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环境下基于全帧恢复的视频容错技术研究

无线环境下基于全帧恢复的视频容错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MPEG-4和H.264的出现,使得视频编码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Internet和无线网运载能力的增强,基于Internet和无线网的视频传输成为可能。因此,各种各样的视频应用,例如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开始在Internet和无线网上出现,并逐步流行起来。然而,相对于当前网络的有限带宽来说,视频数据仍然过于庞大;而且大部分的视频应用都要求有一定的实时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网络数据包的丢失。由于压缩过的视频数据对于差错非常敏感,假如没有任何差错控制机制,则丢包会造成解码端视频质量的严重下降。因此,为了减轻信道误码对于解码端视频质量的影响,在编码端和解码端都必须引入一定的差错控制机制。在无线视频传输中,一个视频数据包往往包含整帧数据,那么在无线坏境下的容错技术中就需要考虑全帧丢失情况下的容错恢复。在已经存在的容错技术中,如CAP、CAB、JMMV算法,都是在连续帧之间变化不大的假设下工作,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连续帧之间的运动变化比较频繁,一方面,当一个对象只有少量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分布在多个不连续的帧中,那么,对象区域的运动矢量将会持续变化;另一方面,一般出现在头肩序列图像中,乱序运动会改变方向和速率,使运动变化增大。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全帧MV恢复方法,对每一帧图像产生一个矢量图,并且在编码中将矢量图打入下一帧的码流中,矢量图包含一些有用的矢量信息,可以在整帧丢失的情况下恢复前一个丢失帧的运动矢量。对于每一帧图像,矢量图的内容是在编码时利用统计学分析跟相邻帧的运动变化估计来动态均定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视频编解码通信系统
  • 2.1 视频编解码系统
  • 2.1.1 视频编解码标准
  • 2.1.2 视频编解码器
  • 2.2 无线环境下的视频传输
  • 2.2.1 视频传输的QoS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的差错控制技术
  • 3.1 差错控制技术
  • 3.1.1 前向差错控制
  • 3.1.2 差错后处理技术
  • 3.1.3 交互式抗差错技术
  • 3.2 视频质量评价
  • 3.2.1 主观方法
  • 3.2.2 客观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帧恢复容错技术中的MV恢复方法
  • 4.1 全帧恢复技术中的MV恢复方法
  • 4.1.1 全帧恢复技术中的CAP方法和JMMV方法
  • 4.1.2 全帧恢复技术中的MV恢复方法
  • 4.2 由运动变化决定错误隐藏模式
  • 4.3 全帧恢复容错技术中Vmap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容错特性的全帧恢复模型
  • 5.1 全帧恢复模型
  • 5.1.1 编码端的Vmap产生
  • 5.1.2 解码端的Vmap利用
  • 5.2 全帧恢复模型的编解码技术
  • 5.3 全帧恢复模型性能测试实验
  • 5.3.1 视频质量评价客观方法
  • 5.3.2 全帧恢复模型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帧恢复容错技术在无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6.1 无线监控系统简介
  • 6.2 全帧恢复容错技术在无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无线环境下基于全帧恢复的视频容错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