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灵魂,漂泊不定的躯体 ——“70后”卫慧与“80后”春树女性文学创作之比较

无处安放的灵魂,漂泊不定的躯体 ——“70后”卫慧与“80后”春树女性文学创作之比较

论文摘要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地位在社会中的得到了显著提高,女性文学因此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继60年代作家陈染、林白的女性文学对文坛颠覆性的冲击后,以卫慧为代表“70后”一代人带着前卫的思想和“身体”匆匆登上文坛,以夸张的姿态展现着自己。当“70后”的前卫姿态尚未谢幕,以春树为代表的一批更加另类的“80后”作家以狂欢的形式卷起了一股新的文化浪潮。在这种浪潮下,面对有着强大图书市场的“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来说,我们不应该再继续漠视下去,对此文学评论界也改变了自己所坚守的文学传统,开始从“新时代”的大众文化出发,纷纷著书立说来关注此类文学现象。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中会交待“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概念的内涵和研究现状及其意义;第二章第一步会在“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主题上从女性生存状态、自然欲望的觉醒、成长的烦恼、都市崇拜、死亡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两代人的相同与不同;第三章会在“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之间比较情感抒发“从自恋到自卑情节的发展”以及“同性情谊之间的建构”;第四章在“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的叙事模式方面来考察文学叙事场景、叙事角度、叙述语言之间的区别。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对比和考察,我们会在第五章分析出“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中的不足之处,在第六章梳理出产生二代女性文学之所以会产生变化的原因,最后总结出“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所存在的价值。

论文目录

  • 一、绪论
  • (一) “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概念起源
  • (二) “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研究现状和意义
  • 二、主题思想方面之比较
  • (一) 寂寞的生存状态
  • (二) 自然欲望的觉醒
  • (三) 成长中的敏感与烦恼
  • (四) 对死亡的向往
  • (五) 对都市的顶礼膜拜
  • 三、“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情感抒发层面之比较
  • (一) 从“自恋”到“自卑”的转化
  • (二) 胜似爱情的同性情谊
  • 四、“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叙事建构方式之比较
  • (一) 多样化的叙事场景
  • (二) 难逃出的自传体叙事
  • (三) 口语化的叙事语言
  • 五、“70后”和“80后”女性文学的缺失
  • (一) 缺乏再创作的想象力
  • (二) 灰暗、颓废色彩过重
  • (三) 追随市场的精神缺失
  • 六、“70后”与“80后”女性文学之间差异性产生成因
  • (一) 社会经济变革下的推动
  • (二) 作家个人生活经历上的差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女性的焦虑——以《你好,忧愁》和《上海宝贝》中女性焦虑为例[J]. 智富时代 2017(08)
    • [2].两次抉择,三种卫慧——论卫慧[J]. 西湖 2013(01)
    • [3].奇怪的骚扰客[J]. 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 2010(08)
    • [4].奇怪的骚扰客[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0(12)
    • [5].解构与重构——试论卫慧《狗爸爸》中的男权藩篱[J]. 南方论丛 2012(03)
    • [6].在承续与背离中的挣扎——卫慧小说论[J]. 文教资料 2009(06)
    • [7].卫慧小说的后现代叙事狂欢[J]. 中国文学研究 2009(01)
    • [8].长大成人与失落家园的找回——由新作《狗爸爸》论卫慧创作转型[J]. 当代文坛 2008(04)
    • [9].1990年代的色情——兼论卫慧小说的历史隐喻功能[J]. 晋阳学刊 2015(05)
    • [10].飞舞的身体——谈卫慧小说与西方舞蹈[J]. 当代人 2008(02)
    • [11].暴风骤雨中的呼喊与坠堕——论卫慧《上海宝贝》的女性主义欲望抒写[J]. 牡丹 2016(06)
    • [12].貌合而神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卫慧的《上海宝贝》比较[J]. 语文学刊 2008(14)
    • [13].卫慧研究综述[J]. 青年文学家 2015(23)
    • [14].“呼喊与细语”——论卫慧小说《上海宝贝》的先锋意识[J]. 青年文学家 2009(04)
    • [15].“宝贝”型的上海女孩——卫慧的创作解析[J]. 世纪桥 2012(19)
    • [16].卫慧《上海宝贝》评析[J]. 长城 2012(10)
    • [17].浅谈卫慧的小说创作[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04)
    • [18].女性写作与当代中国叙事——由《上海宝贝》兼及一代人的写作伦理[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06)
    • [19].欲望的宣泄和理论的迷茫——评卫慧《上海宝贝》、棉棉《糖》、九丹《乌鸦》[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0].爱欲与身体——《上海宝贝》主要特点分析[J]. 北方文学 2018(15)
    • [21].80后在行动[J]. 长江文艺 2015(03)
    • [22].与台湾女生聊性[J]. 健康博览 2013(02)
    • [23].“70后”与“70后”批评[J]. 小说评论 2018(03)
    • [24].蝴蝶的尖叫——“70后”女作家写作的历史意味[J]. 南方文坛 2009(01)
    • [25].论卫慧、棉棉身体写作的边缘化抗争姿态[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2)
    • [26].文明的沦丧:“70后”女作家的性写作——以卫慧为例[J]. 文艺争鸣 2018(02)
    • [27].当代中国为什么盛行物质主义[J]. 民主与科学 2013(06)
    • [28].欲望的异度呈现和诗性价值的一度缺席——关于卫慧小说的价值审视[J]. 科技信息 2010(35)
    • [29].身体写作外衣下的个人化写作——以《上海宝贝》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8)
    • [30].“70后”的女性都市写作[J]. 山花 2008(08)

    标签:;  ;  ;  ;  

    无处安放的灵魂,漂泊不定的躯体 ——“70后”卫慧与“80后”春树女性文学创作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