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县干旱缺水对策探讨

奉贤县干旱缺水对策探讨

一、丰县干旱缺水的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寿仁,涂婷,李昕[1](2022)在《南丰县橘园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南丰县2012—2020年橘园土壤平均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了橘园土壤平均相对湿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橘园10~20 cm土层旬平均相对湿度与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旬平均地面温度、旬平均最高地面温度、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0.1 mm雨日、旬≥1.0 mm雨日、旬≥5.0 mm雨日、旬≥10.0 mm雨日、旬≥25.0 mm雨日、旬≥50.0 mm雨日等环境因子相关极显着;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旬降水量和旬≥5.0 mm雨日对土壤湿度的影响逐渐增强,旬日照、旬空气湿度、旬气温、旬地面温度和旬≥0.1 mm雨日、旬≥1.0 mm雨日等对土壤湿度的影响逐渐减弱。

张礼兵,喻海関,金菊良,胡亚南,崔毅,吴成国[2](2021)在《基于联系数的大型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与优化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与调控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科学管理手段。可供水量与需水量是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综合体现指标,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直观地揭示水资源系统的单元供需均衡和空间均衡程度。针对水资源空间均衡研究现状,首先以供需差占供需总量比定义并计算水资源系统的单元供需均衡度;再以各单元面积、人口和经济占比确定单元的系统权重,并运用七元联系数将各单元均衡度综合为系统空间均衡等级并识别均衡状态;以淠河灌区现状及远景规划年为例,对有无水量调配下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开展评价计算与对比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的优化调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水平年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经系统内水资源调配后有明显提升;远景规划年不同来水情景下,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尖锐,只有在充分节水基础上借助系统内、外多水源调配方能使灌区水资源系统达到基本均衡;单元供需均衡度能同时表达缺水型失衡和余水型失衡而更有普适性;改进的七元联系数评价模型可更加细致地刻画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不确定性,为准确判别区域水资源系统所处空间均衡状态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大型灌区内部由于县市之间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不同导致水资源均衡度差异明显,而通过系统内单元间水资源优化调配以及系统外多水源调配能有效改善区域单元供需均衡度和空间均衡状态,对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区域远景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朱赟[3](2021)在《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中央1号文件多次明确提出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在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能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作为评价一个地区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农业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的经济核心区和农业优先发展区域,但受自然条件约束,也是云南省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为缓解滇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启动了滇中引水工程,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可研报告。为实现二期工程和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同步建成、同步发挥效益”,本文对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在弄清农业水资源对滇中农业生产发展支撑能力的基础上,推进二期工程可研工作,更好地从农业全局把握水资源的价值,为滇中受水区节水政策、方案、措施等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以2019为现状年,对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状况及在滇中引水二期工程基础上的农业水资源发展预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在现状发展基础上确定了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对滇中现状年2019年、规划水平年2030、2040年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对于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从有限的数据中对其进行模糊概念评价是很难的。现已有诸如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背景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有限元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常规趋势法、神经网络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和多目标规划法等方法用于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但是这些方法往往忽略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忽略了问题本身的模糊性与随机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定性定量的转化模型。例如传统计算指标因子权重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AHP),并不能准确的判断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而处理模糊问题的传统方法之一——模糊数学,利用隶属度函数转化不确定性时就已经改变了问题模糊的性质。本次研究,结合云模型可以实现定性定量相互转化的特性,改进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三者结合,建立了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指标体系及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对滇中2019年、2030年、2040年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滇中高原经济区整体角度分析,规划水平年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较现状年有一定的好转,承载力状态由饱和状态向有一定承载力状态转变。从各受水片区角度分析,大理、楚雄、昆明片区在2019、2030、2040年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临界状态。玉溪、红河片区2030、2040年承载力状态由临界状态恢复至有一定承载力状态。丽江片区承载力状态在2040年就由临界状态恢复至有一定承载力状态。

