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不同地理亚群香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不同地理亚群香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论文摘要

香螺(Neptunea cumingi Crosse)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腮亚纲(Prosobranchia)蛾螺科(Buccinidae)、香螺属(Neptunea),主要分布在黄、渤海海域。虽然国内、外对海洋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多研究,但国内仍未见有利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研究香螺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方面的报道。本文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黄、渤海海域辽宁地区的旅顺(LS)、东港(DG)、庄河(ZH)、长海(CH)以及山东烟台地区(SD)五个地理亚群野生群体的香螺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共筛选了33对引物,从中筛选出11对引物可扩增出条带,其中8对多态性相对较好的引物,片段大小为150-375bp之间,3对为单态性。对五个地理亚群的94个个体进行了研究。利用Arlequin3.11软件分析了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结构,计算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用UPGMA法和NJ法构建了五个群体的系统发生树。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4不等,平均每对引物2.750个。观测杂合度在0.173-0.865。分析时发现,群体总的观测杂合度(Ho=0.594)明显高于期望杂合度值(He=0.5 18),存在杂合度过剩的现象。五个地理亚群野生群体香螺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858-0.992之间,遗传距离0.008-0.164之间,亚群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由SSR扩增得到的亚群间的Fst在0.006-0.188之间,平均值为0.066,基因流(Nm)在2.239-89.283之间,平均值为25.400。遗传分化指数表明,在不同群体间已产生了遗传分化,但是分化较小。AMOVA分析数据表明亚群间的遗传变异指数为3.334%,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指数为95.516%,基因分化主要发生在亚群内,而不是亚群之间。根据所构建的4个SSR-PCR聚类图显示:地理位置相对最远的山东(SD)亚群被分为一支,辽宁的4个亚群聚为了一支。通过比较发现,基因流水平的高低、遗传相似性的程度和亚群之间的地理距离有关,地理位置离的越远的亚群,基因流水平越低,遗传分化指数越高,遗传相似系数越小;相反,地理距离较近的两亚群,基因流水平较高,遗传分化指数越小,遗传相似性越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物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
  •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技术
  • 1.2.1 形态学差异
  • 1.2.2 细胞学标记
  • 1.2.3 生物化学标记
  • 1.2.4 分子水平标记
  • 1.3 分子标记的分类
  • 1.3.1 RAPD5
  • 1.3.2 RFLP
  • 1.3.3 AFLP
  • 1.3.4 DNA 指纹图谱
  • 1.4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
  • 1.4.1 微卫星标记的定义和结构类型
  • 1.4.2 传统的微卫星标记开发策略
  • 1.4.3 微卫星扩增产物的检测
  • 1.4.4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
  • 1.4.5 微卫星标记在海洋动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 1.4.6 微卫星标记应用于海洋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
  • 1.4.7 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微卫星引物共用的研究
  • 1.5 香螺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学研究
  • 1.5.1 香螺的分类学地位以及形态学特征
  • 1.5.2 香螺的分布
  • 1.5.3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腹足类遗传分析研究方面的应用
  • 1.6 香螺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案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因组 DNA 提取
  • 2.3.2 DNA 模板的检测
  • 2.3.3 SSR-PCR 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建立
  • 2.3.4 SSR-PCR 产物的检测
  • 2.3.5 SSR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DNA 提取的结果
  • 3.2 SSR-PCR 反应参数的优化
  • 3.2.1 SSR-PCR 反应参数的调整结果
  • 3.3 SSR 扩增结果
  • 3.4 香螺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
  • 3.4.1 观测杂合度
  • 3.4.2 预期杂合度
  • 3.4.3 等位基因数
  • 3.4.4 五个地理亚群的香螺的 Fst
  • 3.4.5 基因流(Nm)
  • 3.4.6 AMOVA 分析数据
  • 3.4.7 香螺各亚群间遗传一致度及各亚群及个体间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香螺群体的系统发生与亚群分化
  • 4.2 基因流
  • 4.3 香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4 实验方法的优化
  • 4.4.1 DNA 的提取
  • 4.4.2 引物的设计原则
  • 4.4.3 关于 PCR 体系优化
  • 4.4.4 SSR 反应的可重复性和可信性
  • 4.5 关于 SSR 在 PAGE 电泳中的影子带处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绵羊第6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2(S1)
    • [2].致病疫霉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开发[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09)
    • [3].内蒙古地区西门塔尔牛亲子鉴定微卫星标记筛选[J]. 中国畜牧杂志 2011(13)
    • [4].微卫星标记在羊上的应用与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10(04)
    • [5].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微卫星标记研究[J]. 中国家禽 2008(16)
    • [6].藏羚羊5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7].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养殖技术顾问 2013(05)
    • [8].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4个食蟹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兽医学报 2011(03)
    • [9].施氏鲟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J]. 水产学杂志 2014(02)
    • [10].虾夷马粪海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04)
    • [11].四大家鱼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2)
    • [12].鲢AFLP和微卫星标记连锁图谱构建[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9)
    • [13].微卫星标记在绵山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动物保健 2009(02)
    • [14].利用微卫星标记检测金定鸭小群保种效果[J]. 畜牧兽医学报 2008(09)
    • [15].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绿背山雀遗传结构分析(英文)[J]. Chinese Birds 2013(02)
    • [16].大黄鱼快长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验证[J].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6)
    • [17].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性别差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J]. 海洋与湖沼 2014(01)
    • [18].豚鼠基因组2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筛选[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4(03)
    • [19].4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与鸭肉用性能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 2012(19)
    • [20].半滑舌鳎微卫星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 中国水产科学 2012(06)
    • [21].454测序技术开发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08)
    • [22].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边鸡遗传多样性及保种效果[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05)
    • [23].微卫星标记在养禽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浙江畜牧兽医 2009(04)
    • [24].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25].利用微卫星标记对种公牛进行个体识别鉴定[J]. 动物学杂志 2013(03)
    • [26].沼泽型水牛Y染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多态性检测[J]. 遗传 2010(03)
    • [27].微卫星标记在白蚁研究中的应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0(02)
    • [28].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08(06)
    • [29].微卫星标记对中国引进加州鲈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2008(05)
    • [30].鸭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05)

    标签:;  ;  ;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不同地理亚群香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