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入侵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恢复研究 ——以大连南关岭地区为例

海水入侵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恢复研究 ——以大连南关岭地区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海水入侵问题研究方法和现状进行概括,针对研究区所在地大连近几年来海水入侵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进而提出本研究课题的内容及方法。论文详细分析了大连市海水入侵最早地段南关岭地区的海水入侵的方式、海水入侵途径及造成海水入侵这一自然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危害、对该区四十多年来海水入侵的进程及趋势进行研究,研究证明,研究区地下水环境基本得到恢复。在总结地下水环境恢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地下水环境进一步恢复的建议。分析表明南关岭地段海水入侵形态基本有三种方式:面状入侵、线状入侵和管道状入侵。海水入侵的途径有裂隙岩溶、构造断裂及辉绿岩体与基岩的接触带入侵。海水入侵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海水入侵的形成提供了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人类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是诱发海水入侵的主要因素。由研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将海水入侵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未入侵阶段、轻微入侵阶段、入侵严重阶段和状况改善阶段。研究区海水入侵的趋势为:海水入侵面积和入侵程度有小→大→小的变化规律;海水入侵水平距离总体有近→远→近的变化趋势,海水入侵状况得到改善。研究区的地下水环境得到恢复的主要原因是对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工、农业生产技术及进行了远距离调水工程。针对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环境的进一步恢复提出:近海控制开采、区域逐级拦蓄、定期停采或轮换开采、截流开采、加强法制管理等建议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水入侵的概念
  • 1.2 海水入侵的原理
  • 1.3 海水入侵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大连市海水入侵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研究区地质条件
  • 2.3.1 地貌特征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4 岩溶发育特征
  • 2.4.1 岩溶形态及特征
  • 2.4.2 控制和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的富水性
  • 2.5.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方式
  • 2.5.3 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
  • 第三章 海水入侵方式及途径
  • 3.1 海水入侵的方式
  • 3.2 海水入侵的途径
  • 第四章 海水入侵的影响因素及危害
  • 4.1 海水入侵的影响因素
  • 4.1.1 自然因素
  • 4.1.2 人为因素
  • 4.2 海水入侵的主要危害
  • 第五章 海水入侵进程及趋势分析
  • 5.1 海水入侵划分原则
  • 5.2 海水入侵进程
  • 5.3 海水入侵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地下水环境恢复原因分析
  • 6.1 地下水环境恢复的原因分析
  • 6.2 地下水环境恢复的建议性措施
  • 第七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海水入侵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恢复研究 ——以大连南关岭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