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闻名世界的“硅谷”,并创造了硅谷神话后,世界各地的大学科技园纷纷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我国也为了倡导自主创新,实现国家产业的转型,引进了大学科技园这种创新产业模式,建立了各类科技园区用以孵化创新企业、实现国家创新体系。截止到2008年4月,我国包括大学科技园在内的各种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达到548家,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位。可是,数量并不代表质量。我国有许多大学科技园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产业制度不健全和政策环境不健康等原因存在着大量夭折的现象,这就使得我国大学科技园能否持续发展成为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是基于此目的运用资料查阅法、实证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等对大学科技园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其能否持续发展的结论。本文首先在已有的产学研结合理论、科技企业孵化器理论、科技园区理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科技园已有的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相关研究结论,试图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内生性和外生性分类找出影响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其最重要的因素,为后面建立评价模型的权重打下基础;其次,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借鉴其因素重要性排序,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确立了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以便对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的评价研究,得出每个大学科技园的各指标得分和综合得分,以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使得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可以更长期稳定的发展;再次,本文以厦门大学科技园作为案例,介绍了其发展现状(投资主体、组织性质、专业性质、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并实例运用该评价模型和方法与北京大学科技园相比较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出了厦门大学科技园以北大科技园为期望值的综合评价得分。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对厦门大学科技园的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本文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学科技园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产学研结合理论
  • 2.2 科技企业孵化器理论
  • 2.3 科技园区理论
  • 2.4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3.1 影响因素分析
  • 3.2 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 4.1 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 测评方法研究
  • 4.3 期望值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厦门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 5.1 厦门大学科技园发展简介
  • 5.2 可持续发展评价
  • 5.3 可持续发展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研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例[J]. 科技风 2019(35)
    • [2].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19(12)
    • [3].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打造产教融合品牌的路径探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例[J]. 品牌研究 2019(16)
    • [4].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徐州大学科技园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市场 2020(02)
    • [5].欧洲科技园的新启示[J]. 华东科技 2020(04)
    • [6].大学科技园管理运行机制分析[J]. 山西农经 2020(05)
    • [7].大学科技园如何融入并服务区域创新体系[J]. 科技中国 2020(04)
    • [8].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20(03)
    • [9].新时代的新引擎之大学科技园典型案例[J]. 新材料产业 2019(09)
    • [10].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20(06)
    • [11].寻求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20(08)
    • [12].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20(09)
    • [13].山东省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21)
    • [14].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19(06)
    • [15].依托大学科技园发展创意产业对策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42)
    • [16].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转变研究——基于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大学科技园调查及中外比较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21)
    • [17].国家大学科技园政策变迁的演进逻辑与动力机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9(05)
    • [18].《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J]. 大众文艺 2018(14)
    • [19].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难题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3)
    • [20].太仓大学科技园人才项目发展情况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6(31)
    • [21].浅谈大学科技园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与优化[J]. 中国高校科技 2016(11)
    • [22].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策略[J]. 中国高校科技 2016(11)
    • [23].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作用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质的发展[J]. 高教学刊 2016(24)
    • [24].四川省大学科技园建设成效显著[J]. 内江科技 2016(12)
    • [25].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初探[J]. 中国高校科技 2016(12)
    • [26].职业院校类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35)
    • [27].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7(02)
    • [28].开放实现科技创新 协同助推事业发展——重庆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纪实[J]. 重庆与世界 2017(01)
    • [29].大学科技园孵化模式与关键因素探讨[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01)
    • [30].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法律保障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29)

    标签:;  ;  ;  ;  

    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