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微波接收组件及其DDS本振源的研究

射频/微波接收组件及其DDS本振源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的出现是频率合成技术的一次革命。DDS由相位累加器、正弦波形ROM、DAC以及外加滤波器构成。DDS具有频率转换速度快、频率分辨率高、频率切换中保持相位连续、易于实现多种调制功能、易于微处理器控制等优点。DDS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和仪器仪表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本文利用DDS技术研制宽带快速扫频频率源(579.3~1061.3MHz和4070~6070MHz)为项目中的接收组件(30~512MHz和4~6GHz)提供本振源。首先从工作流程和数学分析两个方面对DDS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因为实际上的DDS输出特性并不理想,因此全面把握DDS的内部特征是很必要的。故而本文以频率规划为基本思想着重分析了实际参数DDS的输出频谱特性,介绍了在DDS输出频谱中由各杂散源造成的杂散的位置和幅度的预测方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合适选择AD9858的输出频带,通过放大-滤波、混频-滤波、倍频-滤波的方案把信号信号的频率和带宽加大,实现基于DDS技术的579.3~1061.3MHz和4070~6070MHz频率源的设计、加工。前者实物尺寸为118×118×29mm3,后者实物尺寸为180×158×28mm3,测试结果表明倍频链路具有良好性能。两个接收组件均采用超外差结构,根据各自的指标情况和现实器件的选取,分别使用一次变频方案和二次变频方案。一次变频的组件中使用镜频抑制混频器和外接90 o电桥实现组件的镜频抑制,二次变频的组件中使用滤波器实现组件的镜频抑制,测试表明两组件均有40dB的镜频抑制功能。两组件的中频电路相同,均采用AD8309对数放大器,实现大动态范围的对数压缩,测试表明两组件动态范围达50dB。实物尺寸分别是54×53×14mm3和61×31×18mm3。测试结果表明两接收组件基本满足预订技术指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电路的发展现状
  • 1.2 微波接收机展状况
  • 1.3 微波频率源发展状况
  • 1.4 本课题的基本指标和个人工作
  • 第二章 接收机体制
  • 2.1 发射与接收机简介
  • 2.2 超外差接收机
  • 2.3 零中频接收机
  • 2.4 新型的接收体制
  • 2.5 镜像抑制接收机
  • 2.6 接收机体制的思考
  • 第三章 DDS 本振源电路设计与实现
  • 3.1 概述
  • 3.2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原理
  • 3.2.1 DDS 的理论基础
  • 3.2.2 DDS 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 3.2.3 DDS 的数学综合
  • 3.2.4 理想DDS 的频谱分析
  • 3.3 DDS 本振源的设计
  • 3.3.1 DDS 主要优缺点
  • 3.3.2 DDS 本振源频段的选择
  • 3.3.3 DDS 本振源方案的讨论
  • 3.4 DDS 本振源的实现
  • 3.4.1 DDS-RF 的实现
  • 3.4.2 DDS-MW 的实现
  • 3.4.3 部分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收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接收组件的设计
  • 4.1.1 30~512MHz 组件的设计
  • 4.1.2 4~6MHz 组件的设计
  • 4.2 接收组件的实现
  • 4.2.1 30~512MHz 组件的实现
  • 4.2.2 4~6GHz 组件的实现
  • 4.3 测试与分析
  • 4.3.1 30~512MHz 组件的测试
  • 4.3.2 4~6GHz 组件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射频/微波接收组件及其DDS本振源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