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动员的分析

《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动员的分析

论文摘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作为主要参战国之一的中国,在战争初期面对着相对劣势的战争形势,迫切地需要动员国内可以动员的力量来支持这场战争。抗美援朝运动是指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为了在道德层面、物质层面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整个中国为范围,以全国各个阶层的民众为对象,所展开的一场群众性政治运动,覆盖了中国各个阶层民众。它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行得比较成功的一次运动。大规模的对内宣传动员,帮助抗美援朝运动可以顺利进行,宣传使民众注意到朝鲜战争,使他们相信进行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从战争开始至双方签定停战协议这段时间,伴随着战争的进行,宣传活动也表现出规模大、形式多的特征,具有研究价值。同时,朝鲜战争是一场发生在国境之外的战争,却又需要动员国内人民支持作战。因此动员国内人民支持作战的任务就显得更为紧迫。战时的宣传受到重视,是因为极端的战争环境可以使宣传的特征、规律得到更加明显的表现。本文选择了当时的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为1951年至1953年双方签订停战协议这三年时间,对象是这一时间范围内《中国青年报》抗美援朝宣传的新闻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抗美援朝运动初期《中国青年报》进行宣传内容、宣传过程和相关文献资料的考察、梳理,明确其宣传活动背后的宣传机制,检验其宣传的各种方面,包括方式、策略等是否符合特定环境和时期的需要。以此来研究在一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面对社会环境中种种不利的因素,怎么样坚持党报工作的原则,发挥自己作为一份党的报刊的宣传功能,并且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的。在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青年报》在抗美援朝中宣传的经验进行总结,吸收不足之处和教训,为这个现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宣传媒介提供一些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梳理
  • 1.2.1 与《中国青年报》有关的研究
  • 1.2.2 与抗美援朝有关的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抗美援朝运动
  • 1.4 文章框架和内容
  • 第二章 抗美援朝初期对中国出兵必要性的宣传及此时的《中国青年报》
  • 2.1 对反对美国侵略及抗美援朝必要性的宣传
  • 2.1.1 将战争引入民众视线
  • 2.1.2 营造强烈宣传氛围
  • 2.1.3 论证加入战争的必要,为获得支持奠定基础
  • 2.2 《中国青年报》及其对抗美援朝的宣传
  • 2.2.1 《中国青年报》创办之初的舆论环境
  • 2.2.2 《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报道的宣传报道情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对志愿军英雄形象的报道
  • 3.1 前线:志愿军的英雄事迹与朝鲜人民对其的热爱
  • 3.1.1 志愿军事迹的典型报道
  • 3.1.2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热爱
  • 3.2 后方:国内民众捐献支持
  • 3.2.1 捐献武器弹药
  • 3.2.2 订立爱国公约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对战事进程的报道
  • 4.1 对战况报道内容进行选择报道
  • 4.1.1 选择报道的内容
  • 4.1.2 正面处理负面消息
  • 4.2 从侧面塑造战场形势
  • 4.2.1 突出局部胜利
  • 4.2.2 表现敌人士气低落
  • 4.2.3 增添与战争相关内容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对人民普遍支持的报道
  • 5.1 读者来信
  • 5.2 版面上的集中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宣传报道的启示
  • 6.1 宣传报道获得了成功
  • 6.1.1 通过宣传调动了青年人的力量支持抗美援朝
  • 6.1.2 通过宣传构建了青年人对新政权的认同
  • 6.1.3 通过宣传培养了青年人对参政议政的热情
  • 6.2 客观评价宣传报道的不足之处
  • 6.2.1 长期反美宣传造成的影响
  • 6.2.2 具体宣传报道的不足
  • 6.3 抗美援朝宣传报道的主要目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青年报“融媒小厨”的不一样[J]. 中国记者 2020(02)
    • [2].中国青年报:中国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拟明年首发[J].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9(04)
    • [3].媒介相融,报已非报——中国青年报全媒体融合转型的探索[J]. 青年记者 2017(31)
    • [4].论《中国青年报》及其微信公众号在编辑方面的差异性[J]. 新闻传播 2017(24)
    • [5].大数据时代精确新闻的坚守与演进——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版为例[J]. 写作(上旬刊) 2016(12)
    • [6].论当下报刊编排的重要性——以《中国青年报》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7)
    • [7].中国青年报,你的成长伙伴[J]. 台声 2017(04)
    • [8].特稿写作角度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02)
    • [9].我的两会直播感悟[J]. 青年记者 2017(13)
    • [10].《中国青年报》对少数民族青年形象的建构[J]. 青年记者 2017(05)
    • [11].大学生村官媒介形象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1)
    • [12].中国青年报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J]. 理论与当代 2015(03)
    • [13].改革开放前《中国青年报》舆论监督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4)
    • [14].40秒微视频穿越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系列微视频展现时代变迁[J]. 网络传播 2019(12)
    • [15].本期话题 谁该对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负责[J]. 甘肃教育 2016(22)
    • [16].生日攀比之风不可长[J]. 湖南教育(D版) 2018(02)
    • [17].共青团河南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闭幕[J]. 时代青年(视点) 2016(11)
    • [18].善于捕捉思想的火花[J].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6(12)
    • [19].“校园霸凌”需从源头疏理[J]. 教育 2017(01)
    • [20].河南信阳农民工返乡创业[J]. 致富天地 2016(12)
    • [21].都想当配角,教育应反思[J]. 四川教育 2017(01)
    • [22].独居时代,当心孩子成“宅娃”[J]. 妇女生活 2017(02)
    • [23].标本兼治除贪腐[J]. 共产党员 2017(09)
    • [24].新年说信仰[J]. 中华魂 2017(03)
    • [25].我不想长大[J].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7(06)
    • [26].如何纾解"陪读家长"的焦虑[J]. 广西教育 2017(28)
    • [27].空巢青年:自由的孤独患者[J]. 现代青年 2017(05)
    • [28].为什么有些年轻人喜欢饭局[J]. 人民周刊 2016(17)
    • [29].让每位家长融入学校[J]. 成才 2017(09)
    • [30].云南审计厅“引媒体入室”监督审计[J]. 民主与法制 2009(21)

    标签:;  ;  ;  

    《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动员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