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宁对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Cx36与Pxl表达变化的影响研究

奎宁对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Cx36与Pxl表达变化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缝隙连接据认为在癫痫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缝隙连接(connexin,Cx) 36阻断剂奎宁理论上具有抗痫活性。本实验拟在青霉素海马致痫动物模型上,用奎宁进行干预处理,观察记录各组大鼠行为学、脑电图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海马Cx36和Px1(pannexin-1)的表达,探讨Cx36和Px1在青霉素致痫大鼠脑内的表达变化及奎宁的干预作用。方法使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大鼠右侧海马注射微量青霉素制备急性痫性发作模型。将3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大组,分别为制模对照组(A组)、青霉素模型组(B组)、奎宁干预组(C组)。模型对照组5只大鼠,该组大鼠仅在右侧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余两组各15只大鼠,又分为1小时、3小时及24小时三个时间点亚组,每个亚组5只大鼠,其中C组在青霉素给药前20min予50mg/kg奎宁腹腔注射。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长短及发作强度、脑电图波形特点及痫性波频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各时间点Cx36和Px1的表达变化。结果青霉素模型组大鼠海马Cx36的表达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与制模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明显增多(P<0.01);奎宁组Cx36的表达也较同一时间点制模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但较青霉素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青霉素模型组及奎宁干预组Pxl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青霉素模型组及奎宁干预组两组之间Px1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霉素致痫大鼠发作强度在致痫后3小时达到最强,奎宁干预后延长了痫性发作潜伏期,降低了痫性发作强度;致痫大鼠脑电图上可记录到痫性放电波,奎宁预处理后减少了痫性波发放频率;结论1.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x36和Px1的含量均增高,表明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癫痫的发病机制;2.奎宁显著抑制了Cx36的表达,延长了痫性发作潜伏期,表明奎宁具有潜在的抗惊厥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的制作
  • 2.3 实验大鼠痫性发作行为学评估及潜伏期测定
  • 2.4 脑电图测定
  • 2.6 脑切片制作
  • 2.8 相关器皿的处理
  • 2.9 HE染色
  • 2.1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
  • 2.11 图像处理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1 模型制备结果
  • 2 实验大鼠痫性发作行为学评估及潜伏期测定结果
  • 3 脑电图记录结果
  • 4 免疫组化结果
  • 5 附图
  • 第三章 讨论
  • 1 关于青霉素海马致痫模型
  • 2 关于癫痫发病机制的几个主要学说
  • 3 海马Cx36及Px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参与课题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奎宁对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Cx36与Pxl表达变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