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贝类养殖容量研究与分析

胶州湾贝类养殖容量研究与分析

论文摘要

胶州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湾内贝类养殖主要有底播增殖和浮筏吊养两种方式。据调查,湾内底播增殖主要为菲律宾蛤仔,浮筏养殖主要为扇贝。2006年湾内菲律宾蛤仔的养殖面积达15万亩,占全湾养殖面积的70%以上,年产量达30万吨,占全湾养殖产量的95%;扇贝养殖面积虽然只有3855亩,但也给胶州湾沿岸带来了3469.5万元的年创收。但近年来胶州湾内贝类养殖饱和,超出养殖容量,死亡率大幅上升,造成了养殖贝类减产甚至绝产,因此合理估算两个主要养殖种的养殖容量,以在此基础上指导湾内的养殖方式和布局,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根据对胶州湾为期一年的逐月调查及利用历史资料,通过包含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营养盐等状态变量的胶州湾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模型对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进行了估算。本文在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估算了胶州湾3种不同壳长规格菲律宾蛤仔和扇贝的养殖容量。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全年最小养殖容量通常出现在9月份,壳长规格2-2.6cm蛤仔在红岛东区、红岛南区、红岛西区、胶州区、黄岛区的最小养殖容量分别为664 ind/m2,653 ind/m2,517 ind/m2,746 ind/m2,605 ind/m2;壳长规格2.6-3.3cm蛤仔在以上5个区的最小养殖容量分别为492 ind/m2,485 ind/m2,383 ind/m2,554 ind/m2,449 ind/m2;壳长规格3.3-4cm蛤仔在以上5区的最小养殖容量分别为402 ind/m2,378 ind/m2,312 ind/m2,451 ind/m2,366 ind/m2。比较了全湾养殖收获2龄蛤仔和养殖收获3龄蛤仔的产量和效益,发现收获3龄蛤利润最大。建议红岛东区、红岛南区、红岛西区、胶州区、黄岛区的养殖方式为:在以上五区的苗种放养密度为574 ind/m2,540 ind/m2,446 ind/m2,644 ind/m2,523 ind/m2,两年后收获。扇贝全年最小养殖容量通常出现在9月份,壳长规格3-4cm扇贝在红岛东区、红岛南区、红岛西区的最小养殖容量分别为66 ind/m2,56 ind/m2,56 ind/m2;壳长规格4-5cm扇贝在以上3个区的最小养殖容量分别为46 ind/m2,38 ind/m2,38 ind/m2;壳长规格5-6cm扇贝在以上3区的最小养殖容量分别为36 ind/m2,30 ind/m2,30 ind/m2。建议红岛东区、红岛西区、红岛南区三区扇贝的养殖方式为:每年3月将稚贝植入吊笼,12月收获,稚贝的播种密度分别为209 ind/笼、174 ind/笼、174 ind/笼,且每层播种密度分别为27 ind/层、22 ind/层、22 ind/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养殖容量概念
  • 1.2 研究历史
  • 1.3 研究方法
  • 1.3.1 历史数据分析法
  • 1.3.2 环境利用性法
  • 1.3.3 能量收支平衡法和个体营养需求法
  • 1.3.4 生态动力学模型法
  • 1.3.5 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2 胶州湾内浅海养殖现状调查
  • 2.1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2 调查结果
  • 2.2.1 胶州湾内增养殖现状
  • 2.2.2 胶州湾总增养殖面积、产量、产值与效益分析
  • 2.3 小结
  • 2.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方法
  • 3.2 数据来源
  • 3.2.1 潮汐
  • 3.2.2 水温
  • 3.2.3 叶绿素a
  • 3.2.4 浮游动物
  • 3.2.5 营养盐
  • 3.2.6 滤水率
  • 3.2.7 底栖微藻
  • 4 养殖容量
  • 4.1 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
  • 4.1.1 红岛东区
  • 4.1.2 红岛南区
  • 4.1.3 红岛西区
  • 4.2 扇贝养殖容量
  • 4.2.1 红岛东区
  • 4.2.2 红岛南区
  • 4.2.3 红岛西区
  • 5 胶州湾养殖贝类预计产量及养殖建议
  • 5.1 菲律宾蛤仔
  • 5.2 扇贝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胶州湾贝类养殖容量研究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