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头脉搏波传导时间测量技术研究

胸—头脉搏波传导时间测量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头部血压变化与脑部供血情况有关,也反映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刺激引起的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和人体自身状况。头部血压变化的连续监测在航空、航天等军事应用领域和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定条件下,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之间的变化关系是生理学上明确的现象。已经证明在个体化校正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测量来表征血压变化。 在运用脉搏波传导时间表征头部血压时,由于胸-头距离短,传导时间短,因此如何准确获得胸-头脉搏波传导时间成为获取头部血压变化信息的首要问题。 本文在论证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测和分析头部R波脉搏波传导时间(R-wave-gated Pulse Wave Transit Time,RWPWTT)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能更准确地反映胸-头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测量技术。 研究发现了头部RWPWTT时间组成中的R波心脏收缩始期(R-wave-gated Preisovolumie time,RWPIT)与等容收缩期(Isovolumiccontraction time,ICT)在不同条件下存在变异性,因而直接利用头部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1. 测量头部血压的意义
  • 2. G-LOC的研究历史与产生原因
  • 3. 动脉脉搏波相关理论
  • 3.1 动脉脉搏波产生与波形特征
  • 3.1.1 动脉脉搏波产生
  • 3.1.2 动脉脉搏波的波形特征
  • 3.2 动脉脉搏波的传播
  • 3.2.1 动脉中的血液运动
  • 3.2.2 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其影响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因素
  • 3.2.3 动脉脉搏波波形在传播过程中的波形变化
  • 3.3 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之间的关系
  • 3.3.1 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血压的关系
  • 3.3.2 利用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实现血压连续测量
  • 4. R波脉搏波传导时间
  • 4.1 外周脉搏波信号的测量方法
  • 4.2 脉搏波起点的确定算法
  • 4.3 现有RWPWTT技术存在的问题
  • 5. 课题研究目的与工作基础
  • 正文
  • 1. RWPWTT的组成分析与第二心音算法计算脉搏波传导时间
  • 1.1 RWPWTT算法测量THPWTT的问题
  • 1.2 心音
  • 1.3 采用第二心音侧量PWTT的生理学基础与算法
  • 1.4 特征点识别规则
  • 2的判定原则'>1.4.1 A2的判定原则
  • 1.4.2 In的判定原则
  • 1.4.3 手动修改特征点
  • 1.5 流体静压法测量血压变化与A2S2PWTT之间的关系
  • 1.6 A2S2PWTT与抬腿高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与结果
  • 1.7 A2S2PWTT算法与RWPWTT算法之间的对比
  • 2. 心脏收缩始期和等容收缩期对RWPWTT的影响
  • 2.1 心电图的相关理论
  • 2.2 心尖搏动图的基本理论
  • 2.3 心动周期的基本理论
  • 2.4 心脏收缩始期对RWPWTT的影响
  • 2.4.1 心脏收缩始期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法
  • 2.4.2 心脏收缩始期变化的生理学基础
  • 2.4.3 心脏收缩始期变化与RWPWTT的关系
  • 2.4.4 心脏收缩始期反映前负荷指标
  • 2.5 等容收缩期对RWPWTT测量的影响
  • 2.5.1 等容收缩期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 2.5.2 等容收缩期变化的生理学基础
  • 2.5.3 等容收缩期与RWPWTT之间的变化关系
  • 2.6 心脏收缩始期对RWPWTT的影响实验
  • 2.7 等容收缩期对RWPWTT的影响实验
  • 2.8 测量THPWTT的算法选择结论
  • 3. 测量THPWTT的实验平台建立与体位变化中连续观测头部血压变化
  • 3.1 体位改变对血压变化影响
  • 3.2 心脏自主神经对体位改变造成血压变化的调节
  • 3.2.1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
  • 3.2.2 体位改变造成血压变化的调节机制
  • 3.3 实验平台的建立
  • 3.3.1 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 3.3.2 硬件设计
  • 3.3.3 软件设计
  • 3.4 基于THPWTT观察心脏自主神经对体位改变造成血压变化的调节
  • 3.5 实验与结果
  • 4. WSN应用方案设计
  • 4.1 系统设计
  •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采样时间同步性能测试实验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皮肤共振传导时间的测量及其意义[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08)
    • [2].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传导时间间歇的对照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05)
    • [3].脊髓丘脑束中枢传导时间的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09)
    • [4].最早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19)
    • [5].针刺大鼠肺俞穴对脊神经电幅度和传导时间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20)
    • [6].全桡动脉波传导时间与动脉硬化参数的对比分析研究[J]. 应用力学学报 2016(02)
    • [7].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左腕脉搏波传导时间参考值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0(10)
    • [8].脉搏波传导时间的非接触式提取[J]. 医疗卫生装备 2015(02)
    • [9].瞬时波强(WI)技术中脉搏波传导时间检测及临床应用[J]. 上海医学影像 2008(04)
    • [10].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变异性的冠心病识别方法[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7(05)
    • [11].健康中老年人不同年龄段左腕脉搏波传导时间参考值的建立[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08)
    • [12].适用于脉搏波传导时间测血压准确性研究的多信号采集系统[J]. 医疗卫生装备 2012(04)
    • [13].正常人皮肤共振传导特性的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12)
    • [14].前臂尺神经干动作电位与短段传导时间测定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23)
    • [15].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血压测量系统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10)
    • [16].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窦电传导改变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19)
    • [17].短段传导时间测定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 海南医学 2012(23)
    • [18].脉搏波传导时间法检测血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08)
    • [19].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血压估计模型[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7(02)
    • [20].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连续血压分析系统[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3(06)
    • [21].门诊患者时点收缩压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08)
    • [22].麻醉手术期间影响脉搏波传导时间的相关因素[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07)
    • [23].脑动静脉间脉搏波传导时间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初步评价[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07)
    • [24].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血压监测方法[J]. 测控技术 2016(06)
    • [25].基于脉搏-心电的便携式血压仪的研制[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7(02)
    • [26].渐进性引导呼吸下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变异性分析[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4(06)
    • [27].组织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传导时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05)
    • [28].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脏传导时间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09)
    • [29].头带式连续血压检测装置设计[J]. 生命科学仪器 2015(06)
    • [30].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超声定量测定胎儿心脏传导时间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4(23)

    标签:;  ;  ;  ;  ;  ;  ;  ;  ;  

    胸—头脉搏波传导时间测量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