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官僚制改革及其趋向——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

论官僚制改革及其趋向——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

论文题目: 论官僚制改革及其趋向——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学理论

作者: 陆春香

导师: 刘云虹

关键词: 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市民社会,改革,治理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受到宪政以及市民社会力量增长的现实的启发,作者运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用西方市民社会模式进行政治与经济二者关系的解释,探求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寻求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官僚制。首先根据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论述官僚制的产生与当时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之间即市民社会的发展的联系。接着论述由于当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状况的改变,官僚制凸显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弊端。论文接下来阐述官僚制改革的历程,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入手,指出改革取得的成绩及局限性。最后,作者坚持从国家与社会二者关系的良性发展的视角出发,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多中心治理方面寻找改革的突破口,阐述改革的趋向。作者认为,只有顺应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与社会共同发展,才是从根本上走出官僚制困境的出路。改革不是国家推动社会或社会推动国家单一的向度,而是综合的互动的,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分析官僚制

第一节 政治结构与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二、政治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二节 官僚制与其社会结构

一、市民社会的概念界定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社会的形成

三、市民社会催生官僚制

四、官僚制的优点

第三节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一、三种合法统治类型

二、理性官僚制行政的原则和特征

第二章 现阶段官僚制的困境

第一节 现阶段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一、公共领域的产生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现实状况:互动与合作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改变凸现官僚制的弊端

一、文化上的冲突:非人格化的民主问题

二、经济上的冲突:低效率与机构膨胀

三、政治上的冲突:腐败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改变引发的理论界的争论

一、民主制行政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理论

三、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

第三章 改革历程及局限

第一节 改革的历程

一、改革的进程概述

二、改革的价值取向及模式

第二节 改革取得的成绩与局限

一、改革的成绩中改进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因素

二、现阶段国家与社会关系下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

第四章 改革的趋向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一、治理的兴起: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

二、文化上发展和完善法治

三、政治上进一步社会民主化

四、经济上坚持市场化

第二节 开发多中心治理的集体行动

一、政府与市场之外的力量:多中心治理

二、自主治理的框架

致谢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官僚制行政困境的政治原因分析[D]. 王晓珊.吉林大学2005
  • [2].官僚制下政策执行阻滞因素的分析[D]. 陶鹏.吉林大学2004
  • [3].继承与超越—我国政府改革官僚制范式的双重任务[D]. 王振.曲阜师范大学2008
  • [4].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之间的第三条道路[D]. 李红兵.四川师范大学2006
  • [5].描述性官僚制促进社会正义的一种路径研究[D]. 宋贵杰.吉林大学2017
  • [6].中国官僚制的变革与建构[D]. 钱光亚.外交学院2015
  • [7].基于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中国官僚制发展研究[D]. 刘力.东北财经大学2016
  • [8].官僚制的“悖论”[D]. 顾小丽.南京农业大学2007
  • [9].治理与官僚制的关系问题研究:排斥抑或共融[D]. 赵晓军.广西大学2008
  • [10].从官僚制行政走向民主行政:内在逻辑与现实启示[D]. 张敏.福建师范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官僚制理性与公共行政责任研究[D]. 代清霞.厦门大学2006
  • [2].当代西方国家官僚制改革研究[D]. 马全中.厦门大学2006
  • [3].论西方官僚制理论的发展和演变[D]. 方由林.西北大学2007
  • [4].理性官僚制批判的反思[D]. 姜超.辽宁大学2007
  • [5].官僚制行政困境的政治原因分析[D]. 王晓珊.吉林大学2005
  • [6].变革社会中的官僚制理论分析[D]. 吴永忱.黑龙江大学2005
  • [7].论官僚制中的规则的意义[D]. 宋亮.吉林大学2006
  • [8].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之间的第三条道路[D]. 李红兵.四川师范大学2006
  • [9].理想型官僚制的二重性[D]. 徐焕阳.浙江大学2002
  • [10].官僚制批判的批判[D]. 马海韵.苏州大学2003

标签:;  ;  ;  ;  ;  

论官僚制改革及其趋向——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