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注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足够的后劲。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曾经给世界创造了许多惊人的成绩,它是我国典型的优势项目之一。河南作为我国乒乓球传统强省,多年来向国家队输送了一大批运动员,培养出张立、葛新爱、黄亮、邓亚萍、以及少年时代在河南训练的刘国梁、刘伟等数位世界冠军和几十位国内知名运动员。它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河南省乒乓球队、河南省乒羽中心乒乓球培训基地、郑州市乒乓球队、濮阳乒乓球实验学校的运动员、教练员、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五种方法,对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管理者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了解我省目前的培养现状,找出了我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如下:结论1:(1)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体育系统和俱乐部形式两种。(2)河南省建立起4个省级乒乓球训练基地,拥有一定数量的在训人员,为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打下基础。(3)河南省青年乒乓球后备人才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后备人才水平在全国排名上升趋势不明显。(4)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对乒乓球项目抱有很大信心,只是现在缺乏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令人担忧。结论2: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1)运动员生源质量不高,男女运动员比例严重失调;(2)运动员出路过于狭窄;(3)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不够,文化水平有待提高;(4)教练员综合素质需要提高;(5)训练资金不足;(6)管理体制与奖励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7)运动员选拔系统需要公平、合理。结论3:针对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本对策:(1)引进人才,必须把眼光放在引进高水平教练员与运动员身上,通过引进人才加快河南乒乓球的崛起。(2)正确对待学习与训练的矛盾,紧紧围绕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为重点,做到文化学习与训练质量协调发展。(3)优化教练员、运动员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与使用。(4)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注重学历与能力的培养,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5)建立健全现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处理好运动员的进口关,安排处理好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拓宽运动员出路。(6)建立合理的互信机制,以制度约束人,在重大问题上体现集体决策和意见。在运动员选拔上减少和避免领导的人为干预。(7)建立法制化后备人才流动管理轨道,保证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需要的前提下,有序进行后备人才合理的流动,为全国各省、市俱乐部输送优质的乒乓球后备人才服务。(8)加强运动员培养,注重男女运动员协调发展。河南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今后的目标是参加更多高水平运动队的集训,向“国字号”努力。已经在国家二线的运动员要向一线跻身,人才输送形成良好的衔接。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
  • 1.2.2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
  • 1.2.3 对我国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的研究
  • 1.2.4 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
  • 1.2.5 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2.1 问卷调查法
  • 2.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理统计法
  • 2.2.4 逻辑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概念界定
  • 3.2 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现状与分析
  • 3.2.1 运动员来源、年龄、性别及训练年限
  • 3.2.2 运动员技术类型
  • 3.2.3 运动员训练现状
  • 3.2.4 运动员文化学习情况及对待学习与训练的态度
  • 3.2.5 运动员认为影响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
  • 3.2.6 运动员对今后的出路或流向的意向
  • 3.2.7 竞赛现状
  • 3.3 河南省乒乓球教练员现状与分析
  • 3.3.1 教练员基本情况
  • 3.3.2 教练员执教年限、职称、科研能力情况
  • 3.3.3 教练员培养运动员训练动机
  • 3.3.4 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情况
  • 3.3.5 教练员待遇情况
  • 3.3.6 教练员训练计划制定现状
  • 3.3.7 后备人才选拔情况
  • 3.4 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现状与分析
  • 3.4.1 河南省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管理体制
  • 3.4.2 教练员管理现状
  • 3.4.3 运动员管理现状
  • 3.4.4 经费管理现状
  • 3.5 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
  • 3.5.1 管理权限集中,各级组织权责不明确
  • 3.5.2 奖励方式过于单一
  • 3.5.3 训练经费缺乏
  • 3.5.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需要重视
  • 3.5.5 运动员男女比例失调
  • 3.5.6 运动员文化学习需要重视
  • 3.5.7 教练员队伍建设、训练计划的制定需要完善
  • 3.5.8 我省运动员选拔没有真正达到公平、公正,人为因素较多
  • 3.6 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 3.6.1 优化管理体制、丰富培养模式,增加资金投入
  • 3.6.2 加强运动员培养,坚持“百花齐放,以我为主”的方针
  • 3.6.3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建立教练员培训体系,改善教练员待遇
  • 3.6.4 科学化训练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 3.6.5 重视运动员文化学习,完善运动员培养体系,疏通运动员出路
  • 3.6.6 建立公平的运动员选拔系统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致谢
  • 6 注释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冰雪运动 2020(02)
    • [2].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策略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1)
    • [3].实施护理后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06)
    • [4].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新思考——改革体制,因材施教[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5)
    • [5].关于安徽省艺术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一些思考——兼谈设置艺术附小[J]. 艺术评鉴 2018(19)
    • [6].加强后备人才培养 推动国企做优做强[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20)
    • [7].制约天津市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36)
    • [8].天津市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运动 2017(01)
    • [9].我国篮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 运动 2017(09)
    • [10].宁波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6)
    • [11].我国与世界排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3)
    • [12].制约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9)
    • [13].2022冬奥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22)
    • [14].冬奥会背景下河北省短道速滑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今日财富 2020(15)
    • [15].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0(03)
    • [16].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J]. 中国科技教育 2019(08)
    • [17].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读书文摘 2016(18)
    • [18].刍议游泳后备人才培养[J]. 明日风尚 2017(20)
    • [19].基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探讨[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11)
    • [20].齐齐哈尔市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审视与发展路径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 2019(12)
    • [21].我国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保障政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0(10)
    • [22].中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体育科学 2020(08)
    • [23].安徽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24].黑龙江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02)
    • [25].转型期山西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体育科技 2017(05)
    • [26].县级医院学科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06)
    • [27].影响辽宁中学校园篮球建设与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5)
    • [28].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7)
    • [29].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3)
    • [30].广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标签:;  ;  ;  ;  

    河南省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