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重要兼捕种类的生物学研究

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重要兼捕种类的生物学研究

论文摘要

延绳钓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包括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剑鱼,但由于其较低的选择性直接导致了大量兼捕的发生。兼捕一般指非渔业目标物种、被保留且能销售的渔获物、海上丢弃的渔获物以及由于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考虑而丢弃的种类,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较大,包括对于兼捕鱼种种群、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等。兼捕的渔获物主要包括目标物种的幼体、鲨鱼以及海龟和海洋哺乳动物等一些保护物种,目前对于这些兼捕物种的渔获统计的覆盖率仍然很低,国内外还未有对热带大西洋延绳钓渔业中的兼捕进行过系统研究,尤其缺少第一手的现场渔业资料。本研究在农业部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作为中国国家科学观察员项目来实施,以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兼捕鱼种生物学研究为基础和重点,研究兼捕鱼种的种类、体长体重关系、繁殖力和性腺指数等生物学,兼捕鱼种的渔获量以及垂直分布结构等参数,为改进延绳钓技术、评估与保护兼捕鱼种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有利于提升我国履行对公海生物资源的养护义务的执行力,有利于提高我国作为负责任渔业国家的形象。本研究基于2007年至2010年间科学观察员对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05°37′N14°59′N,29°00′W40°54′W)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两个航次的调查,通过海上取样、测量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兼捕鱼种的种类、体长体重关系、繁殖力和性腺指数等生物学状况,兼捕鱼种的渔获量以及垂直分布结构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大西洋延绳钓渔获种类组成本调查中,共取样鉴定渔获物22科34种,其中鱼类18科29种(包括硬骨鱼类9科19种和软骨鱼类9科10种)、哺乳类2科3种和海龟类2科2种,主要兼捕物种按渔获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青鲨、黄鳍金枪鱼、剑鱼、拟锥齿鲨、红棱鲂、长鳍金枪鱼、叉尾长鳍乌鲂、异鳞蛇鲭、蓝枪鱼、锯鳞四鳍旗鱼、大眼长尾鲨。二、主要兼捕物种生物学黄鳍金枪鱼叉长平均为134.6cm(s.d.=20.1,n=231),叉长与加工后重量的关系方程为:DW=5.72x10-6FL3.1841(R2=0.9614)。雌雄性比符合1:1,当叉长长度大于170cm时,雄性性比为100%。卵巢性腺指数平均为0.73(s.d.=0.34,n=45);精巢性腺指数平均为0.40(s.d.=0.40,n=40)。长鳍金枪鱼叉长平均为108.2cm(s.d.=6.3,n=83),叉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为:TW=3.73x10-5FL2.8559(R2=0.8277)剑鱼下颌叉长平均为148.3cm(s.d.=44.5 , n=156) ,雌性平均为182.7cm(s.d.=35.6,n=62),雄性平均为136.7cm(s.d.=18.6,n=34),下颌叉长与加工后重量的关系方程:雌性DWF=7.41x10-7LJFL3.4798(R2=0.9688) ;雄性DWM=2.08x10-6LJFL3.2828(R2=0.8842)。雌雄性比不符合1:1,当下颌叉长长度大于180cm时,雌性性比为100%。卵巢性腺指数平均为0.56(s.d.=0.35,n=38);精巢性腺指数平均为0.21(s.d.=0.21,n=15)。锯鳞四鳍旗鱼下颌叉长平均为175.4cm(s.d.=10.9,n=41),雌性平均为175.3cm(s.d.=6.3,n=12),雄性平均为175.4cm(s.d.=11.1,n=16),下颌叉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为:TW=5.92×10-6LJFL2.9292(R2=0.7004)。雌雄性比符合1:1,当下颌叉长长度小于165cm或大于190cm时,雄性性比均为100%。卵巢性腺指数平均为1.11(s.d.=0.99,n=12);精巢性腺指数平均为0.16(s.d.=0.16,n=16)。异鳞蛇鲭叉长平均为111.8cm(s.d.=21.3,n=51),雌性平均为121.1cm(s.d.=15.8,n=15),雄性平均为105.4cm(s.d.=24.3,n=17),叉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为:TW=1.06x10-5FL3.0272(R2=0.9823)。雌雄性比符合1:1,当叉长长度小于80cm时,雄性性比为100%,当叉长长度大于140cm时,雌性性比为100%。卵巢性腺指数平均为14.46(s.d.=5.20,n=14);精巢性腺指数平均为2.62(s.d.=2.21,n=15)。大青鲨叉长平均为211.3cm(s.d.=20.2,n=306),雌性平均为207.4cm(s.d.=17.2,n=147),雄性平均为214.9cm(s.d.=22.1,n=159),叉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为:TW=1.62x10-5FL2.8432(R2=0.8376),雌性:TWF=0.0004FL2.2373(R2=0.7873),雄性:TWM=1.19x10-6FL3.3201(R2=0.9329)。雌雄性比符合1:1。卵巢重量平均为133.5g(s.d.=98.3,n=49),总性腺重量平均为394.8g(s.d.=166.8,n=49),卵巢重量占总性腺重量的33.2%(s.d.=11.2%,n=49);精巢重量平均为513.6g(s.d.=207.0,n=85),总性腺重量平均为708.3g(s.d.=242.2,n=85),精巢重量占总性腺重量的71.3%(s.d.=8.0%,n=85)。两次调查共兼捕海龟23尾,分别为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21尾和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 olivacea)2尾。棱皮龟平均背甲长94.9cm,平均体重75.0kg;太平洋丽龟平均背甲长50cm,平均体重19.5kg。棱皮龟的背甲长和体重关系方程为:W=4×10-5SL3.1507(R=0.9912,n=21)。三、主要兼捕鱼种垂直分布结构除红棱鲂、异鳞蛇鲭和海龟外,其余物种的深度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除剑鱼外,其余兼捕物种的深度分布均值与大眼金枪鱼均有显著性差异,而除剑鱼和红棱鲂外,其余兼捕物种的深度分布函数与大眼金枪鱼也有显著性差异。聚类分析显示3种垂直分布结构,第一类为深度分布最浅的渔获物种,仅包括2种海龟;第二类为深度分布较深的渔获物种,包括红棱鲂、大青鲨、蓝枪鱼、锯鳞四鳍旗鱼、长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拟锥齿鲨和异鳞蛇鲭;第三类为深度分布最深的渔获物种,包括叉尾长鳍乌鲂、大眼金枪鱼、剑鱼和大眼长尾鲨,其中剑鱼与大眼金枪鱼的深度分布最为相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剑鱼、大青鲨和拟锥齿鲨等5种渔获物种雌雄间的深度分布函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个体大小与深度分布的相关性亦不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调查方法