王新,张胜东[4](2021)在《新疆和田地区水安全配置方案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和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与生态保护用水矛盾日益显现,系统治理和田地区水资源问题,对于推动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在总结和田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等方面问题和形势基础上,结合和田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定位,梳理出和田地区水安全配置策略。

胡亚南[5](2021)在《大型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与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与调控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科学管理手段。可供水量与需水量是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活动对水资源的综合体现指标,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直观地揭示水资源系统的单元供需均衡和空间均衡程度。针对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本文提出了基于供需关系和七元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结合大型灌区水资源系统开展了评价与调控研究:先以供需差占供需总量比定义并计算现状水平年各县市单元供需均衡度;再根据评价标准构建基于七元联系数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基此进行灌区有、无系统内水资源调配的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评价计算与对比分析;然后通过对远景规划年需水量及可供水量的预测,开展了各县市单元供需均衡度和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预测评价,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的优化调控方案。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利用本文提出的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对淠河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进行评价。现状水平年下,无系统内水资源配置时,灌区整体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为2.95,处于中度缺水失衡状态。经灌区内水资源配置后,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提升至3.21,即轻度缺水失衡状态。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可得合肥市区、肥东、肥西、长丰、六安市区、寿县的水量分配比分别为54.84%、0.69%、3.77%、7.28%、30.32%、3.1%,淠河灌区空间均衡等级提升至3.42。(2)远景规划年多年平均来水情景下,无系统内水资源配置时,灌区整体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为2.75,即中度缺水失衡。按现行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灌区内水资源配置后,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提升至3.08。考虑灌区外部水源调水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可得合肥市区、肥东、肥西、长丰、六安市区、寿县的水量分配比分别为33.52%、2.36%、9.64%、12.00%、22.31%和20.17%,淠河灌区空间均衡等级提升至3.79,即供需基本均衡。(3)远景规划年80%来水频率情景下,无系统内水资源配置时,灌区整体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为2.57,即中度缺水失衡。按现行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灌区内水资源配置后,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等级提升至2.62。考虑灌区外部水源调水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可得合肥市区、肥东、肥西、长丰、六安市区、寿县的水量分配比分别为35.67%、3.71%、30.98%、2.46%、11.95%、15.23%,淠河灌区空间均衡等级提升至3.51,即轻度缺水失衡。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水平年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状态经系统内水资源调配后有明显提升;远景规划年不同来水条件下,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尖锐,只有在充分节水基础上借助系统内、外多水源调配方可使灌区水资源系统达到基本均衡。本研究表明:单元供需均衡度能同时表达缺水型失衡和余水型失衡而更有普适性;改进的七元联系数评价模型可以更加细致地刻画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不确定性,为准确判别区域水资源系统所处空间均衡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大型灌区内部由于县市之间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不同导致水资源均衡度差异明显,而通过系统内单元间水资源优化调配以及系统外多水源调配能有效改善区域单元供需均衡度和空间均衡状态,对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区域远景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刘明阳[6](2020)在《引江济淮工程通水后安徽省中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区域用水受制于水资源短缺的状况长期存在,水资源已然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非传统要素。跨流域调水是现阶段解决我国水资源矛盾最为有效的工程手段,解决好工程实施后外调水与本地水的协调配置问题成为了涉水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引江济淮工程影响下的安徽省中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外调水与本地水矛盾突出区域,面对城市逐渐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的风险,本文以课题组已有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为基础,针对受水区调水系统与本地水资源系统复杂的工程关系和来水关系、用水单元多样等特点,以地表水厂为纽带,建立水源-水厂-用户(WWU)精细化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力求从技术上将调水工程效益发挥到最大,尽可能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进行安徽省中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研究。通过对区域内水资源总量、利用现状和未来区域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统计了在规划水平年(2030年、2040年),淠河灌区、淮河、巢湖、引江济淮工程多年平均可供水量分别为29.80亿m3、1.34亿m3、0.51亿m3和3.81亿m3。并以2017年为基准年,根据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用水定额法,在50%、80%保证率下,预测2030年、2040年总需水量分别为28.59亿m3、35.35亿m3和30.17亿m3、36.92亿m3。(2)构建安徽省中部地区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概化描述区域供水网络和用户单元并绘制水源-水厂和水厂-用户的系统网络图。以课题组已有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为基础,加入保障淠河灌区农业供水保证率和考虑灌区尾部双水源提水等配置目标和约束条件进一步优化计算流程,进而建立区域水源-水厂-用户精细化模型。该模型以旬为最小时间单位进行运算,通过精细化模拟用户供需水过程,实现了区域内水资源合理化配置。(3)开展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与优选。为更好的将引江济淮工程来水调换出现阶段部分用于灌溉的淠河水,使更多的优质淠河水用于下游合肥城市用水,实现“优水优用”。本文结合当地水网特征,适当调整淠河灌区尾部灌溉水源顺序,设置了三种平行水资源配置方案,最终计算出规划水平年可向合肥市新增1.31-2.35亿m3的优质淠水。其中,“引江替瓦”方案替换灌溉面积最大,置换的水量最多,“提瓦替淠”方案除在潜南干渠新修一条明渠外,只是将荒废的补水站重新修复,经济成本较低。本文建议区域未来实行“提瓦替淠”方案,在近期2030年,安徽省中部地区优先建设在潜南干渠中新修明渠这样工程难度较小的工程,以缓解当前缺水问题,到远期2040前再进行补充建设瓦东和瓦西干渠水资源调配工程。

