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湖北省粮食安全研究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湖北省粮食安全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拥有全国十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的江汉平原的湖北省,是我国十大粮食生产区之一。其生产的粮食不仅要满足本省人民的消费和需求外,还要向粮食生产不足的省区提供粮食以满足其消费和需求。因此,湖北省的粮食生产安全与否对全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资价格上涨快等),导致湖北省粮食生产总量及人均粮食生产量逐年下降,这对湖北省及全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湖北省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湖北省粮食安全生产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本文借鉴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所定义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来分析湖北省的粮食安全状况。通过分析研究影响湖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各种相关因素,研究各要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因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由此归纳出各要素对湖北粮食安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湖北省1996—2006年人均最小耕地面积和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基本上都不断减少,在1996——1999年间,耕地压力指数基本维持在K=1的情况下,说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等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而在2000年——2005年间,耕地压力指数基本维持在0.93和1之间,总的来看,耕地压力指数K<1,说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大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度转移耕地用途。而在2005年到2006年间,由于复种指数和单产的下降,导致了耕地压力指数的突增。但总的来看,湖北省目前的粮食生产处于较安全状态。(2)通过对耕地压力指数各项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再根据蔡运龙教授所定义的计算公式,我们得出:在温饱型和宽裕型消费水平下,湖北省2015年和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K值都小于1;在小康型消费水平下,2015年的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而2020年的耕地压力指数小于1;在富裕型消费水平下,湖北省2015年和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K值都大于1,说明此时耕地超载现象比较严重,湖北省粮食生产不够安全状态。在此消费水平下,湖北省需要从外省购买所缺粮食,才可以基本实现粮食自给,保障其粮食基本安全。相应的,我们应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耕地数量,确保耕地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只有这样,湖北省未来的粮食安全才有根本保障。最后,本文针对湖北省目前及未来20年的粮食安全状况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的适用范围
  • 2.1 粮食
  • 2.2 粮食安全
  • 2.3 耕地压力指数
  •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发展条件
  • 3.1 湖北省农业发展自然条件
  • 3.1.1 地质地貌
  • 3.1.2 气候
  • 3.1.3 水文、水资源
  • 3.2 湖北省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
  • 第四章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湖北省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4.1 湖北省1996—2006年耕地压力指数相关要素分析
  • 4.1.1 湖北省1996—2006年人口动态分析
  • 4.1.2 湖北省1996—2006年人均耕地面积现状分析
  • 4.1.3 湖北省1996年—2006年粮食单产动态分析
  • 4.1.4 湖北省1996—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动态分析
  • 4.1.5 湖北省1996—2006年粮食自给率分析
  • 4.1.6 湖北省1996—2006年复种指数分析
  • 4.2 湖北省1996—2006年粮食安全分析
  • 第五章 湖北省粮食安全预测分析
  • 5.1 湖北省耕地压力指数相关要素预测
  • 5.1.1 湖北省人口预测
  • 5.1.2 湖北省粮作比重预测
  • 5.1.3 湖北省粮食单产预测
  • 5.1.4 湖北省粮食自给率预测
  • 5.1.5 湖北省复种指数预测
  • 5.2 不同人均年粮食需求量水平下湖北省粮食安全预测分析
  • 第六章 保障湖北省粮食安全对策研究
  • 6.1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长效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
  • 6.2 加大科技投入,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6.3 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4 继续抓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 6.5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扩大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耕地面积奇缺村屯精准扶贫措施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20(08)
    • [2].身边[J]. 新农业 2020(16)
    • [3].改革开放40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动趋势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09)
    • [4].四川省市域人均耕地面积空间自相关分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8)
    • [5].对话曹凯:“土壤救星”曹凯[J]. 创新时代 2011(10)
    • [6].河南省耕地面积空间集聚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18(08)
    • [7].遵化市耕地面积及土壤养分演变[J]. 现代农村科技 2016(15)
    • [8].山西省耕地面积以及经营状况统计分析[J]. 吉林农业 2015(10)
    • [9].江苏沛阳县华冲镇[J]. 江苏地方志 2011(03)
    • [10].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速度放缓[J]. 福建农业科技 2009(02)
    • [11].前言[J]. 政协天地 2009(07)
    • [12].多时期卫星影像在耕地面积预测中之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 2016(02)
    • [13].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人均耕地面积时空格局变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9)
    • [14].中国生态退耕重要阶段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9)
    • [15].基于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城市耕地面积预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03)
    • [16].1986-2007年中国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7].秦皇岛市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J]. 甘肃农业 2010(04)
    • [18].11年耕地面积少了一个“河南”[J]. 领导决策信息 2009(23)
    • [19].“十三五”期间中国耕地面积预计将减少7000余万亩[J]. 福建稻麦科技 2017(01)
    • [20].历史学如何算起来?——从北宋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等数字说起[J]. 唐宋历史评论 2017(00)
    • [21].如何应对史籍中遗留的数据——读汪篯先生《隋唐耕地面积问题研究》[J]. 唐宋历史评论 2018(00)
    • [22].取消征地补偿上限的必要性分析——基于被征地单位人均耕地面积的视角[J]. 广东土地科学 2009(03)
    • [23].甘肃省天水市耕地面积时序变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4)
    • [24].取消征地补偿上限的必要性分析——基于被征地单位人均耕地面积的视角[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9(05)
    • [25].1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4亿亩[J]. 经济研究参考 2008(30)
    • [26].2008年中国耕地面积18.257亿亩耕地减速“刹车”[J]. 山东国土资源 2009(02)
    • [27].河南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探讨[J].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1)
    • [28].关注耕地面积和质量[J]. 数学小灵通(5-6年级版) 2016(Z1)
    • [29].改革开放四十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研究[J]. 南方农业 2019(04)
    • [30].元代前期省域耕地面积重建[J]. 地理学报 2018(05)

    标签:;  ;  ;  ;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湖北省粮食安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