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疏肝方及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的临床疗效

补肾疏肝方及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的临床疗效

(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1120)

【摘要】目的:研究补肾疏肝方及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指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引发月经周期提前七天及以上,且持续2个月经周期及以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本院妇科收治的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中抽出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安宫黄体酮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疏肝方,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高温相持续天数、月经提前天数、HPS评分、血清孕酮、雌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高温相持续天数、月经提前天数、HPS评分、血清孕酮、雌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方及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补肾疏肝方;安宫黄体酮;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

【中图分类号】R71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094-02

引言

患者卵巢黄体功能降低、孕酮分泌量不足是导致其出现黄体功能不足的主要原因,其临床上多是以经期提前作主要表现,严重者还有引发早期流程或不孕。如今,临床上针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治疗尚未研制出具有规范性的治疗方案,在西医中主要应用激素补充疗法,此法近期效果理想,但不足的是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停药后非常容易复发[1]。中医辩证中,认为肾虚肝郁是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的发病病机,针对此病的治疗原则以清热凉血、补肾疏肝、调经止痛为主[2]。本文通过研究肾疏肝方及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于本院妇科收治的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中抽出60例,全部患者均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经中医证型为肾虚肝郁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已婚42例,未婚18例;年龄跨度43~79岁,平均年龄58.3岁(s=9.5);病程跨度1~13年,平均病程6.5年(s=5.1)。对照组患者中,已婚35例,未婚25例;年龄跨度43~80岁,平均年龄58.4岁(s=9.7);病程跨度1~13年,平均病程6.6年(s=5.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相关诊断标准:月经周期明显缩短,经前存在少许出血,经B超检查呈现正常。患者基础体温BBT为双相,而高温相(HPS)评分值小于5分,其高低温差小于0.3℃,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排卵之后6天测定孕酮小于10ng/mL,其黄体中期黄体酮小于10ng/mL,存在黄体功能不足,患者阴道涂片测定结果,其角化细胞指数比较高,其皱褶比较差,存在细胞堆积现象。

肾虚肝郁证:主症:月经周期提前时间大于等于7天,且持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存在腰膝酸软,于经期存在乳房胀痛、小腹胀痛及胸闷胁胀症状。次症:经期有血块,存在头晕、耳鸣症状,有烦躁易怒表现,性欲下降,出现失眠多梦,有口涩、口苦、口干等症状。其舌苔淡白,且脉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安宫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5)用药方式口服,1天2次,1次用量为4mg,服用初始时间为经期第10天,连续服用10天,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安宫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5)用药方式口服,1天2次,1次用量为4mg,服用初始时间为经期第10天,连续性服用10天;同时给予中药补肾疏肝方,补肾疏肝方为我院自制药方,方中药材及用量为:菟丝子、桑寄生、山药、阿胶、当归、白术各12g、熟地黄、茯苓、白芍、山茱萸、牡丹皮、生地黄、郁金、栀子各9g、甘草6g。水煎剂,服用初始时间为经期第10天,1天1剂,取汁200mL,服用时间为早上、晚上两次,温服,连续服用10天,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高温相持续天数、月经提前天数、HPS评分、血清孕酮、雌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治愈率。

1.4数据统计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表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温相持续天数、月经提前天数及HPS评分

见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的高温相持续天数、月经提前天数及HPS评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高温相持续天数、月经提前天数及H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愈率

见表3,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对比两组治愈率

3.讨论

在中医治疗中,认为肾虚肝郁是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的发病病机,故而针对此病的治疗原则以清热凉血、补肾疏肝、调经止痛为主。补肾疏肝方,方中君药为柴胡、桑寄生,二者可补血益精、疏肝理气及活血化瘀等。臣药为郁金、菟丝子,二者可起到可舒经活络、补肝益肾、疏肝解郁、益肾固精等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渗湿、利水消肿之功;山药功效为滋阴补肾;生地黄、白芍两种药材均可起到调经止痛、清热柔肝效果;白术可产生健脾益气作用;阿胶可起到养血止血、滋阴润肺之功效;牡丹皮、栀子、当归功效依次为活血散瘀、清热泻火、补血活血化瘀;甘草则可对诸药发挥调和作用[4]。如今,有关研究记载[5],菟丝子可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在促黄体功能进行有效的额调节,使促黄体生成素大量分泌;当归可对叶素、肾上腺-脑垂体中组织胺两个部位的分泌产生调节作用,强化子宫兴奋性及收缩反应;白芍可对卵巢颗粒细胞进行刺激,使之进一步分泌大量的甾体激素,产生类孕激素效果。补肾中药也可增进子宫内膜孕激素、雌激素受体二者的表达,使黄体期血管数目增多,提升黄体细胞含量,使子宫内膜内环境得以显著改善。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高温相持续天数、月经提前天数、HPS评分、血清孕酮、雌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补肾疏肝方及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钱虹.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的黄体功能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7,10(11):1354-1356.

[2]肖高红.滋肾调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4):140-141.

[3]王冬梅.补肾疏肝方与常规促排卵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3):59-60.

[4]赵春玲.补肾疏肝汤辅以黄体酮胶丸对围绝经期子宫功能性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339-340.

[5]卢通.自拟先期汤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的疗效及对患者黄体功能的影响[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6,14(01):47-50.

标签:;  ;  ;  

补肾疏肝方及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的临床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