张毅[7](2020)在《基于改进的熵权法在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重要性的凸显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的必要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水资源量短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更为严峻,故对我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更为紧迫。虽然当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成果众多,理论内涵丰富,但尚无公认的最佳方法,评价过程要么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要么研究者过于依赖样本的固有信息,忽视了主观能动性,两者评价结果都不够客观公正。针对以上情况,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合肥市水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评价系统,选取14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构建2008-2018年各年份各指标的判断矩阵,将得到的各指标权重与专家打分得到的指标权重按照最小相对熵原理进行组合权重计算,进而对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合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决策机构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熵权法能客观的反应指标数据,使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较好的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具有真实性。菲罗模型常用于旅游地资源开发价值的定量评估,即把各要素影响因子的主观判断转换为科学的数理处理和表达,将熵权法得到的各指标权重与菲罗模型中专家打分得到的指标权重按照最小相对熵原理进行组合权重计算,过程更加全面客观,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更符合合肥市发展实际情况,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方法。(2)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由2008年的0.078提高到2018年的0.098,总体上呈稳步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年份最高的2016年(0.113)是年份最低的2008年(0.078)的1.45倍。其中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做出的贡献较大,社会子系统总体来说较为稳定,水资源子系统受合肥市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呈波动趋势。在经济子系统中水资源承载力受合肥市经济总值以及万元GDP用水量影响较为显着,社会子系统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对水资源承载力贡献值影响较大。(3)2008-2018年合肥市水资源承载水平总体上呈稳步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高为2018年(0.7269)是最低2008年的(0.3030)的2.4倍,虽然变化显着,但距离理想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水资源可持续性仍面临很大压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加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大水生态保护和治理措施的实施力度,降低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量、提高污水处理率以及水质达标率,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何方燕[8](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文中提出水既是引发石漠化的驱动力之一,也是喀斯特生境重建与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水能力差,地表水资源匮乏,传统的混农林模式由于配置不合理,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根据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为理论支撑,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针对混农林配置机理不清、结构配置不合理、配置技术匮乏的问题,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间作试验,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混农林业在持续干旱条件下的土壤水赋存效应、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土壤水的赋存机制、节水型混农林的配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混农林的配置机理主要体现在混农林对喀斯特异质土壤水分环境的适应性。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从表层开始被消耗,与单作相比,各混农林模式的土壤水分损失率较低,表明混农林业通过延缓土壤水分的损失速度,来适应喀斯特持续干旱的土壤水分环境。在关岭-贞丰花江,表层及第二层土壤水分在持续干旱4天左右的损失率较大,而毕节撒拉溪与施秉喀斯特区表层及第二层土壤水分在持续干旱7天左右损失率较大,持续干旱10天后,各混农林模式土壤水分含量仍高于相应单作模式,表明经果林下间作可增强混农林系统的抗旱能力,产生良好的土壤水赋存效应。(2)混农林业可增强土壤水的赋存能力。从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来看,撒拉溪表现为:核桃+黑麦草(0.9)>核桃+高羊茅(0.48)>核桃+大豆(0.4)>核桃+土豆(0.28)>核桃单作(0.08),花江:花椒+辣椒(0.83)>花椒+花生(0.79)>火龙果+红薯(0.5)>花椒单作(0.36)>火龙果单作(0.17),施秉:梨+黑麦草(0.78)>梨+太子参(0.73)>梨+大豆(0.61)>梨单作(0.01),可见混农林模式具有比单作模式更强的土壤水赋存能力,其中,间作黑麦草表现的土壤水赋存能力最为突出。研究表明,混农林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表现为,混农林通过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水的赋存能力,降低土壤无效蒸发来促进土壤水的赋存。(3)混农林具有改善经济林地土壤入渗性能的作用,但改善程度因经济林下不同的间作植被而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了计算土壤入渗性能的综合参数,撒拉溪为:0.251β1+0.249β2+0.257β3+0.257β4,花江为:0.251β1+0.25β2+0.253β3+0.252β4,施秉为:0.25β1+0.25β2+0.252β3+0.251β4。模式综合得分在撒拉溪为:核桃+高羊茅(1.6035)>核桃+黑麦草(1.2283)>核桃+大豆(0.8123)>核桃+土豆(0.8084)>核桃单作(0.6522),花江为:花椒+辣椒(1.4199)>花椒+花生(1.3345)>火龙果+红薯(1.2881)>花椒单作(0.8439)>火龙果单作(0.5996),施秉为:梨+太子参(0.4046)>梨+黑麦草(0.3563)>梨+大豆(0.2088)>梨单作(0.1746)。(4)混农林对土壤蒸发具有抑制作用,但因不同的混农林模式而存在差异。混农林复合经营在土壤表面形成一道植物隔离层,阻碍了土壤与大气间的水热交换,具有明显降低地温、辐射的作用,并可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晴天,各模式的日蒸发量在14:00左右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而阴天,各模式的变化曲线较为平滑,未出现明显的峰值。混农林业对土壤蒸发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同的混农林模式存在差异,在花江火龙果下间作红薯具有最强的土壤蒸发抑制能力,撒拉溪和施秉林草模式的蒸发抑制能力最强。(5)提出并优化了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且技术验证效果良好。通过在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及白云岩喀斯特区进行应用验证,共建成山地混农林配置示范面积约23 hm2,在生态、产出及老百姓认可度方面产生了明显成效。示范点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混农林地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得以改善,土壤水的赋存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最后,老百姓积极地参加混农林复合经营。

