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同步教辅读物的编写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同步教辅读物的编写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新课改推行已近八年,高中语文同步教辅读物已成为一线师生教与学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有鉴于此,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同步教辅读物应该界定为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它具有言语性、互文性、情意性、发展性。然而,笔者在新课改地区就高中语文同步教辅读物的使用、评价等进行综合调查、访谈却发现了许多问题,其中编写质量问题尤为突出:1.新课程理念体现不足;2.编写缺乏创新,应试内容过多;3.材料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问题设置总体难度偏大,题目设计不够科学。反思原因,主要在于编写理念滞后,缺乏理论关照,选题水平太低等。为提高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质量,寻求对策,笔者认为应积极构建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新体系。首先,明确其编写的四大理论基础:1.落实新课程理念,应树立“基础教育”观和“语文素养”观,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三维”目标,并着力于培养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2.着眼于语文教育学理论,要体现“文道统一”,内容上要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注意语文能力的全面训练、相互促进,注重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3.参考学习心理学理论,尽力让学生体验语文发现学习,积极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彰显阅读的个性化;4.借鉴教学评价理论,要适当体现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要正确运用形成性测试手段,注意正确发挥测试内容的导向作用。其次,落实其编写的三项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有用,集体合作。再次,渗透两大编写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实践”的理念。依据上述对策,笔者对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的编写体例进行了构想,体例分“学习目标”“课前导语”“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应用?拓展”“汗水?脚印”“形成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九个部分,每一部分提供“编写说明”“编写要求”及“编写示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者自身经历与研究问题
  • 1.1.3 研究价值论证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调查对象选择
  • 1.3.3 问卷调查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2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的分类与界定
  • 2.1 语文课程资源定义与分类
  • 2.1.1 关于课程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 2.1.2 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论述及其解读
  • 2.2 语文教辅读物——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 2.2.1 关于教辅读物的一般性界定
  • 2.2.2 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语文教辅读物
  • 3 新课改地区高中语文同步教辅读物的综合调查
  • 3.1 问卷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 3.2 由调查结果看当前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存在的问题
  • 3.2.1 调查小结——语文教辅读物编写存在的问题
  • 3.2.2 问题背后的原因反思
  • 4 对策——构建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新体系
  • 4.1 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理论基础
  • 4.1.1 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内在要求
  • 4.1.2 着眼于语文教育学理论——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基本点
  • 4.1.3 参考学习心理学理论——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心理依据
  • 4.1.4 借鉴教学评价理论——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辅助手段
  • 4.2 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基本原则
  • 4.2.1 学生中心原则
  • 4.2.2 切实有用原则
  • 4.2.3 集体合作原则
  • 4.3 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的理念渗透
  • 4.3.1 以人为本
  • 4.3.2 注重实践
  • 5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辅读物编写体例的构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生问卷
  • 附录B 教师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同步教辅读物的编写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