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舌癌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论文题目: 舌癌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口腔颌面外科学

作者: 路彤彤

导师: 赵怡芳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管生成,转移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舌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管密度/淋巴管相对面积(LVD/LVA)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试图为术前较为准确地判断颈淋巴结状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收集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舌癌切除及颈淋巴清扫术的标本63例; 2.对HE染色阴性的淋巴结应用细胞角蛋白CK(AE1/AE3)标记检测微转移,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判断淋巴结转移; 3.以LYVE-1作为淋巴管内皮标志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舌癌相关的淋巴管生成; 4.采用Motic数码医学图象分析系统(6.0),计量舌癌淋巴管生成参数——淋巴管密度(LVD)和淋巴管面积(LVA); 5.采用SPSS 10.0软件对淋巴管生成参数(LVD、LVA)与淋巴结转移及其它临床病理变量(年龄、性别、T分类、病理分级、浸润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应用细胞角蛋白CK(AE1/AE3)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提高了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因而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更加准确;舌癌实质内未见到LYVE-1~+的脉管结构,LYVE-1~+脉管多位于癌周,癌周LVD、LVA与颈淋巴结转移及其它临床病理变量均无关。 结论:舌癌实质内未见瘤内淋巴管,癌周淋巴管密度(LVD)、淋巴管面积(LVA)与颈淋巴结转移及其它临床病理变量均无关,不宜作为术前评估淋巴结状况的指标。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发表论文

致谢

病例报告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CASE 6

CASE 7

CASE 8

CASE 9

CASE 10

CASE 11

CASE 12

CASE 13

CASE 14

CASE 15

CASE 16

CASE 17

CASE 18

CASE 19

CASE 20

CASE 21

CASE 22

CASE 23

CASE 24

CASE 25

CASE 26

CASE 27

CASE 28

CASE 29

CASE 30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咽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D]. 蔡耿明.中南大学2012
  • [2].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标记物在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D]. 陈剑.复旦大学2012
  • [3].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颈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前瞻性验证研究[D]. 赵群仔.华中科技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口腔癌淋巴转移规律临床回顾及肿瘤对淋巴管生成作用研究[D]. 周宏志.第四军医大学2001
  • [2].口腔鳞癌淋巴管生成、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颈淋巴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 谢志坚.浙江大学2002
  • [3].舌癌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D]. 沈军.天津医科大学2005
  • [4].口腔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转移关系的研究[D]. 刘华.四川大学2005
  • [5].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及其机制研究[D]. 钟来平.浙江大学2006
  • [6].抗舌癌特异性角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席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7].化疗后口腔癌手术安全边界确定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D]. 谢春.四川大学2004
  • [8].舌癌Tca8113细胞体内、外耐药性诱导模型的建立和检测及基因芯片对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和筛选[D]. 冯戈.四川大学2004
  • [9].成釉细胞瘤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研究[D]. 刘进忠.武汉大学2002
  • [10].舌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Caspase-3、VEGF的相关性及紫杉醇体外抗舌癌作用[D]. 王智明.中国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舌癌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