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研究

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建设的加快,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当今人类还不是极度发展的社会中,为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而破坏性利用环境资源的现象经常发生,这就亟需加强环境管理,以切实保护环境公益和相对方合法权益。在环境管理中,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作出违法或不当的抽象环境行政行为情形颇为普遍,从而使环境保护成效甚微,进而导致了当今国内生态环境满目疮痍的现状。太湖蓝藻爆发、其背后则是太湖流域十六年治污的毫无效果,淮河治污十年之功归于失败,南水北调最易修建的东线工程因污染而推迟,昆明的滇池、武汉的东湖这些中国地图上最著名的城市明珠无一例外地因污染而成为城市的心病。痛定思痛之余,从行政行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环境规章和其他环境规范性文件的现实问题,从而为其解决奠定基础。本文研究抽象环境行政行为,首先对一系列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从而确定抽象环境行政行为在本文中的研究范围,即指环境规章和其他环境规范性文件。其次,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抽象环境行政行为存在的诸多问题,具体包括:行为主体范围与级别宽泛、权责不明并受部门利益趋使;行为法律依据存在不足、程序不完善、与具体环境行政行为界限不清;对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存在缺陷;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等。最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一些先进经验,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的抽象环境行政行为,主要包括规范行为主体、完善程序制度、完善司法审查以及监督与责任等方面内容。在规范行为主体方面,主张确立与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主体相分离的原则、明确授权权限范围并实行行为创制回避原则;在完善程序方面,着重强调贯彻公众参与制度和严格执行公开制度;在完善司法审查方面,主张将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受案范围,加快司法审查机关组织体制改革步伐;在完善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中,主要来谈怎样完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由此,通过对包括环境规章和其他环境规范性文件在内的抽象环境行政行为进行研究,规范环境管理职权行使,从而为我国的环保事业、经济发展以及相对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作出努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相关概念
  • 2.1 行政行为与环境行政行为
  • 2.1.1 行政行为
  • 2.1.2 环境行政行为
  • 2.2 抽象行政行为
  • 2.2.1 关于行政立法行为
  • 2.2.2 抽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的关系
  • 2.3 抽象环境行政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3 当前我国抽象环境行政行为存在问题分析
  • 3.1 行为主体存在问题
  • 3.1.1 范围与级别宽泛
  • 3.1.2 权责不明并受部门利益趋使
  • 3.2 行为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 3.2.1 法律依据存在缺陷
  • 3.2.2 程序不完善
  • 3.2.3 与具体环境行政行为界限不清
  • 3.3 对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存在缺陷
  • 3.3.1 受案范围存在缺陷
  • 3.3.2 我国司法审查机关的组织体制存在缺陷
  • 3.4 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 3.4.1 权力机关监督的局限性
  • 3.4.2 行政机关监督的局限性
  • 3.4.3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抽象环境行政行为借鉴
  • 4.1 国外抽象环境行政行为概况
  • 4.1.1 美国
  • 4.1.2 法国
  • 4.1.3 德国
  • 4.1.4 日本
  • 4.2 经验借鉴
  • 4.3 本章小结
  • 5 完善我国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对策
  • 5.1 规范抽象环境行政行为主体
  • 5.1.1 确立与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主体相分离的原则
  • 5.1.2 明确授权权限范围并遵循行为创制回避原则
  • 5.2 实现行为规范化和科学化
  • 5.2.1 规范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名称形式
  • 5.2.2 完善程序制度
  • 5.3 建立与完善抽象环境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
  • 5.3.1 将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受案范围
  • 5.3.2 改革司法审查机关的组织体制
  • 5.4 完善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
  • 5.4.1 完善权力机关监督
  • 5.4.2 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
  • 5.4.3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行政行为的强制力[J].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9(04)
    • [2].行政行为未援引具体法律依据的司法审查[J]. 中国律师 2019(12)
    • [3].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条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4].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19)
    • [5].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分析——以“没有依据”为切入点[J]. 法制与经济 2020(07)
    • [6].论行政行为成立与合法要件价值取向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1)
    • [7].行政行为研究现状之检视——以2012-2017年主要法学期刊论文为对象[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1)
    • [8].行政行为概念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15)
    • [9].论新行政现实下的行政行为与法律关系[J]. 法制博览 2019(22)
    • [10].论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效力[J]. 政治与法律 2019(09)
    • [11].过程性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考量[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2].申请公开行政行为法律依据的处理[J]. 人民司法(案例) 2017(32)
    • [13].论程序行政行为的可诉标准[J]. 行政法学研究 2018(04)
    • [14].后续行政行为能否吸收先行行为[J]. 海峡法学 2018(02)
    • [15].论行政行为的合理边界——以司法主体为研究视角[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 [16].行政行为目的异化的研究[J]. 社科纵横 2017(01)
    • [17].行政行为的竞争合规制度研究[J]. 现代法学 2017(02)
    • [18].论责令性行政行为法律属性的裁判路径[J]. 福建法学 2016(04)
    • [19].浅析广告行政行为的要件构成[J]. 法制博览 2017(05)
    • [20].不完全作为行政行为研究[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2)
    • [21].确认行政行为无效诉讼的期限研究[J]. 行政法学研究 2017(04)
    • [22].公共行政变革与行政行为理论研究[J].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01)
    • [23].被诉行政行为的改变与诉讼标的的确定[J]. 行政与法 2017(08)
    • [24].行政诉讼中被告改变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5].不良行政行为的立法规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26].对档案行政行为与档案行政权力的几点思考——与刘东斌先生商榷[J]. 档案管理 2016(02)
    • [27].行政行为形式的理论变迁及制度重构[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8].论全球化语境下行政行为的国际化扩张[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06)
    • [29].无效行政行为不受起诉期限限制之理性思考[J]. 人民司法 2014(21)
    • [30].论无效行政行为及其效力[J]. 法制与经济 2014(18)

    标签:;  ;  ;  ;  

    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