优化与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