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探析 ——以唐代为例

影响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探析 ——以唐代为例

论文摘要

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传播学的一项重要分支,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演变,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频繁交流、相互融合,使得各国日渐重视本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一时代背景对跨文化传播研究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和更高的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土壤。针对影响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研究,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于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以唐代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为研究案例,从中国古代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入手,“以史为鉴”,探寻适宜当代中国国情与跨文化传播发展现状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支持。研究首先对唐代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进行整体描述,然后着力就影响传播效果的诸多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唐代的跨文化传播盛况及其成功的传播效果是与诸多内、外部原因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的。其中,唐代“兼容并蓄”的传播理念、独特融合的传播内容、具备赢效因素的传播者以及具备“意见领袖”特质的中介者等原因,在传播过程内部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而其稳定的政治环境、殷实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开放的对外政策、畅达的交通渠道以及完善的留学生教育制度等原因,作为传播环境中的诸因素,对传播效果产生外部的推动影响。唐代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多种内、外部影响原因,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各部门协同合作,最终才能保障和推动跨文化传播取得理想、积极的传播效果。基于唐代的传播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一些或可提升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与设想,认为可从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等五个层面入手,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具体途径为:建立一种以文化平等为基础、尊重传播发展规律的和谐传播理念;打造一种独具魅力、融合多元文化的具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培养高质量的传播者、充分发掘中介者的“意见领袖”作用;整合发挥传统与新兴传播媒介的优势作用;创造经济殷实、政治稳定、制度健全、科技发展的有利传播环境等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及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相关概念与案例范围界定
  • 第二章 唐代跨文化传播效果的整体描述
  • 2.1 唐代文化东传的传播效果
  • 2.2 唐代文化西传的传播效果
  • 第三章 影响唐代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分析与启示
  • 3.1 内部原因分析与启示
  • 3.2 外部原因分析与启示
  • 第四章 提升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途径与设想
  • 4.1 秉持和谐的传播理念
  • 4.2 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
  • 4.3 发掘具有"推手"作用的传播者与中介者
  • 4.4 整合多元化的传播媒介
  • 4.5 创造有利稳定的传播环境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回顾与总结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四六级翻译题看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15(04)
    • [2].米闹作品[J]. 协商论坛 2019(11)
    • [3].沈钊昌作品[J]. 协商论坛 2019(11)
    • [4].“一带一路”研究文献中中国文化走出去传播作用研究[J]. 福建茶叶 2019(12)
    • [5].探析中国文化外译的问题及策略[J]. 海外英语 2020(04)
    • [6].略析梁漱溟中国文化“早熟”说[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01)
    • [7].传播中国文化 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J]. 新闻爱好者 2020(05)
    • [8].品牌化:新格局下中国文化产业输出路径探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05)
    • [9].“两个一百年”期间中国文化产业的挑战与机遇[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0].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市场的独特价值[J].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9(05)
    • [11].祝英公作品[J]. 协商论坛 2018(05)
    • [12].购买在线知识了吗?[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13)
    • [13].浅析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J]. 社会科学文摘 2018(07)
    • [14].浅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问题[J]. 人文天下 2016(23)
    • [15].学习中国文化从何入手[J]. 当代贵州 2017(02)
    • [16].再谈中国文化的起源[J]. 才智 2016(34)
    • [17].一个面向未来的文化金融研究院——《经济》杂志社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成立[J]. 经济 2017(12)
    • [18].“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J]. 新西部 2017(20)
    • [19].文化软实力研究需寻求共识的几个问题[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4(12)
    • [20].中华道统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王学研究 2016(01)
    • [21].外修文化之“城”,内养精神之“剧”[J]. 语文月刊 2017(08)
    • [22].林语堂“绝境重生”[J]. 小学教学研究 2017(21)
    • [23].北工大学生为外教讲中国文化[J]. 中小学电教 2017(06)
    • [24].关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2)
    • [25].从《红楼梦》中俗语的翻译看中国文化要素的翻译策略[J]. 文教资料 2017(19)
    • [26].晚清中国文化信心失落考——从清末游洋记入手[J]. 法律史评论 2017(00)
    • [27].稻米油促进厨房“健康革命”[J]. 消费指南 2016(12)
    • [28].《徒然草》第七十五段中的中国文化[J]. 明日风尚 2016(20)
    • [29].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 赤子(下旬) 2016(05)
    • [30].儿童中国文化导读[J]. 教育 2017(01)

    标签:;  ;  ;  ;  ;  

    影响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探析 ——以唐代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