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中酚类化合物分离与提取工艺的研究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分离与提取工艺的研究

论文摘要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nd.et Wils.)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性味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厚朴具有行气燥湿,降逆平喘,燥湿散满,消食散痞,降气平喘之效,常用于脘腹胀痛、素食不消、呕吐、泻痢、气逆喘咳等。本文以都江堰川产道地厚朴为原料,探讨了厚朴有效成分酚类物质醇提工艺条件,对溶剂选择,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了研究,用75%乙醇(乙醇量为药材量的8倍),加热回流厚朴药粉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85.2%。同时也探讨了厚朴酚类物质的碱提酸沉法工艺,在pH值2.5,水量15倍,浸提24小时的情况下有良好提取效果,但由于该法对设备的腐蚀故只适用于实验室。并且应用硅胶柱层析技术对厚朴中的酚类化合物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选取石油醚-丙酮(3:1)为洗脱剂,分离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本文还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厚朴中酚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重点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夹带剂、萃取时间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从工艺技术和生产成本方面考虑,以85%乙醇浸润厚朴,萃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温度38℃、物料粒度40目、萃取时间4小时,夹带剂选取85%乙醇,其用量为与物料质量比为1:1(v/w),在此条件下,萃取物颜色浅黄,品质好,无溶剂残留,分离效果优于醇提法与碱提法,萃取物中总酚产率为2.405%,提取率88.7%。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药现代化概述
  • 1.1.1 中药现代化定义及基本思路
  • 1.1.2 中药现代化工艺及提取技术
  • 1.2 厚朴的研究概况
  • 1.2.1 厚朴简介
  • 1.2.2 厚朴中主要成分
  • 1.2.3 厚朴药理作用
  • 1.2.4 厚朴的综合利用
  • 1.2.5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 2萃取的原理'>1.3 超临界CO2萃取的原理
  • 1.3.1 超临界萃取的定义
  • 1.3.2 超临界萃取流体的选择
  • 1.3.3 超临界萃取的应用前景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其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
  • 2.1 原药材厚朴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原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
  • 2.2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的碱提酸沉法提取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碱提酸沉法提取
  • 2.2.3 碱提酸沉法正交试验结果及工艺选定
  • 2.3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的醇提法实验
  • 2.3.1 仪器与试剂
  • 2.3.2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的醇提法正交试验
  • 2.3.3 醇提法正交试验结果及工艺选定
  • 2萃取'>2.4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的超临界CO2萃取
  • 2.4.1 仪器与试剂
  • 2.4.2 萃取时间
  • 2.4.3 萃取夹带剂种类
  • 2.4.4 萃取夹带剂浓度
  • 2.4.5 萃取压力
  • 2.4.6 萃取温度
  • 2.4.7 萃取二氧化碳流量
  • 2.4.8 萃取物料粒度
  • 2.4.9 萃取夹带剂用量
  • 2.4.10 萃取预处理
  • 2.4.11 超临界萃取厚朴酚类化合物的正交试验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三种提取工艺的比较
  • 2萃取的几种因素'>2.5.2 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几种因素
  • 第3章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分离
  • 3.3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分离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1种双酚类化合物[J]. 分析化学 2020(02)
    • [2].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20(08)
    • [3].DMSO辅助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水产品中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7)
    • [4].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环境空气中酚类化合物[J]. 应用化工 2017(03)
    • [5].DLLME-UPLC-MS/MS法测定食用油中的双酚类化合物[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10)
    • [6].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中8种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5(08)
    • [7].细节改变带来健康[J]. 37°女人 2017(03)
    • [8].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水中的五种酚类化合物[J]. 广东化工 2020(21)
    • [9].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测定的研究[J].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10(02)
    • [10].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7(12)
    • [11].含油植物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鉴定和存在形态[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12].5种梅干菜的酚类化合物及抗氧化能力比较分析[J]. 食品科学 2018(12)
    • [13].新型催化剂可高效绿色直接制备酚类化合物[J]. 塑料助剂 2018(04)
    • [14].气相色谱法测定污水中的酚类化合物[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10)
    • [15].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化学试剂 2017(04)
    • [16].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J]. 广州化工 2017(07)
    • [17].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7(03)
    • [18].环境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J]. 化学分析计量 2015(01)
    • [19].氧化酚类化合物对鲫鱼鱼糜凝胶特性影响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5)
    •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6)
    • [21].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J]. 天津化工 2010(04)
    • [22].酚类化合物在奶制品中的应用及其对奶和奶制品的影响[J]. 养殖与饲料 2009(05)
    • [2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9种酚类化合物[J]. 净水技术 2008(06)
    • [24].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12)
    • [25].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J]. 中国环境监测 2018(01)
    • [26].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氧选择性检测法测定柴油中的酚类化合物[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01)
    • [27].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长春大学学报 2018(02)
    • [28].对称性氨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合成[J]. 广州化工 2014(24)
    • [29].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溴酚类化合物[J]. 质谱学报 2011(06)
    • [30].海洋溴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药物 2010(06)

    标签:;  ;  ;  ;  ;  

    厚朴中酚类化合物分离与提取工艺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