倪志扬[9](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工程节水产业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特地区雨量丰沛,但地上地下二元分布的地质条件,地下漏失严重,导致了水量丰富却缺水情况。在工程性缺水的条件下有效发展混农林业及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变得尤为重要。根据地理学、生态学、林业科学、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耦合作为理论支撑,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2017-2020年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8种不同混农林业模式,进行工程节水增值实验,6次在三个研究区10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超过1000个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共16个指标4000余个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围绕石漠化治理混农林业的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混农林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工程节水增值措施与混农林业耦合、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混农林业模式与作物单作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混农林业模式的土壤绝对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显着增加(P<0.05);与单作模式相比,毕节撒拉溪研究区的黑麦草单作模式的土壤pH显着高于混农林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花椒单作模式的土壤p H与混农林模式无显着差异,施秉研究区太子参单作模式的PH显着低于混农林模式;撒拉溪研究区的刺梨+黑麦草模式、花江研究区的花椒+石榴模式相对于同研究区其他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最优。不同石漠化区域的混农林业都对土壤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2.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显着提高了混农林业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则与研究区气候、土质与混农林模式相关,3个研究区内布设了工程节水增值措施的各模式实验组容重均减小。3个研究区内实验组的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和毛管孔隙度都有上升,但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与实验前相比,3个研究区的实验组pH值显着降低,氮素、磷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全磷、有效磷三个研究区不同混农林业模式都减少,这是因为工程节水增值技术中水分复合根灌技术的肥料是氮钾复合肥,磷素得不到有效补充。在石漠化山地环境下,工程节水增值技术有效的优化了混农林业的生长条件。3.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从而减少灌溉水量,提升水分利用效率。布设工程节水措施后混农林业的无效土壤蒸发量显着降低(P<0.05),不同研究区蒸发速率下降幅度的大小表现为施秉潜在-轻度石漠化区>毕节潜在-轻度石漠化区>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不同模式土壤蒸发量下降比例为施秉研究区:桂花+太子参(48.21%)、核桃+太子参(33.44%);花江研究区:花椒+火龙果(12.3%)、花椒+构树(22.49%)、花椒+石榴(25.82%)、花椒+核桃(23.4%);毕节研究区:核桃+黑麦草(4.32%)、刺梨+黑麦草(11.57%)。4.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显着提高了植物的蒸腾量与生长速度;实验期间,叶重增加量的总体趋势是随着总蒸腾量的增加而增加,叶重最大上升率为236.81%(刺梨,实验组),最小为2.64%(火龙果,对照组)。所有植物在布设了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后平均日蒸腾量、总蒸腾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大于无措施对照组。5.基于喀斯特石漠化工程节水增值的现有技术与独特的混农林业模式,并基于中国南方石漠化区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等级石漠化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研发水肥复合根灌、新型集水覆膜灌溉、覆膜保水保肥等关键技术,集成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混农林业的高效工程节水增值产业技术体系。试验与应用示范结果认为,水肥复合根灌和新型集水覆膜节水增值技术可有效提高混农林业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保墒保肥效果,在喀斯特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吴清林[10](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二、丰县干旱缺水的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县干旱缺水的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南丰县橘园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橘园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2.1.1 橘园土壤平均相对湿度随年际变化特征。
        2.1.2 橘园不同深度土壤平均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2.1.3 橘园10~20、40~50、80 cm土层平均相对湿度旬际变化特征。
    2.2 橘园土壤相对湿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3 橘园土壤相对湿度变化对柑橘生长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对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1.2.2 国内外对农业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研究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社会经济
        2.1.3 河流水系
    2.2 滇中引水二期工程概况
        2.2.1 工程任务
        2.2.2 工程规模
第3章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
    3.1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3.2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开发现状
