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慢滤技术研究及其在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生物慢滤技术研究及其在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饮水安全正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尤以为甚。雨水集蓄利用因其具有适用于分散居民点,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通过修建水窖、水柜等小型集雨设施解决了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以细菌为代表的集雨水质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我国农村地区居住相对分散,受社会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常规集中式水厂不能在农村地区普及,通常情况下,农户只进行蓄前粗滤和蓄后沉淀,这些措施并不能有效去除集雨水中的病毒、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必须进行集雨水深度处理以保障集雨水饮用安全。慢滤技术已有两百年的发展历史,该技术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进行水质净化,其优异的水处理效果获得了广泛赞誉。慢滤技术具有运行维护简单,制水成本低廉,处理出水不需要化学消毒即可达标等特点,但该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尚不清楚,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以期能够减少滤料堵塞机率,提高去除效率,延长运行周期,优化运行管理。本论文设计加工了4个生物慢滤反应器(编号为1#、2#、3#、4#),分别装填不同粒径滤料(0.15-0.3mm、0.3-0.9mm、0.9-1.35mm、0.3-0.9mm),其中4#生物慢滤反应器进行避光遮挡。通过测定氨氮、重金属、有机物、浊度、细菌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确定了生物慢滤技术最优设计和运行参数:①滤料粒径最优为0.3-0.6mm。②滤料装填高度最优为0.6-0.9m。③运行适宜温度为15-35℃。④滤速最优为0.2m/h-0.6m/h。本论文揭示了生物慢滤反应器中存在硝化反硝化作用,其硝化作用发生在滤器上部0.5m内,反硝化作用在滤器下部完成。当C/N比为1.6-1.8时,有利于硝化反硝化作用进行。通过对滤床不同深度滤料扫描电镜分析,菌落总数、SS、POC取样测试,生物慢滤反应器避光对比试验等,深入探讨了生物慢滤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表层生物黏膜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藻类、原生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分泌物,这些微生物形成了良性循环的食物链;微生物主要集中在表层2cm高度范围的滤料中,滤床高度为90cm即能保证出水水质,为生物慢滤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数据;适当的遮挡避光措施既可以有效抑制藻类生长,增加运行周期,又不会降低处理效果,对于生物慢滤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三套集雨水处理装置:家用自动生物慢滤水处理设备、慢滤池表层微生物黏膜清除装置、家用电解食盐水消毒液发生器。研发的这些装置为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物慢滤技术对集雨水中的浊度、色度、臭味、有机物、氨氮、重金属和菌落总数等指标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要求。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近年来的持续大旱为当地政府如何优化利用水资源敲响了警钟,雨水收集处理后饮用为解决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探寻了新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集雨水饮用系统组成及研究现状
  • 1.2.1 集雨水收集单元
  • 1.2.2 集雨水输送单元
  • 1.2.3 集雨水处理单元
  • 1.2.4 集雨水储存单元
  • 1.3 集雨水水质特征
  • 1.3.1 集雨水水质特征
  • 1.3.2 集雨水污染来源与人群健康危害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集雨水质特征与初期弃雨
  • 2.1 集雨水质特征
  • 2.1.1 试验方法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小结
  • 2.2 初期弃雨量计算
  • 2.2.1 试验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初期弃雨装置研制
  • 第三章 集雨水生物慢滤处理技术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试验装置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用水
  • 3.1.4 检测方法
  • 3.1.5 试验内容
  • 3.2 生物慢滤运行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 3.2.1 试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3.3 生物慢滤脱氮性能研究
  • 3.3.1 试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小结
  • 3.4 生物慢滤降解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 3.4.1 试验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3 小结
  • 3.5 生物慢滤技术中的生物作用研究
  • 3.5.1 试验方法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3 小结
  • 3.6 生物慢滤机械过滤作用研究
  • 3.6.1 过滤机制
  • 3.6.2 滤速调节
  • 3.6.3 小结
  • 3.7 生物慢滤模型构建
  • 第四章 生物慢滤技术成果转化与设备研制
  • 4.1 家用自动生物慢滤水处理设备研制
  • 4.2 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设备研制
  • 4.2.1 现有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技术现状
  • 4.2.2 小型集中式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设备研制
  • 4.3 生物慢滤技术的配套消毒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
  • 4.3.1 家用消毒装置研制
  • 4.3.2 家用消毒装置运行效果
  • 4.3.3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慢滤技术在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 5.1 生物慢滤技术在分散式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 5.1.1 单户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
  • 5.1.2 生物慢滤技术的应用
  • 5.2 生物慢滤技术在小型集中式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 5.2.1 技术示范地现状
  • 5.2.2 技术应用情况
  • 5.2.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待)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生物慢滤技术研究及其在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