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语愿望表达方式析日汉语言主观性的表达差异

日汉语愿望表达方式析日汉语言主观性的表达差异

论文摘要

在表达人的愿望和希求时,日语用「たい」和「たがる」来分别表达说话人自己的愿望和他人的愿望。在汉语中,不管是说话人自己的愿望还是他人的愿望,都用一个共同的「想」来表达即可。本文分三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北京日本语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2003)中抽取日语例句和对应的汉语译句进行分析,考察了日语中愿望助动词「たい」、「たがる」和汉语中的愿望助动词「想」的主观性问题。第一章概括的介绍了历来与「たい」、「たがる」和「想」相关的先行研究,主要是一些和主观性相关的研究。并了解了先行研究的不足之处,明确本文的立场。第二章介绍了历来对主观性的定义,表明本文的立场。第三章分为两个部分,主要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日语愿望助动词「たい」、「たがる」和汉语愿望助动词「想」的主观性的强弱问题。考察结果表明,日语和汉语的主观性是有不同之处。日语一般是在使用时有意识地区分说话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根据愿望主体的不同,而分别使用表示说话人自身愿望的愿望表达方式或者表示他人愿望的愿望表达方式。由此可见,日语是直接反映说话人的主观性的表达形式。也可以说,日语因为是主观性强的语言,所以使用时有意识地不踏入他人的世界。与之相对的是,汉语中的「想」是既可以表达说话人愿望又可以表达他人愿望的愿望表达。使用时一般不区分说话人和他人的关系。并且,没有专指说话人自身愿望的表达方式和专指他人愿望的表达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汉语是不直接反映说话人的主观性的表达形式。可以说,相对主观性强的日语,汉语的愿望表达没有那样发达的表现形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序論
  • 1.1 問題提起
  • 1.2 日本語の願望表現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 1.3 中国語の願望表現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 1.4 願望表現の「たい」、「たがる」と「想」の対比研究
  • 1.5 研究の方法と研究する意義の所在
  • 第二章 言語の主観性について
  • 2.1 言語の主観性の先行研究
  • 2.2 小論の言語の主観性に関する定義
  • 第三章 日本語願望表現と中国語願望表現の異同
  • 3.1 文末に現れる「たい」と「想」の対比
  • 3.1.1 文末の「たい」と「たくない」
  • 3.1.2 文末の「たかった」
  • 3.1.3 文末の「たくなかった」
  • 3.1.4 「たいらしい」のような形
  • 3.1.5 話者以外のことを表す「たい」
  • 3.1.6 まとめ
  • 3.2 「たがる」と「想」の比較
  • 3.2.1 「たがる」と「想」の比較
  • 3.2.2 まとめ
  • 終りに
  • 参考文献
  • 用例出典
  • 謝辞
  • 附录A 详细的中文摘要 从日汉语愿望表达方式析日汉语言主观性的表达差异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俄罗斯汉语传播动因及模式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2].美国华裔子女汉语继承语教育现状与问题[J]. 比较教育研究 2019(12)
    • [3].“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南亚国家汉语推广策略[J]. 西部学刊 2019(21)
    • [4].人民本位:瞿秋白汉语规划的基本特征[J]. 名作欣赏 2020(11)
    • [5].留学生高级汉语综合课课程研究现状与展望[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01)
    • [6].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汉语+”和“+汉语”[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01)
    • [7].国际生汉语网络流行语的习得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8].汉语复句研究回顾与展望[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5)
    • [9].中亚地区汉语传播现状浅析[J]. 文化产业 2020(06)
    • [10].“满式汉语”及其他——答戴昭铭先生之五[J]. 满语研究 2020(01)
    • [11].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认同研究[J]. 文学教育(上) 2020(09)
    • [12].浅谈如何进行汉语国际教学中“敏感问题”的跨文化沟通[J]. 国际公关 2019(11)
    • [13].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研究述评[J]. 北极光 2019(10)
    • [14].3-5岁汉语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1)
    • [15].汉语的百年沉浮[J]. 华夏文化 2018(02)
    • [16].汉语请求行为潜层内容类别初探[J]. 文化学刊 2018(07)
    • [17].新媒体环境下汉语生态的优化与保护[J]. 新媒体研究 2016(23)
    • [18].俄、汉语数词语用意义的对比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9].印尼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类型和成因[J].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1)
    • [20].基于对比的对泰汉语助动词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02)
    • [21].“一带一路”战略下汉语国际传播探索与思考[J]. 传播力研究 2017(03)
    • [22].日据时期朝鲜汉语官话会话书《增补改正汉语独学》音系标记[J]. 东疆学刊 2017(03)
    • [23].东南亚汉语传播与政治生态适应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4].学好汉语才回家[J]. 孔子学院 2017(04)
    • [25].汉语重数[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9)
    • [26].汉语与南亚语关系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J]. 百色学院学报 2017(04)
    • [27].浅析大众传媒在汉语国际化历程中的推动作用[J]. 新闻世界 2015(08)
    • [28].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J]. 山西青年 2020(02)
    • [29].汉语 “水”[J]. 福建文学 2020(04)
    • [30].藏区小学汉语实践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 科幻画报 2020(05)

    标签:;  ;  

    日汉语愿望表达方式析日汉语言主观性的表达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