        3.2.1 水资源开发现状
        3.2.2 农业生产水平
        3.2.3 农业用水水平
        3.2.4 存在问题
    3.3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3.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3.2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4.1 研究方法
        4.1.1 云模型理论
        4.1.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4.2 基于云模型的改进层次分析法赋权
        4.2.1 构建判断矩阵
        4.2.2 计算权重
    4.3 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
        4.3.1 构建云模糊评价矩阵
        4.3.2 模糊综合评价
    4.4 基于云模型的滇中高原经济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4.1 指标体系构建
        4.4.2 评语集云模型表述
        4.4.3 滇中高原经济区评价指标赋权
        4.4.4 基于云模型的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估
    5.1 现状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5.1.1 农业用户端
        5.1.2 农业供水端
        5.1.3 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5.2 基于滇中引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
        5.2.1 农业发展预测
        5.2.2 种植结构
        5.2.3 农业节水预测
        5.2.4 农业需水预测
        5.2.5 农业供水预测
        5.2.6 滇中引水水资源配置
    5.3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4 滇中引水对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疆和田地区水安全配置方案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地区水安全存在主要问题
3 水安全保障需求
    3.1 河湖生态需水分析
        (1)修复和保护河湖湿地系统。
        (2)保护人工绿洲内自然生态系统。
    3.2 经济社会需求
4 生态安全下的可供水量
    4.1 生态安全下的经济社会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
    4.2 可供水量分析
5 水资源供需分析
    5.1 现状工程供水能力下的水资源供需分析(一次平衡)
    5.2 规划水库建成发挥效益下的水资源供需分析(二次平衡)
    5.3 水资源配置合理性分析
6 结语

(5)大型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空间均衡研究进展
        1.2.2 联系数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评价及调控方法
    2.1 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评价方法
        2.1.1 灌区单元供需均衡度定义
        2.1.2 基于联系数的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评价方法
    2.2 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优化调控方法
        2.2.1 目标函数及调控变量
        2.2.2 调控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淠河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现状评价及调控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淠河灌区自然地理条件
        3.1.2 淠河灌区经济社会条件
    3.2 淠河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评价及调控分析
        3.2.1 灌区各县市单元供需均衡度评价结果
        3.2.2 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评价结果
        3.2.3 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调控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淠河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预测评价及调控
    4.1 供水量及需水量预测方法
        4.1.1 需水量预测
        4.1.2 可供水量预测
    4.2 平水年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预测及调控分析
        4.2.1 灌区单元供需均衡度预测结果
        4.2.2 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预测结果
        4.2.3 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调控结果
    4.3 干旱年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预测及调控分析
        4.3.1 灌区单元供需均衡度预测结果
        4.3.2 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预测结果
        4.3.3 灌区水资源系统空间均衡调控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引江济淮工程通水后安徽省中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2.1 基本概念与内涵辨析
        1.2.2 国内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3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结构
2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水文气象
        2.1.3 河流水系
        2.1.4 水资源总量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2.2.2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2.3 农业发展指标水平
    2.3 调水工程概况
    2.4 研究方法
        2.4.1 需水预测方法
        2.4.2 安徽省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
3 区域水资源供需结构分析
    3.1 供水分析
        3.1.1 水资源利用现状
        3.1.2 未来可供水量
    3.2 需水分析
        3.2.1 现状年需水统计分析
        3.2.2 规划年需水预测
        3.2.3 区域总需水预测
    3.3 小结
4 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4.2 模型构建
        4.2.1 供水网络拓扑结构
        4.2.2 配置目标
        4.2.3 约束条件
        4.2.4 计算流程
    4.3 小结
5 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结果与分析
    5.1 拟定配置情景
    5.2 结果分析
        5.2.1 引江替瓦
        5.2.2 引江替潜
        5.2.3 提瓦替淠
    5.3 方案评估
    5.4 对策与建议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改进的熵权法在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综述
        1.1.2 水资源现状
    1.2 水资源承载力综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地理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熵权法
