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隐球菌感染后AQP4表达与脑水肿关系的实验研究

新生隐球菌感染后AQP4表达与脑水肿关系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隐球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真菌,其中仅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具有致病性。相关研究显示,隐球菌侵入人体的可能途径为通过肺吸入,穿越肺血屏障后入血,播散至全身,甚至穿越血脑屏障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压增高是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最危险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与炎症引起的脑水肿有关。目前对本病脑水肿发生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临床中缺乏治疗手段,因此,隐球菌性脑膜脑炎中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明了,有研究发现AQP4蛋白与脑水肿密切相关。AQPs是一类处于持续开放状态的膜通道蛋白,其中AQP4选择性的高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构成血脑屏障的第二道隔膜,起调节水运输的作用;另外也有文献报导AQP4可能是一种渗透压感受器或受体,对渗透压的变化具有渗透调节作用。在脑组织中水转运和平衡的维持与脑脊液密切相关,由此我们推测AQP4可能参与新生隐球菌感染后CSF的循环调节。本实验采用在健康C57BL/6小鼠尾静脉内注射接种隐球菌菌悬液的方法,建立小鼠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模型,对感染后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实验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模型脑组织含水量于接种隐球菌菌悬液后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在6h、12h、24h和48h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2)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从接种菌悬液后24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在24h和4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生隐球菌感染所致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AQP4蛋白密切相关,并且小鼠脑组织中AQP4蛋白在新生隐球菌感染所致脑水肿中表达的动态过程及AQP4蛋白表达上调时程与脑水肿密切相关,提示AQP4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新生隐球菌感染所致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揭示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简称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生隐球菌感染后脑组织含水量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AQP4与脑水肿关系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肾移植与隐球菌感染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制备新生隐球菌单细胞的方法[J]. 微生物学报 2019(02)
    • [2].肾病综合征合并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1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05)
    • [3].云南省艾滋病患者分离新生隐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04)
    •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新生隐球菌感染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20(05)
    • [5].新生隐球菌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17)
    • [6].靶向治疗新生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08)
    • [7].新生隐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01)
    • [8].新生隐球菌引起脑膜炎1例[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19)
    • [9].新生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4(02)
    • [10].新生隐球菌对角质形成细胞活力的作用研究[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01)
    • [11].新生隐球菌交配与致病性的关系[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02)
    • [12].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的临床诊断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24)
    • [13].吉林地区临床新生隐球菌微卫星分型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11)
    • [14].新生隐球菌漆酶的原核表达[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04)
    • [15].巨噬细胞在新生隐球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概述[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04)
    • [16].中国和巴西临床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菌株的种群和基因型比较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03)
    • [17].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国内菌株的多位点微卫星灶分型[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9(10)
    • [18].新生隐球菌感染现状与相关抗菌药物使用[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04)
    • [19].移植肾功能衰竭患者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05)
    • [20].新生隐球菌一个新的产孢相关蛋白Srp1的鉴定与功能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19(07)
    • [21].34例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03)
    • [22].免疫正常宿主新生隐球菌肺炎2例[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03)
    • [23].miR-155-5p靶向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在人单核巨噬细胞抗新生隐球菌免疫反应中的机制研究[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9(05)
    • [24].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新生隐球菌病7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 疑难病杂志 2016(10)
    • [25].新生隐球菌RBP1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J]. 菌物学报 2018(11)
    • [26].SBi4211阻断HIV-1 gp41促进新生隐球菌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6)
    • [27].封面说明[J]. 微生物学杂志 2020(03)
    • [28].封面说明[J]. 微生物学杂志 2020(04)
    • [29].吞噬效应细胞与新生隐球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04)
    • [30].大肠埃希氏菌和新生隐球菌自发性腹膜炎1例[J]. 肝脏 2011(01)

    标签:;  ;  

    新生隐球菌感染后AQP4表达与脑水肿关系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