  • 2.1 调查船与调查方法
  • 2.1.1 调查时间与调查海域
  • 2.1.2 调查船与渔具
  • 2.1.3 调查作业方式
  • 第3章 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渔获种类组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收集
  • 3.1.2 分析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4章 主要兼捕鱼种生物学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分析方法
  • 4.2 结果
  • 4.2.1 黄鳍金枪鱼生物学信息
  • 4.2.2 长鳍金枪鱼生物学信息
  • 4.2.3 剑鱼生物学信息
  • 4.2.4 锯鳞四鳍旗鱼生物学信息
  • 4.2.5 异鳞蛇鲭生物学信息
  • 4.2.6 大青鲨生物学信息
  • 4.2.7 海龟生物学信息
  • 4.3 讨论
  • 4.3.1 金枪鱼类生物学分析
  • 4.3.2 旗鱼类生物学分析
  • 4.3.3 鲨鱼类生物学分析
  • 4.3.4 其它鱼类生物学分析
  • 4.3.5 海龟类生物学分析
  • 第5章 主要兼捕鱼种垂直分布结构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收集
  • 5.1.2 钓钩理论深度估算
  • 5.1.3 分析方法
  • 5.2 结果
  • 5.2.1 深度分布范围
  • 5.2.2 垂直分布结构
  • 5.2.3 不同性别和不同个体大小的深度分布差异
  • 5.3 讨论
  • 第6章 小结
  • 6.1 研究小结
  • 6.1.1 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渔获种类组成分析
  • 6.1.2 主要兼捕鱼种生物学分析
  • 6.1.3 主要兼捕鱼种垂直分布结构分析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蓝点马鲛叉长和体重关系的月间及性别差异[J]. 中国水产科学 2020(08)
    • [2].春季南沙海域鲣渔业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J]. 南方水产科学 2017(04)
    • [3].东南太平洋沙氏刺鲅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偏好初步研究[J]. 海洋渔业 2017(01)
    • [4].南海扁舵鲣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南方水产科学 2015(05)
    • [5].西北太平洋公海春季秋刀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13(01)
    • [6].北大西洋大青鲨年龄和生长初步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01)
    • [7].黑龙江水系(中国)大麻哈鱼生物学特征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1)
    • [8].东海区银鲳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8)
    • [9].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个体大小与钓获深度的关系[J]. 海洋渔业 2015(01)
    • [10].中西太平洋人工集鱼装置下鲣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初步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05)
    • [11].马绍尔群岛海域大眼金枪鱼耳石形态[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05)
    • [12].浙江海域鲐鲹鱼资源量评估[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3].摩洛哥南部沿岸沙丁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01)
    • [14].海州湾黄鲫幼鱼的食性及其随叉长的变化[J]. 水产学报 2010(06)
    • [15].漂流人工集鱼装置随附鱼群中鲯鳅的生物学特征[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03)
    • [16].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耳石生长与性成熟度、个体大小的关系[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7(02)
    • [17].春季钓鱼岛海域竹鱼产卵群体生物学特征的研究[J].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3)
    • [18].印度洋中南部长鳍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03)
    • [19].东海蓝圆鲹的摄食习性[J]. 水产学报 2012(02)
    • [20].印度洋中南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研究[J]. 海洋渔业 2010(03)
    • [21].秘鲁外海鲯鳅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初步研究[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4(03)
    • [22].印度洋撒雅德玛哈浅滩(Saya de Malha Bank)底层延绳钓渔场丝尾红钻鱼生物学特性[J]. 中国水产科学 2008(01)
    • [23].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的渔业生物学特性[J]. 渔业科学进展 2013(03)
    • [24].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与渔业生物学现状分析[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5].北部湾多齿蛇鲻雌雄群体组成、生长、死亡特征的差异[J]. 海洋渔业 2009(03)
    • [26].工厂化室内育苗池养殖银鲳试验[J]. 河北渔业 2008(03)
    • [27].钱塘江桐庐段水域花渔业种群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4(06)
    • [28].印度洋西南部海域大青鲨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7(02)
    • [29].印度洋南部大眼金枪鱼年龄鉴定及其与生长的关系[J]. 中国水产科学 2012(03)
    • [30].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特征[J]. 水产学报 2008(03)

    标签:;  ;  ;  ;  ;  

    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重要兼捕种类的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