        2.3.2 组合权重计算
        2.3.3 计算贴合程度
第三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概况
    3.2 评价指标结构构建
    3.3 评价指标选取
        3.3.1 目标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数
        3.3.2 准则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
        3.3.3 指标层
    3.4 确定水资源评价体系
第四章 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分析
    4.1 合肥市具体指标概况
    4.2 评价指标分析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
    4.4 专家评估
    4.5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一)土壤水赋存与混农林业
    (二)石漠化地区土壤水赋存与混农林配置
    (三)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石漠化环境土壤水赋存效应与混农林配置机理
    (一)不同环境土壤水赋存效应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二)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
        1.混农林配置机理
        2.混农林配置机理对比分析
四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
    (一)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二)混农林业对土壤水入渗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三)混农林业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四)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
五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研发
        1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物种配置技术
        2基于保水固土的混农林复合耕作技术
        3基于水分高效利用的混农林修枝整形技术
    (二)山地混农林配置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混农林经营现状评价与模式布设
        4混农林配置与技术应用过程
        5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9)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工程节水产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 工程节水技术
    (二)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工程节水技术
    (三) 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 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一) 喀斯特高原山地毕节撒拉溪研究区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2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二) 喀斯特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
        1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三) 喀斯特山地峡谷无-轻度石漠化环境
        1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2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四) 不同喀斯特环境混农林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不同喀斯特环境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2 不同喀斯特环境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四 石漠化山地工程节水增值措施与混农林业耦合机制
    (一)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业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二)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的影响
        1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土壤蒸发的影响
        2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植物蒸腾的影响
五 石漠化山地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研发及推广
    (一)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及成熟技术
        1 混农林业技术
        2 雨水集流水窖技术
        3 石漠化山地坡改梯技术
        4 山地自压喷灌技术
    (二) 石漠化地区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
        1 新型复合根灌技术
        2 集水覆膜改良技术
    (三)石漠化地区工程节水增值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混农林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4 工程节水增值技术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工程节水增值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四、丰县干旱缺水的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丰县橘园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分析[J]. 何寿仁,涂婷,李昕. 现代农业科技, 2022(02)
  • [2]基于联系数的大型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与优化调控[J]. 张礼兵,喻海関,金菊良,胡亚南,崔毅,吴成国. 水利学报, 2021(09)
  • [3]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研究[D]. 朱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新疆和田地区水安全配置方案初步研究[J]. 王新,张胜东. 水利技术监督, 2021(04)
  • [5]大型灌区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与调控研究[D]. 胡亚南.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6]引江济淮工程通水后安徽省中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D]. 刘明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改进的熵权法在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D]. 张毅. 安徽建筑大学, 2020(10)
  • [8]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D]. 何方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9]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工程节水产业技术研究[D]. 倪志扬.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10]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奉贤县干旱缺水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